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6 20:50
韩庄(1912年~1991年8月20日),安徽宿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起任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总司令部秘书处译电员,第五师教导队分队长。1937年参加平西抗日游击队。抗日战争时期,任平西国民抗日军副连长,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二总队总队长,第一军分区三团营长,第一团政治处主任,游击第三支队副司令员,第二十六团政治委员,第二军分区河南地区队政治委员,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兼保卫科科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北平办事处秘书长。1946年任晋察冀野战军第三纵队十一旅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独立第八旅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47年任晋察冀野战军第六旅政治委员,炮兵第三团团长。1949年任第二十兵团炮兵主任兼炮兵团团长。参加了保南、保北、清风店、平津、太原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六十七军二〇一师政治委员,华北军区炮兵司令部副参谋长,第六炮兵学校副校长,校长兼政治委员,高等军事学院炮兵教授会主任,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1966年任广州军区炮兵司令员,后任广州军区司令部顾问。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91年8月20日在广州逝世。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12年生于安徽宿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在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总司令部担任秘书处译电员,后任第5师教导队分队长。1937年参加平西抗日游击队。抗日战争开始后,任平西国民抗日军副连长。1939年任晋察冀军区第5支队副司令员,1940年10月任司令员。后任第2总队总队长,第一军分区3营营长,第1团政治处主任,游击第3支队副司令员。1941年12月任第26团团长,后任团政治委员,第二军分区河南地区队政治委员。1943 年9月任政治部副主任兼保卫科科长。参加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反“围剿”、反“扫荡”斗争。解放战争初期,先后任晋察冀军区北平办事处秘书长。1946年1月任冀中纵队第1支队政治部主任,5月任第3纵队11旅政治部主任,6月任独立第18旅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47年5月任晋察冀野战军第6旅副政治委员,12月任炮兵第3团团长。1949年初任第20兵团炮兵司令部主任兼炮兵团团长。参加了平津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任师政治委员,华北军区炮兵司令部副参谋长,第六炮兵学校副校长、校长兼政治委员,高等军事学院炮兵教授会主任,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1966年5月任广州军区炮兵司令员。曾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1年8月20日在广州逝世。
韩庄(1912~1991),原名韩德昌,字香远,濉溪县古饶集人。民国16 年(1927年)投身革命,同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转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19年5月韩庄参与领导东乡芦村农民暴动,由于坏人告密,只身离开故乡,辗转到安庆一中上学。“九·一八”事变后,安庆一中迅速掀起抗日救亡活动,经地下党员周茂兰介绍,于民国21年春到山西省汾阳冯玉祥将军办的军官学校学习,编入第二大队第六中队,任中共地下支部书记。民国24 年5 月,爱国将领冯玉祥、吉鸿昌、方振武在张家口成立了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的冯玉祥电令汾阳军校全体师生赶赴张家口,作为抗日同盟军的骨干力量编入第一军第二师。韩庄最初任三团文书,后任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总司令部秘书处译电员。不久,为加强同盟军第五师的工作,他又被派任五师教导队分队长。这支队伍随吉鸿昌部活动在张北、灵邱一带。终因敌众我寡,同盟军被驱散,韩庄又回到了家乡。民国24 年2 月,他与王洁清(中-员)、黄元泉(进步青年)一起去天津寻找党组织时,不幸被叛徒告密而被捕入狱。在狱中,韩庄串通难友,很快建立了狱中党支部,领导了狱中的暴动斗争和北平西直门火车站的犯人卧轨斗争,震慑了国民党当局。
“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中共领导的平西抗日游击队从北平“第二模范监狱”把韩庄等人营救出来,编入平西游击队,韩庄任平西抗日游击队特务连政治指导员、平西国民抗日军副连长。民国26年11月,国民抗日军在阜平整编为晋冀军区第五支队,韩庄任五支队连政治教导员、大队长。民国27年4月,五支队奉命回平西,在二道河子歼灭战中,五支队受到军区的通令嘉奖,韩庄升任第二总队总队长。部队改为营连建制后,任第一军区分区三团营长、第一团政治处主任。民国28年春,军区把活动在河北省易县、定兴县一带四、五千人的杂牌武装,收编为游击三支队。为了有效地对他们进行教育、改造工作,军区抽调一批得力干部去加强领导,韩庄被派任副司令员。尔后,他与兄弟部队一起参加了雁宿崖伏击战、百团大战、涞(源)灵(邱)战役及民国30年至民国31年之间的反“扫荡”战斗。此间,他先后任第五支队副司令员、代理司令员、第二军分区二十六团政治委员、中共晋察冀二地委副书记、河南区队政治委员、第二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兼保卫科科长等。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韩庄任晋察冀军区北平办事处秘书长,被派往北平做接管北平的前期准备工作,以配合地下党组织迎接北平的解放。但是,国民党为抢夺胜利果实,调兵遣将,阻止八路军入内。因而北平办事处撤销,韩庄回到张家口军区总部。民国35年春,他被分配到野战军第三纵队十一旅任政治部主任,不久参加了天津西胜芳保卫战。战后,十一旅改编为冀中军区独立十八旅,韩庄升任第十八旅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晋察冀野战军第二纵队第六旅副政治委员、炮兵第三团团长、华北军区第二十兵团炮兵主任兼炮兵团团长。先后参加了易(县) 涞(水)、满城、保南、青(县)沧(县)、保北、清风店、云盘山、太原战役和平津战役。战后的评功会上,干部、战士一致为韩庄请功,在军区召开的庆功表彰大会上,韩庄被授予战斗功臣称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韩庄任六十七军二 一师政治委员,1951年调回华北军区炮兵司令部任副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炮兵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1954年任南京军事学院炮兵教授会主任,1957年任北京高等军事学院炮兵教授会主任,为解放军炮兵建设培养了大批初、中、高级指挥人才和技术人才。特别是在组建军委第六炮兵学校时,从学校的选址、教员的调配、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具的制作,到学校营房的建设和后勤保障工作,都凝聚着韩庄的心血。1960年初,他被选调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任作战部副部长。1961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64年调任广州军区炮兵司令员。1979年任广州军区司令部顾问。在此期间,他按照上级的部署,主持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篇)部分内容的编纂工作,亲自担任“北伐战争”条目的第一撰稿人。
韩庄戎马生涯数十载,屡建战功,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各1 枚。1983年离休,1991年8月病逝。
1938年4月的一天,在平西地区,一支日军运输队押着20多辆大车的物资及弹药从紫荆运往涞源。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得到情报,决定在距浮图峪8里的二道河子设伏拦截。二总队队长韩庄率六大队埋伏在村后的山冈上,距敌必经之地约700米。待敌人进入伏击圈后,战士们立即发起强攻。整个山谷里,机枪、步枪、手榴弹响成一片,100多名日军被打得乱成一团,死伤大半。韩庄率部猛冲猛打,表现突出。这次战斗,打落敌机1架,缴获机枪4挺、长短枪100余支和其他物资,受到军区的通令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