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17 07:56
鞭叶铁线蕨(Adiantum caudatum L.),是凤尾蕨科铁线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鞭叶铁线蕨,根栗色,多细胞硬毛;叶片披针形,近长圆形,裂片线形;叶干后纸质,褐绿或棕绿色;叶轴下面毛稀疏,顶端鞭状,着地生根,根茎短而直立,叶簇生;果为孢子囊群,囊群盖圆形或长圆形,褐色;孢子具粗粒状纹饰。
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15-4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被深栗色、披针形、全缘的鳞片。叶簇生;柄长约6厘米,栗色,密被褐色或棕色多细胞的硬毛;叶片披针形,长15-30厘米,宽2-4厘米,向基部略变狭,一回羽状;羽片28-32对,互生,或下部的近对生,平展或略斜展,基部常反折下斜,相距5-8毫米;下部的羽片逐渐缩小,中部羽片半开式,长1-2厘米,宽6-10毫米,近长圆形,上缘及外缘深裂或条裂成许多狭裂片,下缘几通直而全缘,基部不对称,上侧截形;裂片线形,先端平截,边缘全缘,上部再撕裂为线形的细裂片,细裂片先端平截并具少数齿牙,上部羽片与下部羽片同形,但向顶部逐渐变小,几无柄。叶脉多回二歧分叉,两面可见。叶干后纸质,褐绿色或棕绿色,两面均疏被棕色多细胞长硬毛和密而短的柔毛;叶轴与叶柄同色,并疏被同样的毛,老时部分脱落,先端常延长成鞭状,能着地生根,行无性繁殖。孢子囊群每羽片,5-12枚,囊群盖圆形或长圆形,褐色,被毛,上缘平直,全缘,宿存。孢子周壁具粗粒状纹饰,处理后周壁破裂,但不脱落。染色体X=60,90。
分布于中国台湾、福建(厦门)、广东(罗浮山、高要、清远、乳源、英德、广州和珠江口沿海岛屿)、海南、广西(百色、平果、琶宁、贺县)、贵州(罗甸)、云南(河口、景洪、勐海、小勐养、元阳、盈江、瑞丽、富宁、龙陵、建水、西双版纳)。也广布于亚洲其他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鞭叶铁线蕨生长在海拔100-1200米的林下或山谷石上及石缝中。喜生于钙质土或石灰岩上,常见于较干燥石岩或墙基上;生性强健,耐寒力强,耐阴又可生长于向阳处。
鞭叶铁线蕨一般以分株及孢子繁殖。
孢子萌发:孢子培养7天,孢壁内的基原细胞吸水膨胀,体积增大,顶破孢壁裂缝,基原细胞内充满叶绿体,内含一个大脂质滴,假根伸出,无明显叶绿体。基原细胞横向分裂出一个原丝体母细胞,假根生长方向与丝状体发育方向垂直,孢子萌发为书带蕨型。
丝状体:孢子培养9天,原丝体细胞细胞横向分裂,三细胞时期,有些丝状体各细胞大小不一,如基细胞明显体积大,或原丝体母细胞体积明显大。也有的丝状体基细胞萎缩,细胞颜色逐渐变成棕色,叶绿体溶解,但脂质滴依然存在,其他细胞继续正常生长。细胞时期,偶有基细胞弯曲变形,或顶端细胞弯曲。细胞时期的丝状体,除顶端细胞,均可发育出假根,假根形态多样,短小球形,或不规则蹼形,假根逐渐伸长,此时期多数假根无明显内含物。随着细胞的不断发育,丝状体顶端细胞快速的横向分裂,新分裂的细胞扁柱形,同一个体,细胞形态也不尽相同,有的为球形,有的为圆柱形,偶有细胞向上一侧中央突起,细胞似“凸”型。孢子培养12天,丝状体可长至逾10个细胞长,假根内含叶绿体。
片状体:丝状体的顶端细胞纵向分裂,标志着丝状体的进入到片状体阶段。有的个体在3个细胞左右就开始二维生长,有的丝状体则可一直长至10多个细胞。偶有丝状体中央处的细胞斜向分裂出一个细胞。片状体基部细胞球形单列,中部以上细胞2列,越顶端细胞体积越小,中央处偶有三个细胞一排。孢子培养15天左右,片状体顶部区域细胞,花环形排列,向左右方向分裂。孢子培养17天,片状体顶部细胞数目增多,顶端处细胞分裂旺盛,使顶部细胞轮廓成尖角形。随着发育,顶部细胞体积的不断增大,使顶部细胞呈船形。顶端细胞不断向左右纵向分裂,细胞柱状一字型排列紧密,中央略向下凹陷,形成生长点。有的片状体顶部,一侧细胞的发育速度快与另一侧略,是片状体向一侧倾斜,随着发育,倾斜角度呈90°,片状体弯曲,生长点在细发育速度慢的一侧。
假根:鞭叶铁线蕨的假根透明管状,心形原叶体之前的时期含有少量叶绿体。假根形态多变,有的假根顶部膨大球形,有的假根顶部弯曲“S”形,也有的假根顶部分叉。假根随着发育,颜色由无色透明逐渐变成棕色。成熟原叶体时期,配子体的假根无叶绿体,假根老化。
鞭叶铁线蕨的全草药用,药性味苦、微甘,性寒,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之功效。主治痢疾,水肿,小便淋浊,乳痈,烧烫伤,毒蛇咬伤,口腔溃疡。
鞭叶铁线蕨能净化空气,有效吸收甲醛等有机挥发物,吸附灰尘、蒸腾能力强,能有效增加室内的空气湿度。
鞭叶铁线蕨具有观赏价值,其叶色碧绿、枝条纤细、姿态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