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一平

更新时间:2023-08-25 14:57

韦一平(1906~1945.10.15),广西天河(今属罗城)人,壮族。早年积极投身工农运动,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入国民革命军,后调到叶挺独立团,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和海陆丰起义,曾在海陆丰根据地担任区委书记。1929年被派回广西从事秘密革命工作,同年12月参加百色起义。1931年随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转战到湘赣苏区。曾任中共永新县委军事部部长、湘赣军区动员部部长。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任中共萍(乡)宜(春)安(福)中心县委书记,在湘赣边区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新四军驻吉安通讯处副主任、主任,兼吉安中心县委组织部长、宣传部长。1939年,赴江苏,任中共苏北特委书记。后任中共苏北区委会组织部部长兼泰兴中心县委书记、苏中第3地委书记兼苏中军区第3军分区政治委员、第1地委书记兼第1军分区政治委员,苏中军区教导第1旅政治委员,苏浙军区第4纵队政治委员兼中共浙西地委书记。先后参加了郭村、黄桥、天目山等战役战斗。1945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位于长江以南的新四军分批向江北转移。15日晚,韦一平在完成掩护兄弟部队渡江任务后,率部800余人乘“中安”轮最后一批北撤,轮船行至泰兴天星桥西南江面时,由于风大浪急,加之超载过重,船底漏水,韦一平全力组织部队泅渡上岸。不料轮船突然倾覆,韦一平和700多名指战员光荣殉职。

人物生平

韦一平,原名家惠,又名瑞珍,1900年生于广西天河县(现属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下里乡一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偏僻山村一短洞屯。父亲是个纯朴的壮族农民,母亲是善良的仫佬族妇女。韦一平7岁起读了几年私塾和新学,他勤勉好学,热爱劳动,读书之余,打柴、割草、弹棉、织布什么都干。他的少年时代,正值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的年代,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使壮族的山乡灾荒不断,盗匪横行。他的父亲因遭土匪绑架,备受折磨以致神经失常,此后家境日益困难。目睹残酷的社会现实,韦一平萌发了救国救民的思想。他经常挑柴草到镇上去卖,趁机到书店看书、买书,结识了一位思想进步姓秦的店员。1923年秋,韦一平与这位姓秦的店员还有他的同村好友韦明秀有起, 抱着到外面干一番大事业的愿望来到广东省三水县。当时,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推动下,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广东掀起了大革命热潮,在党的指引下,韦一平到三水后立即投身火热的工农运动中去。1924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分配在农民自卫军工作。

1925年秋,韦一平加入国民革命军,参加讨伐陈炯明的第二次东征,同年冬调到叶挺独立团,翌年随部北伐。大革命失败后,韦一平毫不气馁,又先后参加了广州起义和海陆丰起义,在海陆丰根据地担任过区委书记。1929年秋,他受广东省委派遣,和李干辉等到广西,开展兵运和农运工作。同年12月,参加百色起义。1930年冬,韦一平随红七军自河池北上,于次年春到达湘赣苏区。从参加国民革命军以来,韦一平在历次战斗中总是身先士卒,带头冲锋陷阵,前后四次负伤。这年夏天,在第三次反“围剿”中,他又一次负伤,左脚跟被子弹打穿致残。伤愈后,领导上考虑到他行动不便,将他调离主力部队,到湘赣红军学校任教导员,1934年改任水新县苏维埃军事部长,红军长征前夕,又任湘赣省军区动员部长。

1934年的秋天,蒋介石以十倍于红军的兵力,对湘赣苏区进行疯狂的“围剿”。由于敌强我弱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危害,到1935年夏,湘赣红军兵力损失百分之九十,加上原湘赣省委书记陈洪时等人的叛变,湘赣红军濒临绝境。在这次反“圈剿”中,韦一平第六次负伤,身体极为虚弱。但他毫不动摇,和战士们一起,辗转于武功山区,住岩洞、盖树叶、吃野菜、啃草根,继续坚持斗争。一次,他带着两位同志突围,在转移途中遇见了湘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谭余保。韦一平向谭余保谈了自己想返回武功山区的宜春、安福、永新一带坚持斗争的打算。谭余保听后,紧紧地握着他的双手,激动地说:“你是无产阶级的硬骨头!革命就需要你这样的人。”谭余保从自己带领的部队中抽调了几个人和几支枪支援他返回武功山区坚持斗争。

1936年春,韦一平任萍(乡)宜(春)安(福)中心县委委员,同年冬,改任书记。为打开萍、宜、安地区的新局面,他首先抓党的建设,积极培训干部,整顿、恢复各地党组织,积极而慎重地发展党员,制定了严密的组织制度和秘密工作方法,从而保证了党组织的纯洁和稳步发展。不到一年时间,仅宜安边区就建立了10多个特支,30多个支部,共有100多名党员。在军事斗争方面,韦一平费尽苦心,建立了一批秘密交通站,为游击队采购粮食和各种生活用品,收集敌人的情报,组织群众配合游击队捕杀敌特,焚毁敌人的碉堡。在中心县委的有力配合下,萍宜安地区的游击战争越来越活跃,根据地已基本连成一片,成为湘赣临时省委、军政委员会领导机关的主要活动基地。

西安事变后,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逐步形成,韦一平从国民党的报纸上看出了这个动向,曾带上报纸找谭余保商量。谭余保不相信有这回事,未予理会。1937年冬,陈毅亲自上山,向谭余保讲清国内形势,传达了党中央的指示,谭余保才带领部队下山整编。

这年11月,陈毅在吉安组建新四军驻吉安办事处,韦一平任办事处副主任兼吉安中心县委组织部长, 12月改任办事处主任兼中心县委宣传部长。在办事处工作期间,韦一平积极联络、组织,湘赣游击队下山改编,同时与国民党吉安当局反复交涉,解决部队的军需物资供应、交通工具、行军安全等事宜,使部队顺利地到达江南抗日前线。他还陪同陈毅与国民党吉安专署专员刘振群谈判,晓以大义,使刘振群有所觉悟,释放被关押的20多名共产党员和200多名无事农民。韦一平等还利用办事处的公开身份,以各种方式向吉安各阶层人士进行抗日宣传,组织各种抗日民众团体,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并秘密地和各地党组织联系,恢复和建立了一批党组织,壮大了党的力量。1938年8月,新四军驻吉安办事处被迫撤销。韦一平赴新四军驻南昌办事处工作。

1939年10月,为开辟苏北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共东南局抽调韦一平等一批干部到苏北工作。12月,苏北特委成立,由韦一平任书记。当时,叶飞率领的新四军挺进纵队刚进入苏北,势孤力单,国民党顽固派、江苏省主席韩德勤妄图与日伪勾结,趁挺进纵队立足未稳时想一口“吃掉”。为配合“挺纵”迅速打开局面,韦一平和特委副书 记惠浴宇等研究,首先举办党员干部训练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策水平,将他们派往各地,大力发展党员,广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同时,还积极开展统战工作,揭露韩德勤的反共阴谋,争取各界人士对挺进纵队的同情和支持;加强兵运工作,策动部分国民党军队相机率部起义。1940年6、7月间,陶勇、陈毅、粟裕等先后率新四军江南主力进入苏北。随即成立以陈毅为书记的苏北区党委,韦一平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兼泰兴中心县委书记。在6月的郭村保卫战和10月的黄桥决战中,韦一平、陈丕显、管文蔚、惠浴宇等亲临战地,积极组织支前工作,使郭村、黄桥两役在以少胜多的情况下,一举歼灭了韩德勤的主力,为巩固、发展苏北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1941年3、4月间,泰兴中心县委撤销,代之成立苏中区第三地委,韦一平任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8月,伪军1万多人在苏中区进行规模空前的大“扫荡”,三地委辖区所有较大的城镇均被敌人占领,各个根据地被敌人分割。在这种险恶的形势下,韦一平始终斗志昂扬,信心百倍,带领部队与敌周旋。一晚,地委、军分区领导机关转移到如西县境的一个村子宿营,哨兵由于过度劳累睡着了,次日黎明才发现驻地已被日军包围,分区司令员陈玉生在指挥战斗中负了重伤,情况十分危急。韦一平手提快慢机,沉着地说:“大家别慌,听我指挥!”他根据枪声准确地判断敌人的位置,指挥大家从敌人的结合部钻了出来。他的沉着、老练、大胆、精明,同志们无不佩服。他一再对地委、军分区各级领导说:我们这里属平原地区,没有山地作依托,但人烟稠密,只要我们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这个“人山人海”,不但能得到很好的掩护,而且能迅速壮大我们的力量。尽管敌情严重,作战频繁,韦一平和其他地委、军分区、行署的领导成员还是抓住一切时机,积极做好培训干部,发展党、群组织,开展减租减息等工作,并大力加强民兵建设,密切配合主力部队,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经过一年多的艰苦斗争,终于粉碎了敌人的“扫荡”,使根据地得到恢复和发展。

1942年12月,韦一平由三地委调任一地委书记兼一军分区和新四军六师十八旅政委。一地委的辖区江都、高邮、宝应三县,是苏北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日、伪、顽均驻有重兵。我党在该地区开展工作较迟,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相当一部分还属“同情区”、“伪化区”,部队的给养困难,活动也受到很大的限制。韦一平发扬无产阶级的创业精神,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开拓了新局面。在地委扩大会上,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地方政权没建立,群众没充分发动起来,我们的部队再能打,也是鱼大水浅,腾跃不起来”。根据他的提议,地委决定用最大力量抓政权建设,抽调一批干部去做地方工作,部队的团营干部要在地方政权兼职;将两个主力团地方化,化整为零,开赴敌占区,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和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战。与此同时,韦一平强调大力开展统战工作,要求各级政权严格实行“三三制”,把当地有名望的爱国进步人士和中间分子吸收进来。他和旅长刘先胜冒着危险亲自到高邮县某地去向举棋不定的“联庄会”的头目做工作,给他们阐明形势和我军的政策,陈述利害关系,结果把不少.“联庄会”、“大刀会”等自发的群众武装争取过来,逐步变为我们掌握的抗日民兵组织。由于政策正确,措施得力,不到一年时间,一分区的困难局面得到扭转,抗日根据地有了很大的发展,受到苏中区党委、军区领导的好评。

1944年夏秋间,日军勾结顽军孙元良集团军对泰县-带进行“梳篦扫荡”、“铁壁合围”,三分区的形势很紧张。善于应付危难局面的韦一平奉命回三地委任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到任后,他立即召集地委、分区领导开会,研究对敌作战方法。并采纳泰县县委书记彭冲提出的建议,根据平原的特点,广泛发动群众,大挖“抗日沟”给敌人造成障碍。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不久便取得反“扫荡”斗争的胜利,三分区的形势迅速好转。

1944年冬,整个解放区战场开始转入反攻,遵照党中央制定的向东南发展的战略方针,新四军一师主力奉命分批南下。翌年二月韦一平调任苏中军区第一教导旅政委。4月下旬,韦一平和旅长廖政国率部抵达浙西后,该旅改编为苏浙军区第四纵队,韦一平仍任政委。随即奉命率十二支队进入孝丰一带,消灭残敌,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5月底,粟裕、叶飞等指挥苏浙军区各部队发起第三次天目山反顽战役,韦一平等率部与各兄弟纵队并肩作战,经过近1个月的苦战,终于粉碎了顽军的进攻,为巩固发展苏浙根据地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7月,浙西地委成立,韦一平兼任书记。日本宣布投降后,韦一平、廖政国又率第四纵队进军杭嘉湖地区,于9月中旬,接连向拒绝投降的伪军发动猛烈进攻,歼灭伪军第三十四师的大部和第一师及地方部队各一部,取得空前的大胜利。

1945年10月,根据党中央的指示,驻守长江以南的新四军分批向江北转移。15日晚,苏浙军区第四纵队政委兼浙西地委书记韦一平在完成掩护兄弟部队渡江的任务后,率第十支队一部及浙西的地方干部共800多人,乘“中安”轮最后一批过江。深夜12点多,船行至泰兴县天星桥南三、四里的江面时,不料船底漏水,加之超载过重,风大浪急,轮船剧烈摇晃,倾沉在即。韦一平急出仓中,组织部队泅渡上岸。瞥卫员找来救生器材,要韦一平立即离船。韦一平深谙水性,泅渡上岸毫无问题,但他想到的是如何使数百名指战员脱险,对个人的安危全然不顾,厉声地对警卫员说:“你快走!不要管我。”他爬上烟囱,继续指挥,不料轮船突然倾覆,壮族人民的优秀儿子韦一平与700多名指战员不幸罹难。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