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拔群墓

更新时间:2023-02-22 19:39

韦拔群墓坐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城。韦拔群(1894 - 1932)东兰武篆东里人。

简介

壮族。1929年12月参与领导百色起义,创立了右江革命根据地,任右江工农民主政府委员、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二纵队长等职。1930年10月,红七军北上后,他留在右江地区坚持武装斗争。1931年当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1932年10月19日,在反对敌人“围剿”的战斗中,光荣牺牲。革命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将他的尸体运回东兰,埋藏于特牙山麓,在墓地面上盖一座小庙掩护,避过反动派的搜查。1951年迁葬于东兰县烈士陵园。

特牙庙

叛徒韦昂杀害韦拔群后,将头割下前去领赏。当地悬赏政府为消除韦拔群在群众中的影响,将韦拔群尸体焚烧,东里屯的乡亲们冒着生命危险,将韦拔群死无完尸仍被焚烧的遗体余骨秘密隐埋于特牙山脚屯后的一棵古榕下。为避免敌人发现,古榕坟上盖了一座小庙,起名叫特牙庙,当地群众敬称为“红神庙”(又称韦拔群烈士旧墓或特牙庙,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月初一、十五前往奉祀香火祭品。(参见黄现璠、甘文杰、甘文豪著《韦拔群评传》第2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韦拔群烈士之墓

建于1951年,坐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城西更闹坡上的烈土陵园内。墓为青山结构,周围有汉白玉围拦。墓前是东兰革命纪念馆,墓后是革命烈士纪念碑。

相关介绍

革命历程

韦拔群,1894年生,广西东兰人。壮族。早年就读于广西法政学堂。1916年初在贵州入讨伐袁世凯的护国军,参加了护国战争。后入贵州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到黔军任参谋。在五四运动影响下,1920年离开黔军到广州加入“改造广西同志会”,次年回东兰从事农民运动,先后组织“改造东兰同志会”(后称农民自治会)和“国民自卫军”(后称农民自卫军),指挥农军三打东兰县城,赶跑县知事和团总。1925年初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结业后回东兰继续从事农民运动,主办农讲所,培养骨干,发展农会和农民武装,把农运推向右江地区。1926年领导成立东兰县革命委员会,任主任,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12月参与领导百色起义,建立右江苏区,任右江苏维埃政府委员、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第3纵队司令员、第21师师长。

1930年11月红7军主力离开右江苏区后,他带领百余人留在右江地区,发动群众,组织扩建部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游击斗争。他一家20人,有10多人包括他的儿子韦述宗惨遭敌人杀害,他坚定地说:“革命者要不怕难,不怕死,坚决为人民的利益牺牲自己的一切。”1932年10月19日凌晨,被叛徒暗害于广西东兰茶洞,时年38岁。

人物评价

邓小平曾为百色起义领导人韦拔群题词:“韦拔群同志以他的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最后献出了他的生命。他不愧为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英雄,他不愧是一个模范的共产党员!”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