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云继梦讲人生·非常坛经

更新时间:2023-07-18 16:59

不执着的生命最美丽

内容简介

海云继梦法师以华严精义阐释禅宗经典《坛经》,作者认为《坛经》是理解其他经典的基础,他以实修与经典相印证,进而指导实修的明心法门、见性关窍,阐述不执着的生命最美丽,从而活在自由自在的生命里。

作者简介

海云继梦法师,1951年出生于台湾省宜兰县,俗姓陈,名鹤山。法名昌一,号继梦。矢志宏扬华严精神,故取“海云”以为自勉。

作品目录

总序 解空丛书是“实践学”的代表作

第一部分

第一章 禅门源流

祖师禅里面为我们开辟很多法门,与如来禅不同。如来禅是透过数息观、慈悲观、不净观、因缘观或念佛观来修的,各个观法的心境不同。至于祖师禅,则是要你提起境界,所以有参话头……

第二章 什么是般若?

“般若”二字是梵音,为佛门的中心思想,如果勉强翻成中文,可以说是“智慧”,更正确一点,应该说是“妙智慧”。然而这个妙智慧又是什么呢?它与一般世间的聪明有何不同?如何把它兑现在我们身上?它又有什么用?

第三章 这个南方蛮子!想做什么?

“我要求作佛!”你看,这惠能口气之大,心志之坚,可吞日月啊!接着五祖说:“你是南方来的蛮子、是青番,怎能作佛?哪有这种番仔佛?”惠能答道:“我这蛮子身虽然和您不一样,但佛性哪有不同?”他已经体会到众生与佛,佛性无二无别了。然而佛性又是什么?怎么作佛呢?

第四章 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

各位一定认为进到佛门来帮忙煮饭洒扫或布施供佛、包红包等等,都是福田第一,事实上,真正的福田第一是指觉悟这件事。“自性若迷,福何可救?”自己的本性若迷失掉了,迷到猫道、狗道、地狱道去,福报大又有何用?

第五章 思量即不中用

会思量,就非直心啊!辩论、回答都很快,那叫方法论,是机巧。真心、直心和用心意识不同,其中丝毫的隐藏也没有,不但自己完全呈现,对别人也是洞彻若明。直心是“言下须见”,不思量;非但言下能见,且能“见道”。不是一般“知道了”,而是真正见“道”的存在,那才是成就的境界。

第六章 警觉、等待、澄净

心,有若一缸浑水,要澄清,唯有静静等待,而非很“精进”地摇晃。在这个静态动词中,保持高度警觉性,仿若猫捉老鼠,高度警觉,静观以待,然后伺机成擒。我们也必须以高度的警觉性去捕捉本身的自性,当它一闪动,你瞥见并马上攫获,去体会那个生命感。

第七章 诸法实相

“这是什么?”这时你发觉:“我知道了!”如此即可,已经毋庸多言了,这叫“诸法实相”,亦即内心实实在在的感受。那时你对它的认知,是打从心里当下去接受它,所以称实相。如今我们已逐渐丧失这种能力了……

第二部分

第一章 哪个是你本来面目?

这是很有名的话头,你静下来以后,去提这个疑情看看:不思善、不思恶时,我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去参!不用解释,这也无从解释,因为每个人所意会的都不同。把那话头提起来,如何将识性转为根性,就进去了……

第二章 还有秘密吗?

有些法是经验传承,难以言喻,莫可言表。佛陀拈花,迦叶微笑。世尊把那个不可讲的、心灵经验的部分,交给了迦叶。为什么呢?他们又相印了什么?能告诉你,跟你讲了,那就不密了;然而你若能返照自省,密就在你旁边。

第三章 净心,除疑,莫空心静坐!

净心,绝非静静坐在那儿,枯藤、老树、昏鸦,昏鸦站在枝头上,一动也不动,你静静坐着,成了昏人……不是这样哦!净心是清清楚楚的,在这当中没有妄念,毫无造作,不起心动念去造业。一旦有了这种能力,就能……

第四章 本体、现象、作用

风,你有没有看到?没看到。可是在如此燠热的天气里,微风吹动让你很舒服,你感受得到,那就是风的作用;或者看到树叶飘动,那是风所展现出来的相。风的体你根本看不到,唯有透过其现象或作用,才能明了其本体。

第五章 “我”就是最大的魔

最大的魔就是“我”,不要去怪谁,那个“自我”才最可怕。学佛就在于破除这个自我,一切业障皆因我而生,若能不执着,不被那个境界缠住,就对了!可是一般人无法一下子达到,怎么办呢?

第六章 根尘接触,还是识尘相荡?

凡夫用六识与六尘接触,是为识、尘互相激荡。我们眼见色、耳闻声、舌触味……五官皆在讲求刺激,故容易麻木。修行人趋向觉悟境界,他用六根与六尘接触。他有接触喔!而且清清楚楚,但那接触却是谨慎、缓慢,且淡然……

第七章 福德?功德?极乐世界?

你一生造寺、供僧、布施、印经……功德大否?实无功德!既然如此,那这些还要不要做?不做能往生极乐世界吗?福德与功德究竟有什么不同?该怎么运用?何谓极乐世界?怎么去呢?

第三部分

第一章 谈境界?还是谈修行次第?

《楞严经》以分析的立场说明修行的步骤,所以有次第性;《维摩诘经》则从整体来讲,告诉你头、手一体,不能分开,是谈圆融之境。六祖是顿教法门,是讲开悟后的境界,乃就体上而言。佛法的目标在于让人觉悟,因此它有时谈总体,有时论个别,两者说明方式有异,学佛人往往就在这里产生问题……

第二章 什么是坐禅?什么是禅定?

禅,这里定义为“内见自性不动”,你能否感受到?参禅的第一个功夫,安坐好之后,不作思维意识的推理思考,也不作空心静坐、百物不思的邪见,能真正“提起一个念头”,照得清清楚楚,那就是“内不乱”。一旦内有思维意识起来,照得清清楚楚,那么所谓的观照力便会显现……

第三章 自性五分法身香与无相忏悔

“五分法身”即戒、定、慧、解脱与解脱知见,“自性五分法身”与此有何不同?忏悔也谈了很多,有理忏、事忏、通忏、别忏,而这里所谓“无相忏悔”,又是从哪个地方看呢?

第四章 自心归依

“自佛不归,无所依处。今既自悟,各须归依自心三宝”,自己的佛、自己的觉悟、自性,你都不回过头来,那要依靠谁呢?现在既已明白,就要内调心性,内明理观,对外则要敬他人,外托事仪,最重要的则是必须自心归依。

第五章 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经记载下来,属可说的部分,是佛陀语言表达的一种技巧,借此将法意传递给我们,我们是否也能从中进入佛的境界、进入其心境?心境难以借语言文字表达,但你能否透过语言文字进入那个“非语言文字所能表达的境界”?

第六章 用愿力去衔接

真的能够转六、七识,很容易进入三昧门,然而从三摩地修过来到达忘我之境,仍在世间法中,还不是真正转六、七识而达忘法之境喔!假如你在佛门中真正转六、七识,而在转五、八时还不得其法,你会用愿力去衔接,那时一转身再来,就会如六祖一般,一听闻便即开悟了!那是愿力在支撑着你啊!

第七章 一种断层、超越、跳跃之感……

当你咬紧牙根,坚信佛法而放下、舍掉一切时,种种忤逆不顺、挣扎煎熬也会跟上来。假如你能感受到应该放下不执着,半年内即会脱胎换骨,然后有一段极平静的时期,那时功德、福报不可思议啊!这时产生的境界相是没有相续的。你回头审视,会有一种断层、超越、跳跃之感……

第八章 圣谛亦不为

一般人往往一心追求那个果的目标,但都忘了自己还在因地,你若不种因,何时能结果?种了因,其他就随缘,务必好好修,至于能否开悟解脱、出离三界,那就不用执着了。只管把因照顾好,不去担心果,如能这样,你就不落阶级了,没有框框能把你局限住!这才是“圣谛亦不为”的真正意义。

第四部分

第一章 人生,总在两个虚幻间摆荡……

人类大脑有个极大的麻烦处,喜欢执持于一边,不是往这边摆,就是往那边偏;在哀乐、悲喜、空有……之间摆荡,因此总在天堂与地狱间奔忙,在两个虚幻间往覆不停地摆荡。我们为什么不能停在一个正确的平衡点呢?

第二章 地缘功德

地缘功德力很大喔!所以提醒各位一个修法:在家固定时间、地点做功课,并且坚持不辍。几十年下来,你做功课的所在地即是圣地。如此累积道粮,因缘一至,善知识为你一点拨,整个心迹转变,就都是你的了。

第三章 用高度的警觉性去感受那个缘境

对境心不起,面对任何境界而心不起,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和修行法,那只是一种压抑、一种修养罢了。惠能说:“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但这要怎么做呢?

第四章 佛性无常?

一般认为,无常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有常之“常”即佛性,佛性永恒,人人都有。但惠能却反过来说:“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也。”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第五章 就只是“存在”而已

烦恼即菩提,明与无明,其性无二无别,奇怪耶,智慧就智慧,烦恼就烦恼,怎会无二无别呢?就相而言当然有区别,但就本体来说,无二无别。存在即是存在,体性就讲存在这个部分;本体、体性即指存在的本来状况。

第六章 以生命能量是否增长为判准

喜悦的流露让生命能量增长,所以是善的。引发情绪,却让生命能量流失,就叫恶。善恶在修行人的立场如此分判,其中无价值判断,唯有一个标准,即生命能量是否增加。从这里看佛法的善恶邪正,与一般社会定义大不相同。

第七章 入涅槃

六祖预知时日到了,召集门人开示。换句话说,他准备入涅槃了。入涅槃,该怎么解释呢?学佛人常疑问:佛在因地发心说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菩萨也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可是他们为什么都已成佛了,而我们还在这里?

第八章 成佛的关键

六祖为我们开示的法,无非是“根本”,即本体的部分,对学佛人而言,这是很重要的关键。它通常分两部分来修学,一为“摄末归本”,从后面向根本之处走来;一是“依本起末”……成佛关键,在于找到自性。

附录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总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