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认知因素

更新时间:2022-12-14 07:08

非认知因素在个体素质结构中处在中心位置,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起指挥、控制作用。

发展历程

1935年,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W.P.Alexander)在其论文《智力:具体与抽象》中提出了非认知因素的概念。1940年,韦克斯勒(David Wechsler)提出了“一般智力中的非认知因素”概念,并于195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文章,就非智力因素问题专门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指出内驱力、情绪稳定性和坚持性等非认知因素在智力行为中的作用。该文章被心理学界作为非认知因素概念正式诞生和对此进行科学研究的标志(David Wechsler,1950)。在中国,非认知因素一词是在人们高度重视认知开发的时候,发现高智力水平的学生并不一定都能够成才的事实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此后,“非认知因素”及其相关问题引起了我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界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这方面的研究。

中国看法

我国学者就非认知因素的概念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其中主要观点有:①认为非认知因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非认知因素指认知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狭义的非认知因素是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燕国材,1988);②认为非认知因素就是不直接参与但却制约整个认知或认识活动的心理因素(丛立新,1985);③非认知因素是指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与决定认知活动效率的认知因素相互影响的心理因素构成的整体(申继亮,1990);④非认知因素是指除了认知与能力之外的又同认知活动效益发生交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素(林崇德,1992);⑤非认知因素是指除能力以外的个性心理因素,包括个性倾向性、性格和气质(郝永德,1993):⑥在意向活动中逐渐形成的较稳定的。

两种非认知因素

一种认为非认知因素是指认知因素以外的其他一切心理因素,并不属于认知的构成成分,不管它是否对认知产生影响,并且认为非认知因素与认知的结合固然可以发挥作用,但也能离开认知独立发挥作用。

另一种认为非认知因素属于认知的构成成分,是在认知中表现出来的并对认知产生一定影响的心理因素,而且非认知因素只有在认知的基础上才能起作用。本文所采用的非认知因素概念是指除认知因素之外的对认知因素产生作用的心理因素。

主要内容

它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具体说来它有以下一些心理因素所组成: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自信心、自尊心、好胜心、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制性、坚持性,独立性等。

情绪智

戈尔曼(Goleman)。g认为情绪智力是人格因素和非人格因素的混合物,将情绪智力定义为控制情绪冲动、解渎他人情感和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并}人为情绪智力决定了个体如何才能充分释放我们拥有的各项潜能,甚至包括一般智力、≈在戈尔曼(Coleman)等人看来,情绪智力应由以下五个方面组成:(1)认识自己情绪的能力;(2)妥善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3)A我激励的能力;(4)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5)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五。戈尔曼(Coleman)的首要目的是获得市场的青睐,而不是进行学术研究。所以,当他发现这种混合型定义被人所诟病的时候,他又将情绪智力定义为一种胜任特征。该观点缺乏系统的经验证据的支持。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