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歆

更新时间:2023-09-13 01:24

韩歆(?-39年),字翁君,南阳(郡治宛县,今河南南阳)人,中国东汉儒学家、经学家。

人物生平

牧守河内

王莽末年天下大乱,更始元年(23年),绿林军诸将拥立汉朝宗室刘玄为帝,建立了更始政权,韩歆(xīn)作为南阳名士,被更始刘玄任命为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省焦作市)太守,牧守一方。不久,韩歆的同乡岑彭被任命为颖川郡太守,但因为颖川郡(治所在今河南禹州)当时被刘茂占据,不能上任,他只好跑到河内郡来投奔韩歆。韩歆将其收留,同守河内

归顺刘秀

更始二年(24年)秋,刘秀率领大军在射犬(今河南省沁阳县东北)一带击败农民军之后,乘势进入河内郡,收取各县。韩歆得报,准备闭门坚守,以抗刘秀。岑彭因曾在刘秀的大哥刘縯部下效力,所以极力劝说韩歆归附刘秀。可是韩歆却拒绝了岑彭的劝说。

不久,刘秀率领军进至怀县,韩歆见刘秀兵强马壮,知道大势已去,开城投降。然而,当刘秀得知韩曾想带兵抵抗自己时,勃然大怒,令人将韩歆捆绑起来,按在门外鼓下,准备斩首。幸得岑彭求情,说韩歆是南阳名士,可以为刘秀效力。刘秀才赦免韩歆,让韩歆到邓禹军中做军师。

西征惨败

更始二年(24年),樊崇率领赤眉军主力大举西进长安,为了争夺长安的控制权,十二月,刘秀任命邓禹为前将军,率二万余人出师西征长安,韩歆作为邓禹的军师也随军出征。

西征军一路西进,直抵安邑(今山西夏县),刘玄急令王匡﹑成丹﹑刘均带兵救援,六月二十五日,双方在安邑城下展开了一场大战,邓禹失利,天黑后双方停战,韩歆和诸将见气势已挫,都主张乘夜退走,邓禹不从,坚持出战,大破敌军,平定河东。

占据河东郡之后,邓禹、韩歆率军继西进,最终在长安附近与赤眉军展开大战,被击败,建武三年(27年)闰正月,邓禹只率领二十四骑逃回宜阳(今河南省宜阳县),韩歆就在其中。

西征失利之后,韩歆继续随刘秀征战,立下许多功劳,被封为扶阳侯,并先后被任命为尚书令、沛郡太守。

被迫自杀

建武十三年(37年),大司徒侯霸去世,刘秀把韩歆从沛郡(治所是相县,在今安徽淮北市境内)调到京城,让他代替侯霸担任大司徒。韩歆喜欢有话直说,没有隐讳,常常让刘秀感到难以容忍。

有一次朝会,刘秀在读隗嚣公孙述的来信之后叹道:“可惜了,其实,此二人也有才。” 韩歆应声答道:“亡国之君都有才!夏桀和商纣王就很有才。”刘秀听了勃然大怒,认为他的言词太过激。

建武十五年(39年)正月,韩歆上书刘秀,说汉朝要遇到庄稼歉收出现饥民,韩歆指天画地,言辞急切。正月二十三日,刘秀正式颁诏,将韩歆免职遣送回乡。即便如此,刘秀还是觉得不解气。于是,他又下了一道诏书,派使者去路上继续追责韩歆。

司隶校尉鲍永一再为韩歆求情,刘秀都没有答应。韩歆与他的儿子韩婴在路上接到责问诏书,当即伏剑自杀。

韩歆一向名气很大,死于无罪,大家都不满,刘秀也后悔了。为了弥补前过,他下诏对韩家追赐金钱、粮食,又令有司以大司徒之礼安葬,并对其家属予以安慰抚恤。

学术贡献

韩歆的学术思想属于古文经学,东汉成立之后,他率先提出设立《费氏易》、《左氏春秋》博士,为古文经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西汉时代,古文经学今文经学并行,汉王朝将今文经学设立学官——博士,而古文经学还未取得立学官博士的殊荣。光武帝中兴后,设立《五经》博士,共十四人,全都是今文经学家。时任尚书令的韩歆提议设立《费氏易》、《左氏春秋》博士,《费氏易》、《左氏春秋》属于古文经学系统。

刘秀下诏,请群臣商议。建武四年(28年)正月,刘秀大会公卿、大夫、博士于宫中云台,亲自主持了这场争论。争论的两方:一是赞成立《费氏易》、《左氏春秋》博士的一方,以尚书令韩歆、太中大夫许淑为代表。二是反对的一方,以博士范升为代表。双方相争不下,直到日中才不得不停下。

后经研究《左氏春秋》的专家陈元再次上书,光武帝刘秀最终决定设立《左氏春秋》博士。

历史评价

岑彭:“韩歆南阳大人,可以为用。”

司马光:“惜乎,以光武之世而韩歆用直谏死,岂不为仁明之累哉!”

何乔远:“昔汉光武杀直臣韩歆。”

邵之棠:“夫歆好直言无隐,词甚刚切,以致帝不能容。”

《后汉书》:“好直言,无隐讳。”

《后汉书》:“歆素有重名,死非其罪。”

家庭成员

儿子:韩婴。

史籍记载

后汉书》、《东观汉记》均有传。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