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江中学

更新时间:2023-05-12 23:54

韩江中学(Han Chiang High School)坐落于马来西亚槟城,为纪念中国大文豪韩愈而得名。1950年7月15日,创办人林连登先生捐钱献地,韩江中学正式创校,秉承了韩文公(韩愈)“笃于文行”的精神,立下了韩江树人万万年的根基。

学校环境

韩江中学的创立,溯源于1939年韩江学校董事会主席林连登先生献地另建校舍之议。是年12月16日潮侨大众会议即席成立常务委员会,负责一切筹募扩建事宜。不意1941年终,日寇南侵,马来半岛沦陷于帝国主义铁蹄下,建校大计被逼中断。

二战结束后,建校委员会于1947年选出15人信理部管理校产;1948年,潮人大众会议议决扩大建委会组织,着手落实扩办小学,筹建韩中的乐育英才大方针。12月,殖民地政府批准筹捐条例后,筹款运动随即如火如荼地展开。首由潮州会馆献捐巨款为建校基金,并作将伯之呼;各地捐款纷至杳来。

历史沿革

1950年7月15日林连登先生主持青草巷连理园校舍的奠基典礼。次年2曰2日,韩江中学正式开课;首任校长庄泽宣博士,教职员17名,初中一年级及高小部学生三百余名。春风南岛,咏读一堂,奠下韩中日后发展的牢固基础。10月大礼堂,议事厅,办公处及会客室次第完成,基本建设更臻完善。熊叔隆博士继任为第二任校长时,校务渐上轨道,并于次年增办高中,兼收女生,开槟城华文中学半女同校之先河。

1956年,黄尊生博士上任为校长,规划校务,突破格局,因课室不足而第一次分上下午班上课。鉴于行政上的精简需要,高小部归拨于韩江小学校长主管。第二年,学生人数达两千两百名,专任教员82名。

1958年至1960年,董教在校务系统的执行上存有岐见,造成少数职员渎职滥权贪污,祸害学校的健康发展。这一期间的重要事项,计有林连登铜像的揭幕,以及数理商科教学媒介的更改,强化英文教学。

1961年,韩江中学选择成为一独立中学,自力更生,发展民族教育。新董事会锐意革新系统组织,稽核财务,增添设备,改善实体,设立槟城韩江中学奖学基金,由保管委员会全权负责,从而逐步走上稳健发展的道路。本年度,学生人数达三千人,公共考试成绩优良。此后由于国家教育政策的改变,而逐年影响及学校的招生。

1968年,大型科学馆建竣;三年后,教育部核准设立大学先修班,再创北马独中新记录。竣工于1975年的大型图书馆,则为韩中课程内容的多元化和实用化提供教学和学习资源。

拿督刘惠城担任董事长,及宋世猷主校期间,初文理商本科外,还开办了电子科,木工科与新闻班等专科班,远近驰名。

1980年代中期开始,为期10年的董教诉讼案,严重影响韩中校誉。继之,校友拿督斯里方木山任职董事长,逐步克服难题,解决纠纷。

1996年伊始,在丹斯里陈国平领导下,修改章程,开放组织于各籍精英加入为赞助人,使韩中成为全体华社的民族教育的堡垒。历届校友也在韩中校友总会黄东山的呼吁下,饮水思源,热心对母校今后的发展,作出最实际的感恩行动和经济支援,振衰起弊,让韩中像凤凰浴火重生。

21世纪来临时,韩中庆祝金禧纪念。50载的风程雨路,半世纪的辛勤探索,它更自信的以最佳的软硬体设备,优良的校风和师资,最切合大马国情与现代化需要的课程设计,调整学制,增强英文教学,让中学与韩江学院接轨。此外,它也实施职业技术教育,为国家和社会培育技术人才。

校名

韩江,是中华古潮州府最长的河流,也是潮州府境内最主要的河流。韩江的名称,是得自韩愈。公元819年,韩愈被贬到潮州,他痛心潮州无学校,自出薪俸百千为本,在潮州兴学教化人民,又将盈余,供应学生厨馔,建设潮州人民的措施。苏子瞻的《潮州韩文公庙碑》记说:“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师,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其民,置于今号称易治。”

本校命名韩江,有着三重意义:

历届毕业刊都引用黄尊生撰《释校命校训》:“韩江两个字,文化之意义重,而地域之意义轻。凡属韩江人士,都应该努力追寻此种道德上教化的意义,而不可自囿于其地域上的见解”,既是说明“韩江”校名之历史文化根源,代表了韩愈精神;它已由潮人承继而发扬推及全民族,乃至全体国民所有的文化资产。

校徽

校徽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使用,曾经由于小学高小部在五十年代初附设中学,便与小学共用;一直到一九六九年, 方友哲校长上任任小学校长后另设计小学正式之校徽,这一校徽才成为中学独立使用的校徽。不过,初期一九六零年之前的几本毕业刊并未统一采用现有的校徽色彩;一九五六年之前的,都是采用蓝底配以银色图文;一九五三年董事部出版的《韩江中学建校特刊》,则采用暗绿底银色图文。校徽之外,又另有校旗,采用绿底金色。

根据现年八十七岁,曾任韩小英文教师的黄汉平回忆,今日的韩中校徽,最初的航船图案的原构思者是韩江中小学校史渊源极深的许崇知。

许崇知(一九〇七~一九七一)字宏道,号慧剑,潮安宏安村人,前毕业广东省省立师范学校,一九二七年放洋南渡后,献身教育界,为华文教育服务三十余年,历任吉里汶培本学校校长二年,槟城公民学校教务长二年,韩江小学教务及校长约三十年。曾入北马潮安同乡会副主席及其他要职等。

他也是一九三九年至五零年代韩中建校委员会文书、五十年代任小学校长时,又兼任中学事务主任多年,并曾任董事会秘书。许崇知亦是韩小校歌的原作者。韩中一些校史资料能够保存至今,许崇知昔日的整理与记载,劳苦功高。

根据黄汉平回忆,他本身任教的年代,是在郑文光校长执掌小学之后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许崇知设计校徽的年代,应是在一九三九年到一九四一年,建校运动期间。

黄汉平说,当初许崇知受嘱设计校徽时,曾把一张多桅式中国航船的草图,让许多同事过目。

对老一辈华人来说,采用这图案有亲切感,说明这是远赴南洋开辟新生活与传播文化的象征。

无论如何,根据校内的正式记载,校旗和校徽的正式设计者是张荔英。

张荔英是一名着名印象派女作家,一九零七年出生于巴黎。她在法国、中国和美国受过教育,少年时又曾在上海向苏联画家学画。一九二六年到一九二七年又在美国拜师学画,往后四年在法国美术学院深造。她是在一九五一年五月受聘为韩江中学担任美术教师,同年六月六日受学校当局特请设计绿底金字旗及校徽。张老师在一九五二年离开韩中往新加坡南洋美专服务,后来常居新加坡。

一九五六年,黄尊生为韩中首届高中毕业特刊提序时,亦说明:“校徽为张荔英女士所绘”。

结合黄汉平老师相当清晰,曾见许崇知设计校徽原稿的回忆,与中学的记录对照,我们可推测,有可能此概念曾先存于许崇知脑中。后来张荔英女士到校后,此概念即“旧事重提”,传达给极有美术造诣的更适当人选,由张荔英女士以其精湛的造诣进一步落实校徽的样式与规格。

校徽的帆船,象征了:大海茫茫,一叶孤舟,乘风破浪,无远弗层,虽任重道远,惟坚忍不屈,则必将成功。

校徽的圆框,文字与航船图案皆采用黄色,又以青色为底色。选用这二种颜色亦各有含意。

黄色:色泽鲜明、象征前途光明、为旭东升、朗照大地、泽惠民生。

青色:校设青草巷、花草处处、如春到人间、草木向荣、叶发枝头、生意盎然、行见果实累累、绵延不息。

校训

笃 于 文 行

韩江中学校歌及校训“ 笃于文行”都是黄尊生博士于一九五一年初期执教韩江中学时拟定的。

黄尊生博士在《沧海一鳞》中回顾说:

当韩江中学开办时,庄校长和大家要我拟一条校训,当时我花费了一点心思,把“笃于文行”四个字,从苏子瞻《潮州韩文公碑》里头摘取出来,后来又写了那篇《释校名教训》。

韩江中学校训“笃于文行”摘取自宋代文学家兼政治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所撰写的《潮州韩文公庙碑》。

韩愈在潮州,锐意实行各种政治措施造福民众,提倡办学教化民众,取得了成绩。到了宋代,景仰韩愈的苏东坡在撰写《潮州韩文公庙碑》的文字中誉说:

“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廷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

黄尊生校长解释选择韩中校训时,以“笃于文行”四字作为校训之意义深远:

“ 文”与“行”,是吾辈为人的两大支柱。“文”是学问,“行”是品行,亦即道行为,二者不可偏废。人而不学,则不知礼不知理;人而无行,则不可为人。故为学为人,亦一亦二。学问大海,广大无涯,掬其一勺,即可以得到一点智慧、一点灵光。但必须旦旦以求之、一点一滴以求之,绝不能囫囵吞枣,粗心浮气。至于道德行为,则立身行己,如何可以俯仰于天地之间而无愧;待人接物,如何可以推诚相与,礼义无亏?伦常家国,如何可以孝弟忠信,砥砺名节?此两大支柱一学问与道德,都必须要下一个“笃”字的功夫,切切实实去做,然后能够有成。照韩文公庙碑所言“潮之士,皆已笃于文行矣”。吾人在一千年后,今古不同,景仰前贤,能不立此为鹄的,为教训,以昭示来兹乎?

校方是在开课的第一年第二学期,五月七日,正式公布“笃于文行”的校训。

概述图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