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

更新时间:2024-10-29 04:08

罗非鱼(学名:Oreochromis)是罗非鱼属鱼类的统称,是一种广盐性热带鱼类。截至2024年,依据国际综合分类学信息系统(ITIS)的分类标准,罗非鱼属已记录37个有效种。形态上,罗非鱼体侧扁,背高,体厚,外形近似鳜鱼或鲷鱼。体表被圆鳞,头小,口大,唇厚,口内具锋利细齿,无口须。背鳍和臀鳍具硬棘,背鳍和臀鳍鳍条坚硬锐利,具黑白斑点。尾鳍末端圆形或平截。体色受环境影响呈现适应性变化,通常上半部较深,下半部呈银白色,雌鱼体色偏黄棕色,雄鱼鳍末端及近胸腹部呈暗红色。幼鱼阶段背鳍最后一枚硬棘至第三枚软条间可见黑色圆斑,此特征于四个月后消失。

物种学史

罗非鱼属由英国鱼类学家阿尔伯特·冈特(Albert Karl Ludwig Gotthilf Günther)于1889年建立,由于该属物种原产于非洲,且形态与鲫鱼相似,因此也被称为“非洲鲫鱼”。

形态特征

罗非鱼体型侧扁,背高,体厚,外形与鳜鱼鲷鱼相似。体表被圆鳞,头小,口大,唇厚,口内具锋利细齿,无口须。背鳍和臀鳍具硬棘,背鳍硬棘8枚以上,臀鳍硬棘3枚。背鳍和臀鳍鳍条坚硬锐利,具黑白斑点。尾鳍末端圆形或平截。

罗非鱼体色呈环境适应性变化,通常情况下,体色上半部较深,下半部逐渐变浅,呈银白色,喉部和腹部呈白色。雌鱼体色偏黄棕色,雄鱼在鳍末端及近胸腹部呈暗红色,繁殖季节雄鱼体色更为鲜艳。

罗非鱼幼鱼阶段背鳍最后一枚硬棘至第三枚软条间具一黑色圆斑,该特征于四个月后消失。

栖息环境

温度

罗非鱼属于广盐性热带鱼类,对温度、盐度、溶氧和pH值等环境因子具有一定的适应范围。罗非鱼适宜生活在较高水温中,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生存温度范围为15-40℃。

水温低于15℃或高于40℃ 时,摄食能力减弱,生长缓慢,长期处于生存温度范围外会导致其进入休眠状态,甚至死亡。罗非鱼繁殖的适宜水温范围为 20-38℃,最适温度为 22-25℃,水温越高,产卵次数越多。

盐度

罗非鱼对盐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可生活在淡水、半咸水和海水中。其可直接从高盐度(盐度高于30%)海水环境转移至淡水环境中正常生长,但从淡水环境转移至海水环境则需要逐步驯化。

氧含量

罗非鱼对低氧环境具有较强的耐受性,高于一般鲤科鱼类。人工养殖条件下,最适溶氧量为3-7毫克/升。当溶氧量低于3毫克/升时,罗非鱼会出现浮头、躁动不安等现象。虽然罗非鱼能在溶氧量低至1毫克/升的环境中短时间生存,但其活动能力和免疫力均会显著下降。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生长阶段的罗非鱼对低氧的耐受能力存在差异。

PH值

罗非鱼生存的最适pH值范围为7-8。水环境pH值的剧烈变化会导致其体内酸碱平衡和离子调节功能紊乱,进而影响其免疫能力。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罗非鱼原产于非洲,自然分布于非洲大陆的淡水、咸淡水水域,以及中东大西洋沿岸咸淡水水域,分布范围北至以色列及约旦等地。作为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罗非鱼已被广泛引种至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南美洲和非洲等地。

中国分布

罗非鱼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尤以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省份养殖规模最大。

生活习性

活动规律

罗非鱼主要栖息于水域中下层,其活动空间随鱼体大小和水温变化而改变。罗非鱼的昼夜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清晨水温逐渐升高时,常成群在中下层水体游动;中午时会上浮至近水面,遇惊扰则迅速下潜;下午至傍晚逐渐下沉至中下层水体活动;夜间则沉于水底。

食性

罗非鱼为杂食性鱼类,食性较广,摄食量大,并可根据环境中的饵料状况进行食性调整。仔鱼阶段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则主要摄食浮游植物,也可摄食有机碎屑。

生长繁殖

生长特性

罗非鱼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通常6个月即可达到性成熟。影响罗非鱼生长的因素除种类、性别差异外,环境因素如水温、水质、饵料等也起着重要作用。雄鱼生长速度通常快于雌鱼,性成熟后差异更加明显。这是因为雌鱼在卵巢发育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营养物质,且在口孵期间完全停止摄食,加之护幼过程中摄食减少以及一年多次的繁殖活动,都会影响雌鱼的生长。

罗非鱼雄鱼的生长速度大于雌鱼,在性成熟后差异更大。因为雌鱼卵巢发育过程中需要大量营养物质,口孵期间完全停止摄食;在护养幼鱼过程中摄食少,且一年数次繁殖,生长受到影响。

繁殖方式

罗非鱼繁殖习性独特,除水温外,对其他环境条件要求不严,可在静止的小水体中繁殖。罗非鱼繁殖力强,繁殖周期短,性成熟早,体重200克左右的雌鱼怀卵量可达10000-15000粒。

繁殖季节,雄鱼体色鲜艳,会在浅水区域筑巢并守护巢穴,巢穴通常呈圆环状。雄鱼通过摆动尾鳍吸引雌鱼入巢,并用吻端或鱼鳍摩擦雌鱼腹部刺激其排卵,随后雄鱼进行体外受精。雌鱼将受精卵含入口中孵化,直至仔鱼孵化并可以自由摄食。 在整个孵化过程中,雌鱼基本停止摄食。

下级分类

截至2024年,依据国际综合分类学信息系统(ITIS)的分类标准,罗非鱼属已记录37个有效种,下表将ITIS收录的罗非鱼予以陈述:

保护现状

截至2023年,已有34种罗非鱼被列入IUCN红色名录,其中极危(CR)7种,濒危(EN)5种,易危(VU)7种。下表为部分列入IUCN濒危等级的物种。

根据IUCN的评估,除沙莉罗非鱼(Oreochromis salinicola) 种群情况不明外,其他被列为易危(VU)、濒危(EN) 和极度濒危(CR) 的罗非鱼物种数量均呈下降趋势。

导致罗非鱼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包括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基因污染以及疾病等。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罗非鱼作为一种重要的食用鱼类,肉质鲜美,肌肉纤维组织结构紧密,肌间刺少,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已有十余种被广泛养殖。

经济价值

罗非鱼作为传统白鱼肉的替代品,又被称为“白色三文鱼”,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列为重要的推广养殖鱼类之一,罗非鱼最大的特点是肉质白、细嫩,无肌间刺,已成为我国出口与内销的主要水产品,出口主要销往北美和欧洲市场。

其他价值

罗非鱼皮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一些初步研究表明其在烧伤治疗等医疗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但相关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其实际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潜在危害

三种罗非鱼,即奥利亚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由于其环境适应能力强、繁殖速度快、产量高、饲料转化率高等生物学特性,被列为全球入侵物种。这些物种在引入地可能会过度繁殖,排挤本地物种,破坏水体生态平衡,造成生态入侵。

人工养殖

养殖现状

罗非鱼是世界上适应性最广的鱼类,20世纪70年代中期,联合国向世界各国推荐养殖,大大推动了罗非鱼养殖业的发展,也因此世界产量一直在增加。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统计数据,2021年罗非鱼产量达到了约729×104吨,共有140个国家进行生产。从2009年到2017年,世界罗非鱼产量年均增长约10%,产量中接近90%来自养殖,且主要来自淡水养殖。在世界淡水鱼总产量中,罗非鱼产量仅次于鲤鱼而居世界第二位。世界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几乎所有国家都有养殖罗非鱼,但罗非鱼养殖产地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美洲,其中亚洲占据了世界罗非鱼产量的近75%,其次是非洲,美洲的产量居第三。

中国罗非鱼养殖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罗非鱼养殖国家,形成了集苗种繁育、养殖生产、加工出口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中国自1958年开始引进罗非鱼,养殖产量迅速增长,至1998年已占全球总产量的70%,位居世界第一。近年来,随着全球罗非鱼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罗非鱼产量占比有所下降。2019年,全球罗非鱼养殖总产量约为6.23×106吨,其中中国产量约为1.62×106吨,占比约26%。尽管产量占比下降,但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罗非鱼出口国,主要出口市场包括美国、欧洲、中东等国家和地区。中国罗非鱼产业虽已进入成熟阶段,但产量呈现波动趋势。

主要养殖品种

中国经过多年培育和研究,产生的较成功的罗非鱼养殖品种有:莫桑比克罗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a)、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a) 、红罗非鱼(Sarotherodon nilotica♀ × Sarotherodon mossambica♂)、“吉富”罗非鱼(GIFT strain,Oreochromis niloticus)、奥尼罗非鱼(Sarotherodon aurea♂ × Sarotherodon niloticus♀)、“新吉富”罗非鱼(N-GIFT strain,Oreochromis niloticus) 、“吉丽”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 F2♂ ×Oreochromis niloticus ♀) 、“桂非一号”罗非鱼(GIFT strain,Oreochromis niloticus)、“壮罗一号”罗非鱼(GIFT strain,Oreochromis niloticus)。

养殖模式

中国罗非鱼养殖模式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池塘养殖是罗非鱼最主要的养殖方式,具有效益高、成本低、劳动力投入少、管理方便等优点。池塘养殖可分为单养和混养两种模式,其中单养是指仅养殖罗非鱼,不混养其他鱼类。

网箱养殖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水产养殖模式,指在较大水体中设置网箱进行高密度养殖。罗非鱼适应网箱高密度养殖环境,且可摄食网箱壁上的藻类,起到“清箱”作用,但同时也存在水体污染的风险。

流水养殖是指利用缓流水体进行高密度养殖的传统养殖方式,有利于促进水体交换,增加水中溶氧,提高鱼类新陈代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流水养殖与现代技术结合,正逐渐向工厂化养殖方向发展。

稻田养殖是利用稻田生态环境,经改造后进行水稻和鱼类共同养殖的模式。罗非鱼的杂食性可用于清除稻田害虫和杂草,节省人力物力。

此外,还有一些规模较小的养殖模式,如水库养殖和工厂化养殖等。

疾病防治

细菌性疾病是危害罗非鱼养殖业最严重的疾病,约占疾病总数的50%-60%,具有传染速度快、死亡率高、周年发生等特点。

寄生虫性疾病也是罗非鱼养殖中常见的疾病,约占疾病总数的20%-30%,其中车轮虫、指环虫等对尼罗罗非鱼(红罗非鱼)苗种危害尤为严重,因为尼罗罗非鱼对水质变化和寄生虫等外界刺激更为敏感。

常见的真菌性疾病包括水霉病和鳃霉病,主要由水霉属(Saprolegnia)或绵霉属(Achlya)的真菌引起,例如多子水霉等。

其他类型疾病包括病因不明的疾病和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疾病,例如突眼病和结节症等,目前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无统一定论。

免疫防控:通过注射、喷雾、浸泡、口服等方式给鱼体接种疫苗,或添加中草药制剂和饲料添加剂增强鱼体免疫力,从而预防疾病。

药物防控:在鱼病发生时,通过口服、注射、浸浴、涂抹等方式对患病鱼体进行药物治疗,或直接向养殖水体泼洒药物进行防控。该方法操作简便,疗效迅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防控手段。

生态防控:通过优化养殖环境和养殖模式,利用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抑制病原体生长繁殖,从而达到防控疾病的目的。

相关文化

罗非鱼作为一种重要的食用鱼类,在一些地区已融入当地饮食文化。例如,中国四川省攀枝花市利用当地养殖的罗非鱼和特色泡菜,制作出口味独特的“盐边泡菜鱼。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