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合作均衡

更新时间:2022-09-26 19:09

均衡理论创始人克劳尔认为:凯恩斯主要研究经济持续低于充分就业非均衡状态,虽然其采取的是比较静态的方法,但他考察的这种非均衡状态乃是一种产量和就业量波动的动态过程,所以,凯恩斯理论本质上是动态非均衡理论。

基本框架

从分析个别交易者在市场中的行为入手分析:在一般均衡理论假设下,各种交易和经济活动实际上是在均衡价格达成之后的状态下进行的,非均衡价格的错误交易不存在;而实际上,绝大多数交易和经济活动是在非均衡价格上进行的。

克劳尔提出了计划超额需求与实际超额需求的概念。计划超额需求,是只依赖价格而与实际交易无关的超额需求;实际超额需求,是同时考虑价格和其它市场实际交易数量约束的超额需求。

进一步分析:在非均衡价格下交易,总有一部分交易不能实现其供给计划与需求计划。因为交易者在某市场因种种约束导致销售量低于计划供给量,他在另一市场上的购买量必然会因收入约束而低于计划需求量。只有在瓦氏一般均衡中,实际超额需求与计划需求需求才能相等,即市场需求之和等于零;而实际上,在非均衡中,市场需求之和至多等于零,即一般总是小于零。例如,在低于充分就业条件下,劳动力供给计划不能实现,收入约束限制了超额需求。因此,凯氏理论是非均衡理论

局限性

克劳尔假设只有两部门:家庭和厂商。

假设:在现行实际工资率下实现了充分就业的瓦氏均衡。当实际工资率下降,家庭期望的劳动供给大于厂商期望的需求,家庭期望的商品需求大于厂商的供给,出现劳动市场供给过剩,商品市场需求不足。按传统价格理论实际工资率与商品期望超额需求反方向变动,实际工资率会下降,并最终消除两市场的超额需求与供给,经济趋于充分就业均衡。但如果实际工资率只对商品市场需求有反应,并与之反方向变化,则不论多长时间,实际工资率都将保持不变,非均衡状态会持续下去。这表明:传统价格理论不能解释市场经济的动态稳定性,它只是凯恩斯经济学的一个特例,而且仅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有效。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