青龙湖湿地公园

更新时间:2024-10-04 15:32

青龙湖湿地公园,又名十陵青龙湖湿地公园。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街道,是以展示明代蜀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文化风景区。

建设沿革

2004年,青龙湖投入建设,由农田改造而来。

2008年4月,青龙湖正式开始蓄水,生态湖蓄水面积达4000亩。

2015年6月,青龙湖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同年12月,青龙湖湿地公园对外开放,总规划面积10400亩,主要以步道建设为主。

地理位置

位置境域

青龙湖湿地公园所在地为成都市十陵片区东风渠穿过区域。公园北起四川省成都市成洛路、南抵成渝高速、西至十洪大道、东临绕城高速,串联起玉石湿地、白鹭湾湿地、天鹅湖湿地。公园北面与成都大学以及住宅区临街,南边有大片的村落和田地,东面与成都绕城高速接洽。

气候环境

青龙湖湿地公园所处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气候温和,空气湿润,日照充足,为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地形地貌

青龙湖湿地公园区域内丘壑起伏、湖水纵横,丘、渠、湖相间,西侧地势平缓,东侧有少量山地,高低起伏层次丰富,东风渠为高河堤,自西向东蜿蜒流过。场地最高处位于场地西南侧,海拔为533米,最低位于场地东北部,海拔为498米;整体而言较平坦,但在局部地区崎岖不平,农耕地、田境地区有堡坎,池塘及一些低洼地区地形变化较为复杂。现状青龙湖区域空间开敞且平坦,湖岸线缓和,形态优美,顺应地势形成众多半岛。

自然资源

植被资源

青龙湖湿地公园以林地及草地为主,存留部分菜地、果林、藕田、水田、花圃等农作物及经济作物以及部分旱地、竹林、灌丛;陵区周围种植大量的松树、柏树,各种植物竞相生长形成区域内多姿多彩的植物组团;植物多以松树、柏树,香樟、核树、杨树为主,还有国家级保护物种水杉、银杏等。

动物资源

在青龙湖生活着白鹭、百灵、青头潜鸭、棉凫等鸟类以及草鱼等鱼类,其中鸟类为最具特色也是数量较多的种群,据观测发现,青龙湖区域范围内的野生鸟类超200种(截至2022年),其中珍稀、易危、濒危鸟类达29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种,二级保护鸟类14种。

主要景点

综述

青龙湖湿地公园总面积超过1万亩。森林、湖泊、草甸、湿地、休闲广场、步道、运动场地、智慧设施等一应俱全,是成都环城生态区“六库八区”之一。分为重点保护区、湿地展示区、游憩活动区三大部分。

重点保护区

主要集中在场地东侧绕城高速周边林带以及青龙湖周边,为青龙湖湿地公园的核心保护区,是原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较为完整或人为干扰较少、动植物种群较为完整的区域。

湿地展示区

湿地展示区为青龙湖湿地公园的缓冲区,为集中展示湿地文化、湿地风貌以及荒野游憩的区域,人为活动较少,能够有良好的自然风光,结合少量的小品设计,圈定小型的池塘以饲养鱼类、分出小型沟渠与园路交叉。主要景观节点包括科普长廊、一草阶、水上廊道、观鸟平台等。

游憩活动区

游憩活动区是人为活动强度较高、游憩设施以及服务设施较为集中的区域,主要为体现青龙湖城市湿地公园所承担的社会功能,提供市民休闲娱乐、游憩健身的场地。主要景观节点包括水上活动中心、四方院、仲夏剧场、青龙广场、龙湖秋月等。有3个露营点位,可容纳800多顶帐篷。

蜀王元素

青龙湖湿地公园周围有蜀昭王等十余座明代蜀王府诸王及王妃墓葬,公园设计引用了明代蜀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火炬塔

青龙湖湿地公园中的火炬塔酷是观景台,像一朵盛开在大地的红玫瑰,登上观景台可见青龙湖自然风光。火炬塔的配色原则也遵循了成都大运会logo的配色原则。从空中俯瞰,青龙湖观景台是一个祥云绕日的图案,象征着旭日东升。

开发保护

青龙湖湿地公园一期工程已经投用,主要以步道建设为主。

青龙湖湿地公园二期建设面积6080亩,水体面积1648.5亩,在一期的基础上向周围延展开。

青龙湖湿地公园部分廊架、垃圾桶、长椅等小品借鉴了传统的镂空设计,以呼应古典的文化景观;导视系统还原了古代门板的设计,以门钉填补标示牌下半部分的空缺。园区修建的洗手间、服务区等也从形态等方面体现了当时蜀地的建筑特征。

旅游信息

公交:成都公交857路、858A路、854A在十陵小区站下车步行抵达。

自驾:从成都东站出发,经过十陵立交、成洛大道高架抵达。

免费。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