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22 22:36
《面纱》是英国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25年。
女主人公凯蒂是生活于伦敦名利场的一位富家小姐,她容貌娇美,但精神空虚;她向往爱情,但爱慕虚荣;她待字闺中,但处处受到母亲的责备与“逼婚”。面对这种种“危机”,她决定给自己的爱情来一次“历险”:匆匆嫁给了性格孤僻、沉默寡言但却深爱着她的医生瓦尔特,并随其来到了香港。冲动的历险为其婚后的出轨埋下了伏笔。婚前,凯蒂对幸福美满的生活充满了憧憬,但丈夫的刻板严肃、疯狂工作和乏味无趣,使她顿觉寂寞、孤独和失落,不久就被花言巧语、生性多情的有妇之夫查理·唐森俘获,坠入婚外情而迷失自我。奸情败露之后,丈夫的疯狂报复、情人的无情冷落和自己的无限悔恨使凯蒂再次陷入了人生的危机。无望的她决心再次历险:陪丈夫奔赴霍乱肆虐的偏远山村——湄潭府。
在湄潭府,凯蒂经历了绝境下的自省,看清了查理的虚伪,体验了修女的博爱、无私以及对信仰的坚定,得到了宗教与道德的救赎,亲历了丈夫的死亡,彻悟了他的博爱与爱情的狭隘,遭遇了与查理的欲火复燃,经历了对情感本能、人性污点的幡然醒悟,坚定了追寻自我的意志和决心,最后她毅然踏上回家的路,重新开始了一段崭新的人生。
在爱情、背叛与死亡的漩涡中挣扎的凯蒂,亲历了幻想破灭与生死离别之后,终将生活的面纱从她的眼前渐渐揭去,从此踏上了不悔的精神成长之路。
《面纱》是毛姆根据自己于1919—1920年游历中国的亲身经历创作而成的。依据毛姆在该书序言中的说法,该小说的灵感有两个出处:一是他去意大利时读到的但丁《神曲》的《炼狱》篇中一个情节:锡耶纳的一位贵妇因丈夫怀疑她出轨,将她带到位于马雷马的城堡,期盼沼泽的毒气将之毒死。另一个说法是关于毛姆在旅行途中听说过的一个在香港的英国女人的故事。以此为蓝本确定了故事情节和人物原型,《面纱》由此诞生。
瓦尔特
故事的男主角瓦尔特是个不善言辞、沉默寡言、缺乏生活趣味的细菌学家。在他身上有着英国传统绅士的保守气质和浓厚理性主义色彩的实干家精神。自从在一次社交舞会上结识女主人公凯蒂之后,便匆匆结婚,接着一意孤行地把她带到香港,在发现妻子与人有染之后,又让妻子身陷一种悖论式的选择,要么离婚,要么一同到湄潭府——中国内地一个瘟疫蔓延的偏远山区。在湄潭府,瓦尔特疯狂地工作,与妻子的感情也经历着一场炼狱式的体验,与《神曲》所不同的是,瓦尔特自己在霍乱中死去了。这种死有着一种彻底的命运颠倒。
凯蒂
凯蒂从小缺乏疼爱,被一个势利的母亲铁腕掌控,17岁妹妹的提前订婚,又使得26岁的她害怕变成老处女而担心。她的思想起先充满了感性的色彩。瓦尔特根本不是她喜欢的类型。“他个子不高,一点也不强壮,又小又瘦。……他的表情微带一点嘲讽,在和他渐渐熟悉之后,凯蒂觉得跟她待一会儿让她浑身不自在。他太死气沉沉了。”然而一次公园的意外求婚让她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结婚两年,她被他的关心所感动,对他的热情既意外又惊喜。可是他太一本正经,说话方式拘谨,太情绪化。这和凯蒂的性格截然背道而驰。“凯蒂天生活泼,她愿意一天到晚说个不停,想笑就笑。他的沉默却常常浇灭她的热情”。直到在香港她认识了善于交际的官员查理·唐森,对方说话风趣,充满自信,还善于献殷勤。接下来就是故事一开始以倒叙手法描写的发生在瓦尔特香港家里的两人偷情。东窗事发,瓦尔特提出了离婚的协议:如果唐森愿意与妻子离婚,并在一周之内愿意娶凯蒂的话,他便可成全他们。可在关键时刻,唐森胆怯了,他不愿意牺牲目前的一切,也不想卷入这场对他事业无益的性丑闻。此时,凯蒂意识到之前的所作所为是一场多么荒唐的爱,“她从唐森那儿得到的所谓的爱原来一钱不值,而她自己是个自私肤浅的女人。”
沃丁顿
沃丁顿是驻扎在湄潭府的海关副关长,在中国生活了几十年,精通汉语,对中国文化也感受颇深。东西方两种文化在其身上碰撞和融合,对他产生了重要影响。沃丁顿是以凯蒂为代表的西方人了解中国的窗口,在凯蒂的觉醒之路上担当了领路人的角色。在与凯蒂的一次交谈中,沃丁顿给出了对凯蒂婚外情对象查理的侧面评价,指出其腐败堕落的真实面目,使凯蒂的认知开始了一点点转变。“他也许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中国人的观念,认为欧洲人粗鲁野蛮,生活荒唐愚蠢,只有在中国过的那种生活才能让一个有理智的人洞悉其中的几分真实。神秘面纱的一角被掀开,在沃丁顿的引领下,凯蒂得以瞥见一个含意悠远的世界。她的视角开始全新审视,作者笔下的中国也开始了转变。
沃丁顿的妻子
沃丁顿的妻子是一位满洲格格,抛弃家族与沃丁顿私定终身。作者对满洲格格进行了细致的外貌描写:脸上一层胭脂,嘴上厚厚红粉,眼睛斜睨,身形纤美。这一外貌特征符合长久以来西方对东方宫廷女性的想象与审美。毛姆将满洲格格冠以智慧光环:修长的手仿佛握着未知世界的钥匙;众生的忙碌苦乐在她面前也荒诞不经。从这种近似菩萨的形象可以看出毛姆对中华文明的崇拜态度。与满洲格格的见面尽管没有直接的语言交流,却使凯蒂感受到了这位女人身上所代表的灿烂文明,产生了对东方的崇敬之情。
《面纱》展示了爱与责任、背叛、觉醒、救赎等主题。
“我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的企图、你的理想、你势利、庸俗,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二流货色,然而我爱你。”如此深情的告白,而凯蒂却不为感动。瓦尔特的伤悲,只有瓦尔特了解,他的爱如此纯真而动人。当瓦尔特发现凯蒂的不忠,他们开始了唇枪舌战,而瓦尔特始终保持着镇定的姿态,绅士的风度。发现凯蒂和唐森在屋里时,他并没有冲进去揍唐森一顿。瓦尔特的爱至深,让他无法从爱中抽身,使他陷入了报复凯蒂的火坑中。他们去到了霍乱瘟疫的湄潭府。而唐森嘴上说爱凯蒂,但当面临真正的抉择时,他又不愿放弃他的社会地位、美好前程和他的家庭。他反而劝说凯蒂跟着瓦尔特去湄潭府,也许那样能拯救他们的婚姻。这就是自私、势利的唐森对凯蒂爱的表现。她每天得面对瓦尔特的冷漠和他对她的怨恨的报复,她对生活失去了激情,觉得生活得既压抑又无望。自从韦丁顿跟修道院的院长提过凯蒂,院长就很期盼与凯蒂见面。见面后,凯蒂的生活就重新有了活力。当得知瓦尔特不知是自杀还是染病死亡的消息后,凯蒂觉得自己与修道院的嬷嬷比起一文不值。瓦尔特到死也不知道凯蒂自始至终都没爱过他,这就是凯蒂深藏的秘密,她都奇怪修道院里所有的人是那么的爱戴和崇拜瓦尔特,而自己竟然没发现瓦尔特是那么优秀。
正是由于爱与责任,瓦尔特一直深爱着凯蒂不肯放手,韦丁顿爱着满洲女孩,唐森爱他的妻子,修道院的姐妹们勇敢地出现在救治霍乱病人的危险前沿。凯蒂的心中充满了希望和勇气,她已经学会了怜悯和慈悲,爱与责任让凯蒂忠实于自己,告别过去,怀着轻松地心情走向新的生活。
在毛姆的这篇以东方为背景的长篇小说里,他坚持传统的现实主义,从外视角的选择性全知角度来进行叙事、探讨了由于“冷漠”所导致的“背叛”和“救赎”的这一主题。他对于小说真实性的要求,以及极力想避免无关事件过于细致的描写,他又在传统的基础上运用了有限的全知外视角,精简了小说的内容,使读者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而因为全知叙述者见证了故事的发展又置身于故事之外的矛盾,使得作为全知叙述者的身份,还是难免会受到读者对其真实性的质疑。但是毛姆所塑造的旁观者的身份,没有掺杂任何个人对于故事人物的评价,只是将本来面目呈现给读者,也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现实生活的客观性。对于凯蒂个人心理变化进行了客观的叙述,至于对于人物的评价也留待读者自己来评说。
刚才门口有人 001
房间里的对话 005
凯蒂的心思 008
夫妻日常 011
可能是沃尔特 013
这要怪母亲 016
凯蒂的父母 018
过去的社交季 021
初遇沃尔特 025
凯蒂的处境 028
公园里的求婚 031
她对他知之不多 036
沃尔特过于沉默 039
初遇汤森 041
爱情的滋味 046
幸福与崇拜 048
凯蒂想和汤森结婚 051
试探 055
电话 059
见面 061
宴会 067
沃尔特的摊牌 070
他的话出人意料 075
去找汤森 081
汤森的摊牌 087
凯蒂的幻灭 092
告诉沃尔特她会去 098
去湄潭府 099
乡间旅程 101
抵达 104
新朋友沃丁顿 106
晚餐和谈话 109
凯蒂的梦 112
心理活动 115
谈及汤森 117
又梦见了他 120
沃丁顿常来做客 122
山顶散步 126
修道院 132
圣约瑟修女 135
院长妈妈 137
参观 140
她眼里噙满泪水 143
凯蒂的心绪 146
谦卑和惭愧 149
夜间谈话 151
沃尔特伤心欲绝 154
去修道院帮忙 157
凯蒂和小女孩 163
圣约瑟的天真 166
沃丁顿的八卦 169
凯蒂变了172
寺院 175
满族格格 177
怀孕 182
沃尔特回来了 187
敞开心扉 193
沃丁顿的爱情 198
修女们的关心 203
院长的智慧 206
万千思绪 210
沃尔特发生了意外 213
他死了 218
准备后事 224
后事 226
死的是那只狗 228
再回修道院 233
告别修女 234
归途 241
凯蒂感到自由 244
回到香港 247
又见汤森 251
他其实没变 254
恢复一些社交 258
爱欲复燃 260
羞愧与悔恨 266
诀别汤森 269
几封信 275
亲人重逢 279
新的生活 283
2005年,该小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影片由约翰·卡兰执导,娜奥米·沃茨、爱德华·诺顿、列维·施瑞博尔、黄秋生和夏雨等主演。
《面纱》以其悲天悯人的情感关照,以其对道德冲突的敏感解析,以其对人性的尖锐反讽,以其对人类欲望、恐惧和悔恨等内在世界的准确建构,而成为一部艺术的杰作。 ——《观察家》
前些日子忽然心血来潮,我又重读了毛姆全集。——村上春树(日本作家)
毛姆一直在我喜爱的作家之列。——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作者)
我承认自己是毛姆作品的爱好者。——张爱玲(知名作家)
毛姆的风格非常坦荡,不搞任何的玄虚,这是需要底气才能做到的。——王安忆(知名作家)
毛姆是影响我至深的现代小说家。他的直言不讳,毫无虚饰的讲故事的能力我无限钦佩。——乔治·奥威尔(《1984》作者)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英国小说家、戏剧家。1874年1月25日生于巴黎。父亲是律师,当时在英国驻法使馆供职。小毛姆不满十岁,父母就先后去世,他被送回英国由伯父抚养。毛姆进坎特伯雷皇家公学之后,由于身材矮小,且严重口吃,经常受到其他孩子的欺凌和折磨,有时还遭到冬烘学究的无端羞辱。孤寂凄清的童年生活,在他稚嫩的心灵上投下了痛苦的阴影,养成他孤僻、敏感、内向的性格,却也让他变得坚强和富有同情心。幼年的经历对他的世界观和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此后创作的多篇著作中无不透露出对人生、艺术、信仰的深刻剖析。
毛姆曾先后就读于坎特伯雷的国王学校和德国海德堡大学,后到伦敦圣托马斯医院学医,并取得外科医师资格。
他的首部长篇小说《兰贝斯的丽莎》于1897年发表。1915年,他的杰作《人性的枷锁》问世,1919年《月亮与六便士》的出版确立了他作为长篇小说家的地位。他的其他著作有长篇小说《刀锋》、《面纱》,旅行札记《在中国屏风上》,及各种散文、短篇小说集等。1903—1933年期间,他创作了近30部剧本,深受观众欢迎。
毛姆被公认为20世纪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最广、最受欢迎的英国作家之一,被誉为“最会讲故事的作家”。他的小说机智、幽默,常在讥讽中潜藏对人性的怜悯与同情。1952年,牛津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1954年,英王授予他“荣誉侍从”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