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湾减河

更新时间:2020-05-04 10:27

青龙湾减河,青龙湾河,又名王家务引河、上引河,海河流域北运河分洪河道、潮白新河的支流。起于河北省香河县土门楼村西北,经北运河土门楼枢纽泄洪闸 ,以下向东南流经天津市武清区、宝坻区。原长65.55千米。后改道,至南里自沽北入潮白新河。改道后长52.5千米。

干流概况

青龙湾减河,系为分泄北运河洪水而开挖的一条人工河道。《宝坻县志》称青龙湾河,又名王家务引河、上引河,清雍正九年(1731年)(一说清雍正八年,即1730),为分泄北运河、潮白河洪水,减轻土门楼以下北运河干流的洪水负担,以利航运,建成青龙湾减河。上游起自河北省香河县王家务(因此称王家务减河,清代减河一般以分洪口地命名)、土门楼二村之北、红庙村之南的北运河王家务闸口(大龙湾),(1973年重建为土门楼闸进洪闸),以下向东南流经武清区,于庞家湾村西北入宝坻区县境,至小陶庄村南出境,注入宁河区七里海,于塘沽区北塘口入渤海,全长约计70余5千米(一说65.5公里)。此为青龙湾河故道。

1971年冬~1972年5月,河北省根治海河指挥部组织唐山、保定两专区完成了青龙湾减河改道工程。疏浚段自狼儿窝以下5.45千米起,长2.95千米。自八道沽开始改道,经小杨庄北、大杨庄南,至南里自沽北入潮白新河,改道长12.15千米(一说115千米)。疏浚后的青龙湾河(自香河县王家务闸口至宝坻县大刘坡北)全长52.45千米,宝坻境内长32.55千米,堤距250米至288米,堤顶高10.79米至8米,河底宽50米至140米,河底高程2.46米至-1.6米。“引青入潮”挖成后,使青龙湾河中上游河水自八道沽改道入潮白新河。

八道沽以下原故道变为季节河,用于农田排沥灌溉。宝坻县境内现存的青龙湾河故道(八道沽至宝坻、宁河区界)长175千米,堤距300米至2100米,堤顶高8.3米至4米,河底宽15米至20米,河底高程-0.8米至-1.45米,过水流量20秒立方米。

水文特征

青龙湾减河是人工河道,其流量受各枢纽根据洪水流量控制。根据设计,土门楼泄洪闸下设计流量1330立方米/秒,校核流量1620立方米/秒,狼儿窝分洪涵下设计流量430立方米/秒,校核流量720立方米/秒,狼儿窝以下青龙湾减河行洪能力设计为900立方米/秒。

2012年7月21日,北京出现61年来最大降水。青龙湾减河狼儿窝分洪闸闸上出现最高水位8.16米的记录,超过分洪水位0.06米。

工程背景

青龙湾减河,是北运河的分洪河道。北运河是海河北系四大河流之一。历史上对北运河的治理多以漕运为主,始终未修建过大规模的防洪工程,因此,河道淤塞,堤防残破,险工较多。据县志记载:自明代始,通县境内的涝灾多与此河紧密相关。公元1883—1897年,连续发生15次洪涝灾害,为历史上特大洪涝期。到了民国年间,由于军阀连年混战,根本无人过问治理水害。1935年前后,河务局迁出通县,致使残破的北运河堤防处于无人管理的状况。1939年发生特大洪水,北运河堤防溃决,洪水漫溢,通州水文站测定当时最大洪峰流量为1670立方米每秒,造成水淹通州城的悲惨景象。大水过后,通州城外的北运河大堤上聚集了成千上万的灾民,无家可归。

在元、明、清640年间(1271~1912)是航运业发展的极盛时期,对北运河的治理亦多以保漕运为主。直到雍正年间才开挖青龙湾减河,分洪。

工程建设

河道开挖

清雍正七年(1729),清政府于土门楼建青龙湾减水坝,清雍正九年(1731)开挖青龙湾减河,1926年在减水坝的基础上改建为闸,40孔,每孔3米。原青龙湾减河下口为七里海,大黄铺洼系狼儿窝决口所形成的分洪区。

继清雍正七年(1729)筑成土门楼至大口哨青龙湾引河堤之后,次年又由香河、武清、宝坻三县出工,于大口哨至高庄户段续开青龙湾引河45千米,高庄户以下筑东西两堤,但无河槽。贯通后,北运河洪水之一部,由此河徐徐漫入下游洼淀七里海(今宁河县境内),此时很少出现险情。

乾隆五年(1740),为渲泄青龙湾以西之潦水,从李家牌起,经大宝庄、尔王庄,过潘庄入七里海,挑掘排沥小河一条,定名东淀河(今无存)。光绪元年(1875),挑筑西起大宝庄,经于家堼至高庄户月堤一道,修高庄户村西进出水石闸两座。

光绪七年(1881),于高庄户以下开凿河槽,直达七里海。光绪十四年(1888)与下段宁车沽河接通,导入北塘口。此时北运河因年久淤浅,每逢伏汛霪雨,上游水归入北运河后难以容纳,遂逐年加重了青龙湾河为之减水的负担。同时青龙湾河底高,堤埝不牢,尾闾不畅,故时常出险。

河道治理

清光绪十六年(1890)毁掉青龙湾河东新堤,仅留西新堤,成半环形缓水区。1927年,华北水利委员会勘察确定施工,拓宽青龙湾引河尾闾,动土57万立方米。1945年,武宝宁及香武宝联合县民主政府组织民工清挖青龙湾河下游河口段,修补青龙湾上游残堤。

1949年大水过后,宝坻县人民政府组织民工搭堵了牛家牌等处决口。后又于1950年、1963年和1964年进行了3次较大规模的岁修,累计动土方约456万余立方米,堤埝基本坚固。其中,1950年至1951年,疏浚了青龙湾减河土门楼至狼儿窝325千米河段,可分泄北运河洪水1200立方米/秒,并于狼儿窝修改临时分洪口门,开辟口门以下大黄铺洼为蓄滞洪区。

1963年,海河流域汛期发生大水,11月17日,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根治海河”的伟大号召。在前期先治理南线骨干河道,1971年冬至1973年春又开展南北两线全面施工,北线开始了对北四河——蓟运、潮白、永定、北运河的治理。

1971年7月水电部在北京召开了冀、鲁、豫、京、津五省市会议,决定对北运河全线的防洪、除涝、输水进行全面勘测研究,11月提出《北运河补充规划报告》,1972年6月提出《北运河干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自通县北关至土门楼闸,按二十年一遇设计、五十年一遇校核的防洪标准进行疏浚治理,设计泄量850~1330立方米/秒,校核泄量1155~1845立方米/秒,改建青龙湾减河土门楼分洪闸,洪水全部由青龙湾减河下泄。

1971年,青龙湾河治理工程列入根治海河规划,当年开挖115千米长的引青入潮河道,起自八道沽,止于大刘坡,汛期洪水由潮白新河一泄入海,八道沽以下原故道变为季节河。右岸狼尔窝处建分洪闸一座,过水量430秒立方米,当分洪闸以上流量超过1330秒立方米时,即利用此闸向大黄堡洼分洪。同时为渲泄该河沿岸沥水,先后于庞家湾、十字港、牛家牌、西老鸦口、东老鸦口、八道沽、大刘坡等处建扬水站7座,安装机组52套,总扬水能力102.65秒立方米。

1973年,根治海河时期重建土门楼泄洪闸、狼儿窝分洪闸,当土门楼过河流量1330立方米/秒时,全部由青龙湾减河承泄,至狼儿窝分洪入大黄铺洼,狼儿窝以下青龙湾减河行洪能力设计为900立方米/秒,至八道沽改道穿里自沽洼入潮白新河

工程应用

清代,青龙湾减河,下口为七里海,大黄铺洼系狼儿窝决口所形成的分洪区。遇北运河洪水时分洪至此。

1973年根治海河时期重建土门楼泄洪闸,10孔,每孔净宽10米,闸总宽109米,设计流量1330立方米/秒,校核流量1620立方米/秒。狼儿窝建有分洪涵闸共7孔每孔宽4米,总宽33.4米,设计流量430立方米/秒,校核流量720立方米/秒,当土门楼过河流量1330立方米/秒时,全部由青龙湾减河承泄,至狼儿窝分洪入大黄铺洼,狼儿窝以下青龙湾减河行洪能力设计为900立方米/秒,至八道沽改道穿里自沽洼入潮白新河。

水利枢纽

北运河土门楼枢纽,包括土门楼泄洪闸和木厂节制闸。土门楼泄洪闸位于香河县西南北运河左岸土门楼村北,为向青龙湾减河分洪而建。明代曾用条石铺砌滚水坝,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将滚水坝中间一段(长95米)降低一尺。1924年在滚水坝上增建了闸墩闸门,总宽127米,40孔,净宽110米。1973年重建。根据规划,土门楼闸按北运河20年一遇洪峰流量1330立方米每秒设计,50年一遇洪峰流量1845立方米每秒、分泄1620立方米每秒校核,其余洪水由木厂闸下泄。为给天津市送水,1960年9月建成木厂节制闸。

狼儿窝分洪闸,位于青龙湾减河右岸,津蓟铁路桥下东狼儿窝村南,32.25千米处(原分洪口门南侧,涵闸中心线与青龙湾减河中心线交角成66度)。1971年6月动工,1972年11月竣工。主要用途是分洪。技术经济指标:共7孔,单孔高5米,宽4米,闸底板高程1米(黄海高程基准)。设计闸上游水位7.1米,设计过闸流量430立方米/秒。校核闸上游水位7.65米,校核过闸流量720立方米/秒。启闭设备2台电动台车,启闭能力2×15吨/台。钢筋混凝土拱形闸门。狼儿窝分洪闸与潮白新河柴家铺分洪闸联合运用,共同控制,在设计标准情况下,青龙湾减河与潮白新河汇流后最大泄量不大于2100立方米/秒,一般情况狼儿窝分洪闸以下青龙湾减河段控制泄量为900立方米/秒,当来水超900立方米/秒,多余的洪水,应提该闸分泄于大黄浦洼。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