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06 17:22
靰鞡源于旧时满语词汇,意即内部垫有靰鞡草的鞋。泛指冬天穿的鞋子。
靰鞡草亦称乌拉草,属莎草科多年生灰绿色草本植物。这种草紧密丛生,地上茎直立,呈三棱形,叶片细长柔软,花单性,小穗2一3个,聚生在茎的上部,为绿褐色,常成片地生长在沼泽地里。其茎和叶晒干后,捶软絮垫在靴鞭里,能保暖抗寒。
旧时俗语:“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靰鞡草”。这是三种东北的特产,前两样一是珍稀药材,一是名贵毛皮,靰鞡草则是植物。
靰鞡(wù la)又写作“乌拉(wù la)”、“兀剌(wù la)”,其名称来自满语对皮靴称谓的音译,是一种东北人冬天穿的“土皮鞋”。东北话往往把靰鞡的后一个字读成“噜”或“喽”的音。制作靰鞡的原料多是用黄牛皮,也有用马皮或猪皮的,但属于低档货。选择一般以脊背部位的皮子为最好。其制法是把一块熟好的大皮子用谷草或红毛公草烟熏成杏黄色,再把边缘向内翻卷,鞋头部位压出二十几道“包子褶”,再把后跟处缝好,便成为连在一起的鞋头、鞋帮和鞋底。另用一块小皮子接缝在鞋头上做“靰鞡脸儿”,或称“舌头”,盖在脚面部位,靰鞡的主体部分便做成了。过去人穿鞋一般都是自家做,很少花钱买,但靰鞡却是例外。因为只有少数技艺熟练的皮匠才会制作,所以人们需要花钱购买或用农副产品交换。卖靰鞡的规矩也很特别。由于这种鞋穿时里面要絮草,与其他鞋相比又长又宽,只有大、中、小之分,没有具体尺码的“鞋号”,出售时按重量以旧制的两为单位计价,一般重为八两到一斤。
买来的靰鞡并不能马上穿,还需自己进行再加工。一是装“皮耳子”,即穿带的皮环,用不到半寸宽的皮条做成,缝在鞋帮两侧,每只鞋缝两对、三对或者四对;二是缝“提把儿”,即鞋后帮接缝处的长三角形皮条,其作用是便于提鞋,又能在系带绑紧后避免走路松脱;三是配靰鞡带,一般用筷子头粗细的麻绳或皮绳,长三至四米;四是靰鞡靿,用来垫盖脚跑、脚面和脚腕,双层家织布或“白花旗布”缝制,有的还在上面缉绣花纹图案。有了这几种“配件”,再絮上靰鞡草就可以穿了。东北民间有一则关于靰鞡的谜语,概括得很生动:“有大有小,农民之宝。脸多皱纹,耳朵不少。放下不动,穿上就跑”。这里说的“皱纹”就是靰鞡头上的“包子褶”,“耳朵”就是穿带的皮环。
现代商家多沿用靰鞡草的传统文化效应,生产靰鞡概念的鞋垫、床垫、坐垫等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