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蝼蛄

更新时间:2023-10-09 13:09

东方蝼蛄,别名非洲蝼蛄、拉拉蛄等,是直翅目蝼蛄科蝼蛄属。东方蝼蛄体长30-35毫米,体呈梭形,灰褐色或茶褐色,密生细毛;口器向前,头顶有触角一对;前胸背板卵圆形,特别发达,宽6-8毫米,坚硬光滑,中央有一个明显的暗红色长心脏形凹陷斑;有短翅两对,前翅在背面平叠,覆盖腹部一半;后翅纵卷成筒状,突出于腹末之后;有足3对,前足特别发达并带锯齿,适于掘土;后足腔节内缘有棘刺3-4根;腹部黄褐色,腹末有一对尾须。

形态特征

卵:椭圆形。初产长约2.8mm,宽1.5mm,灰白色,有光泽,后逐渐变成黄褐色,孵化之前为暗紫色或暗褐色,长约4mm,宽2.3mm。

若虫:8~9个龄期。初孵若虫乳白色,体长约4mm,腹部大。2、3龄以上若虫体色接近成虫,末龄若虫体长约25mm。

成虫:体长30—35 mm,灰褐色,全身密布细毛。头圆锥形,触角丝状。前胸背板卵圆形,中间具一暗红色长心脏形凹陷斑。前翅灰褐色,较短,仅达腹部中部。后翅扇形,较长,超过腹部末端。腹末具1对尾须。前足为开掘足,后足胫节背面内侧有4个距。

分布范围

东方蝼蛄在中国除新疆未见外,其余各省(区、市)均有分布;也见于朝鲜、日本(北海道)、菲律宾、越南、老挝、泰国、缅甸、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以色列;欧洲(南部)、非洲(埃及、毛里求斯),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夏威夷等。

种群分布

东方蝼蛄华中、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每年发生1代,华北、东北、西北2年左右完成1代,陕西南部约1年1代,陕北和关中1~2年1代。在黄淮地区,越冬成虫5月份开始产卵,盛期为6、7两月,卵经15~28d孵化,当年孵化的若虫发育至4~7龄后,在40~60 cm深土中越冬。第二年春季恢复活动,为害至8月开始羽化为成虫。若虫期长达400余天。当年羽化的成虫少数可产卵,大部分越冬后,至第三年才产卵。在黑龙江省越冬成虫活动盛期约在6月上、中旬,越冬若虫的羽化盛期约在8月中、下旬。东方蝼蛄可为害各种蔬菜。

虫态有成虫、卵、若虫。成虫、若虫均在土中活动,取食播下的种子、幼芽或将幼苗咬断致死,受害的根部呈乱麻状。昼伏夜出,晚9—11时为活动取食高峰。

其主要习性是:

群集性。初孵若虫有群集性,怕光、怕风、怕水。东方蝼蛄孵化后3~6天群集一起,以后分散为害;华北蝼蛄初孵若虫3龄后方才分散为害。

趋光性蝼蛄昼伏夜出,具有强烈的趋光性。利用黑光灯,特别是在无月光的夜晚,可诱集大量东方蝼蛄,且雌性多于雄性。故可用灯光诱杀之。华北蝼蛄因身体笨重,飞翔力弱,诱量小,常落于灯下周围地面。但在风速小、气温较高、闷热将雨的夜晚,也能大量诱到。

趋化性。蝼蛄对香、甜物质气味有趋性,特别嗜食煮至半熟的谷子、棉籽及炒香的豆饼,麦麸等。因此可制毒饵来诱杀之。此外,蝼蛄对马粪、有机肥等未腐烂有机物有趋性,所以,在堆积马粪、粪坑及有机质丰富的地方蝼蛄就多,可用毒粪进行诱杀之。

趋湿性。蝼蛄喜欢栖息在河岸渠旁、菜园地及轻度盐碱潮湿地,有“蝼蛄跑湿不跑干”之说。东方蝼蛄比华北蝼蛄更喜湿。东方蝼蛄喜欢潮湿,多集中在沿河两岸、池塘和沟渠附近产卵。产卵前先在5~20 cm深处作窝,窝中仅有1个长椭圆形卵室,雌虫在卵室周围约30 cm处另作窝隐蔽,每雌产卵60~80粒。

防治

农业防治

A、精耕细作,深耕多耙;

B、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

C、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水旱轮作。

D、人工捕捉。

马粪和灯光诱杀

A、在田间挖30厘米见方,深约20厘米的坑,内堆湿润马粪并盖草,每天清晨捕杀蝼蛄;

B、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药剂防治

A、将豆饼或麦麸5公斤炒香,或秕谷5公斤煮熟晾至半干,再用90%晶体敌百虫150克兑水将毒饵拌潮,每亩用毒饵1.5-2.5公斤撒在地里或苗床上。

B、在蝼蛄为害严重的菜田,每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1-1.5公斤与15-30公斤细土混匀后,撒于地面并耙耕,或于栽前沟施毒土。蔬菜苗床受害重时,可用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灌洞杀灭害虫。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