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阴性菌

更新时间:2024-10-09 16:29

革兰阴性菌是细菌中的一大类。人们为对细菌进行分类,常用一种染色方法,即先将细菌涂在玻片上,用结晶紫初染,加入碘液后用酒精脱色,最后用稀复红复染。经一系列处理后,菌体呈现紫色的为革兰氏阳性菌,如乳酸杆菌破伤风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均属这种类型;反之,有些细菌经以上的处理菌体呈红色为革兰氏阴性菌,如痢疾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等。这种方法最初是丹麦医师革兰首先发现和使用的,所以得此名。

简介

革兰阴性菌泛指革兰氏染色反应呈红色的细菌。在革兰氏染色实验中,首先添加了龙胆紫(crystal violet),再添入另一种复染染料,通常使用番红(safranin)或品红(fuchsine),从而将所有的革兰氏阴性菌染成红色或粉色。通过这种测试我们可以区分两种细胞壁结构不同的细菌。革兰氏阳性菌在反应后的除色溶液中将呈现龙胆紫的颜色。

无论阳性菌还是阴性菌都有杆菌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是临床最为常见的病原菌,葡萄球菌属于革兰阳性球菌,大肠杆菌属于革兰阴性菌中的肠杆菌科,除大肠杆菌以外,临床较常见的肠杆菌科细菌还有变形杆菌沙门氏菌克雷白杆菌;绿脓杆菌属于假单胞菌,为非发酵菌,是临床常见的较耐药革兰阴性杆菌。

特征

革兰阴性杆菌

有鞭毛

菌毛和微荚膜,不形成芽胞

专性需氧菌

嗜肺军团菌引起军团菌病,多流行于夏秋季节,治疗不当,死亡率可达15%。

革兰氏染色反应

革兰氏染色反应是细菌分类和鉴定的重要性状。它是1884年由丹麦医师Gram创立的。革兰氏染色法(Gram stain)不仅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而且还可将所有细菌区分为两大类:染色反应呈蓝紫色的称为革兰氏阳性细菌,用G+表示;染色反应呈红色(复染颜色)的称为革兰氏阴性细菌,用G-表示。

细菌对于革兰氏染色的不同反应,是由于它们细胞壁的成分和结构不同而造成的。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主要是由肽聚糖形成的网状结构组成的,在染色过程中,当用乙醇处理时,由于脱水而引起网状结构中的孔径变小,通透性降低,使结晶紫-碘复合物被保留在细胞内而不易脱色,因此,呈现蓝紫色;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低,没有磷壁酸,其细胞壁中游肽桥、肽尾和双糖形成的网状结构较为疏松,而脂类物质含量高,当用乙醇处理时,脂类物质溶解,细胞壁的通透性增加,使结晶紫-碘复合物易被乙醇抽出而脱色,然后又被染上了复染液(番红)的颜色,因此呈现红色。

常见种类

革兰氏阳性细菌:金黄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利斯特菌等

革兰氏阴性杆菌克雷白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沙门氏菌等

治疗方法

主要是各种抗生素。但由于日益严重的抗药性,许多抗生素已失去往日的辉煌,如青霉素等。而且对于革兰阴性菌,如使用抗生素不当,会加重病情的发展。因为革兰阴性菌的多聚糖外还有一层外膜,外膜由特异多糖,核心多糖和脂类A组成。而脂类A是内毒素的毒性部分和主要成分,若乱用抗生素,会破坏特异多糖和核心多糖,使得脂类A暴露,释放内毒素,加重病情。不少医生也在乱用抗生素,患者应当去正规医院接受治疗与用药。

讨论

重症肺炎患者因常伴有基础疾病,往往预后不佳,死亡率高,而抗感染对其治疗至关重要,本次研究发现,重症肺炎的主要致病菌是革兰阴性菌,占74.8%,其中铜绿假单胞菌位于首位,表2中可看到该菌除头孢吡肟(25.0%),哌拉西林-三唑巴坦(27.8%),头孢他啶(27.8%),亚胺培南(30.5%),环丙沙星(33.3%)以外,对其他各药均耐药严重,铜绿假单胞菌可通过多种机制产生耐药,包括与酶的修饰作用,膜孔蛋白丢失,靶位改变以及反泵作用 ,还认为此菌表面可产生生物被膜,而大环内酯类药物可抑制中的藻酸盐的合成,从而使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渗透力增强。而氟喹诺酮类被认为是对生物被膜渗透性最佳的抗生素。值得关注的是,铜绿假单胞菌可以长期处于带菌状态,在对重症肺炎的诊治过程中,曾有2例气管插管患者,气管吸出痰标本以及肺灌洗液多次培养均为铜绿假单胞菌,但按照其药敏实验结果,规则使用抗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复查痰培养仍为铜绿假单胞菌,故认为,即使患者多次培养均为铜绿假单胞菌,但治疗者仍应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痰液的变化综合判断究竟此菌是带菌状态,还是感染状态,对降低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也有很大意义。

鲍曼不动杆菌共分离出16株,除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以外,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高达43.8%~93.8%,这与其耐药机制复杂多变有关,此外,因此菌生命力很强,容易造成感染爆发流行。治疗上首选亚胺培南,必要时可联用氨基糖甙类药物。而酶抑制剂舒巴坦对不动杆菌有独特的抗菌活性,故治疗上可选用含舒巴坦的复合制剂。

本次研究发现,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肺炎克雷伯菌的ESBLs的检出率最高,分别是55.6%,40.0%和25.0%,对这三种细菌抗菌活性最高的是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和头孢吡肟,对产ESBLs菌而言,不同的ESBLs对不同的三代头孢菌素具有不同的活性,某些ESBLs能赋予细菌对所有B-内酰胺类抗生素高水平的耐药,而仅轻微提高耐药性,而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则是识别不同ESBLs的最佳底物。亚胺培南是治ESBLs菌的首选药。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也是重症肺炎较常见的多重耐药致病菌,本次监测,除对左氧氟沙星(33.3%)外,对其他抗生素均耐药严重,因其外膜通透性低,且可诱导B-内酰胺类L2、L1存在,所以对B-内酰胺类抗生素,氨基糖甙类,碳青霉烯类均高度耐药,故该菌的感染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难题,研究发现,复方磺胺甲恶唑替卡西林-棒酸是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最为有效的药物。

近年来,因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革兰阴性菌如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日益增加,这些致病菌的耐药严重,则是重症肺炎治疗困难,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重症肺炎治疗上,宜采用抗生素降阶梯疗法策略,抗菌谱应尽可能覆盖所有致病菌,可经验性优先选用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和头孢吡肟,加酶抑制剂的第三代头孢菌素以及新喹诺酮类,获得细菌学结果后,再根据药敏结果和临床情况,改用针对性强的抗生素及降阶梯治疗。同时必须注意对ESBLs的检测,加强监控和管理,防止ESBLs菌株的扩散和爆发流行。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