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林海

更新时间:2024-10-11 17:56

韩林海,男,汉族,1967年10月出生,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人,结构工程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清华大学教授,广西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研究院院长,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人物经历

1967年10月,韩林海出生。

1985年9月—1989年7月,就读于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1989年9月—1993年7月,就读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现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工程系,毕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1993年7月—1995年5月,在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1994年9月—1995年5月,担任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1995年5月—1996年9月,任哈尔滨建筑大学(现哈尔滨工业大学)副研究员(期间:1995年5月—1997年5月,在大连理工大学从事在职博士后研究)。

1996年9月—2000年9月,任哈尔滨建筑大学研究员。

2000年9月—2005年9月,任福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

2004年2月—2005年9月,任福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

2005年9月—2010年7月,任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教授(期间:2006年7月—2009年6月,在蒙纳士大学作访问学者)。

2007年4月—2010年7月,任清华大学防灾减灾工程研究所所长。

2010年7月—2017年1月,任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土木工程系主任、教授。

2017年1月—2020年6月,任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副院长、教授。

2020年9月—2022年3月,任清华大学教授,广西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2022年3月,任清华大学教授,广西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2023年8月,入选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滕锦光提名)。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韩林海揭示了核心混凝土受被动约束的力学机制,建立了其考虑时效、循环加载、高温作用的通用本构模型;揭示了常遇作用、极端作用下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损伤机理,创立了基于全寿命周期的钢管混凝土结构分析理论;创新性地将钢管混凝土与钢或混凝土构件优化混合,发展了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发明了其关键构造措施及连接节点力学性能实验方法;揭示了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受力机理,建立了其全寿命安全性分析模型,科学拓展了钢管混凝土结构应用范畴。其研究成果解决了支撑大型复杂钢管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与精细化设计的通用本构模型、承载力准确计算方法、关键构造措施等基础理论与共性技术难题,为科学制定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创造了条件,被应用于建筑、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等重大工程的主体结构设计,包括北京中信大厦广州塔干海子特大桥三峡连心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等标志性工程。

截至2022年3月,韩林海出版专著5部,在领域权威期刊发表系列论文(通讯作者SCI论文166篇),独著的《钢管混凝土结构:理论与实践》被他引达5933次。

截至2023年9月,韩林海主持制定国家标准《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技术标准》(中、英文版)等系列标准6部,主编了国际首部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结构英文设计指南,获授权主持制定国际标准ISO/DIS 16521 Design standard for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CFST) hybrid structures。

截至2022年3月,韩林海在领域主流国际大会作特邀报告18次。

截至2023年12月,韩林海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标准科技创新一等奖。

人才培养

据2024年1月清华大学官网数据,韩林海讲授灾害及其对策、钢管混凝土及其混合结构原理、可持续工程创新与实践、因材施教研讨课等4门课程。

2023年,韩林海编写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十四五”规划教材、土木工程专业本研贯通系列教材《钢管混凝土结构原理》出版。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韩林海为建立中国自主的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为人正直,治学严谨,勇于创新。(广西大学科研院评)

韩林海对学生的言传身教,是学生一生学习的榜样。他不仅是学术上的导师,更是工作、生活上的最真挚的朋友。(清华大学研究生会评)

韩林海为推动结构工程学科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太原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