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23 15:27
音乐录制,把音乐和人类世界各种声音保留起来的方法,迄今为止,主要是唱片、磁带和光学录音。1857年,久居法国的爱尔兰籍物理学家L.斯科特制造了“声波振记器”。1970年出现了既能录音、又能录像的电视唱片。70年代末,一个很大的技术进步是“数字录音”。
music recording
把音乐和人类世界各种声音保留起来的方法,迄今为止,主要是唱片,磁带和光学录音。
唱片录音1857年,久居法国的爱尔兰籍物理学家L.斯科特制造了“声波振记器”。它由一个细端带有张紧薄膜的号筒和一个能转动的涂有烟黑的玻璃圆筒组成。薄膜上附有一根硬毛,硬毛的另一端触在烟黑面上。当人们对着号筒的敞开端讲话时,受振膜牵动的硬毛就在转动着的圆筒表面一层烟黑上刻出一条与声振动相应的波纹线。斯科特曾用这个装置研究分析语声和乐音的谐波成分它具备了留声机的原理,但不能重发声音。1877年7月,美国大发明家T.A.爱迪生研究出留声机录放音装置他的留声机在原理上和斯科特的声波振记器相似,但是把硬毛换以刻针,把圆筒的涂烟黑面代之以锡箔。当人们对着号筒讲话时,薄膜带动刻针在锡箔上刻出深浅不同的沟纹(纵向录音),因之可以还音;还音时,把刻针重新移回圆筒的沟纹始点,并转动圆筒,即可听到录入的声音。1887年,德国出生的美国人E.伯利纳利用涂蜡的镀锌圆盘录音法代替了爱迪生的圆筒录音法,并采用横向振动方式刻纹(横向录音)。先将声音刻成母片,再用电铸法制出硬模,可以大量复制。这为录音制品的商业化创造了条件,成为1902年大量生产的今仍在采用的基本制片方法。
在电录音方法产生以前,上述机械录音过程非常艰难,演员要在号筒前尽力高声演唱,乐队要紧挤在号筒前用力演奏,否则就可能录不上去。这种录音的效果很差,大约只有150~4000赫的频率范围,而且动态范围小,失真大。1925年,美国无线电公司发行了第1批电录音唱片。电录音唱片的频率范围要大几个倍频程,动态范围也显著增加。
早期的唱片是用虫胶制造的,由于用机械方法还音,就必须以较高的转速来工作,通常是78转/分。唱片的噪声大,音质也差。每面的放音时间只有4分钟左右。人们不断寻求延长放音时间的方法。1921年英国的世界唱片公司首次出售慢转密纹唱片,每面可放15分钟。1948年美国哥伦比亚公司制成了放音时间长的“LP”唱片,直径为25或30厘米,转速为转/分,放音时间为同尺寸粗纹唱片的4~5倍,其沟纹密度约100条/厘米。这种唱片声槽光滑,表面噪声很小,使音质大为提高。为适应自动换片机的需要,1949年,美国无线电公司发行了直径17.5厘米、45转/分的密纹唱片;1954年又出现了转/分的密纹唱片,其录音频率不超过5000赫,适于在对音质要求不高,但需放音时间长的场合使用。
立体声放音的研究始于1881年,安得尔首次在巴黎电气展览会上表演,当时是采用炭粒话筒和立体声耳机。1931年英国物理学家A.D.布鲁雷尔把两个声道信号同时刻录在一条声道内,并提出了两种立体声方案:纵横法和45°-45°法。1956年英国代卡公司首先发行了采用“纵-横”向刻纹方式的立体声唱片。1957年美国威斯特克斯公司的立体声唱片采用了45-45录音方式。这种唱片的两个沟纹面互成90°,均与唱片平面成45°角,左右声道就录在这两个斜面上。这种45°-45°录音方式于1959年定为国际标准。立体声唱片使听众得到了空间声感。
1970年出现了既能录音、又能录像的电视唱片。电视唱片可用唱针法,或用非接触式的激光法还原声像。后者利用很细的激光束射到唱片的“信息坑”,使光束受到衍射,接受到的光强随衍射而变,从而对信号进行还原。
70年代末,一个很大的技术进步是“数字录音”。这里,信号不再以直接模拟的方式被录制,而是先转换成一系列脉冲码被录制,放音时再将这些码译为模拟信号还原出来。数字录音法能防止录音和传输中的干扰,因为还音器只检测脉冲的有无,而不理会它们的幅度1982年荷兰菲利浦、日本索尼和日立公司的微型数字唱片和半导体激光唱机都已展出。
磁带录音第 1台磁带录音装置是丹麦电话工程师V.浦耳生于1898年发明的。他用的载声体是直径 0.5~1毫米、长约1.5米的钢丝弦,用音频电流将其沿长度磁化,然后令其通过一个线圈运动,感应出声频电流来听音。1929年电录音法成功,使用6毫米宽、0.2毫米厚的钢带代替了钢丝。1935年改为塑料基磁带。1947年磁带录音机已用于无线电广播,遍及全世界。磁带录音的主要优点是:它比唱片容易录制,放音时间长,可以剪辑,可同时进行多轨迹录音等;而且对一些现场演出的录音可以进行后期整理,而不再需要被录音者在场。
为解决盘式带使用不便的缺点,1963年,菲利浦公司研制成功了盒式录音带,带宽3.8毫米,带速4.75厘米/秒。这种磁带体积小巧,使用方便,而且省去了每次引带压头的麻烦。1965年利尔杰特公司研制的八轨迹录音磁带是标准的6毫米宽、95厘米/秒带速,并作成首尾相接的无端磁带盒,以便连续放送节目。
磁录音的载体先后有过 3种形式。早先用的是0.08毫米的钢丝,绕在7厘米的卷盘上,可放音一小时。最通用的载声体是磁带,带基上涂以磁性氧化铁粉,带基厚约30微米,宽6.5毫米,抗拉强度大于20牛顿。此种磁带多用于专业录音机中。依其音质要求(如对语言、戏剧或音乐)一般宜分别使用 9.5、19、38(或76)厘米/秒的带速。第三种载声体是磁板,形如唱片,由磁头前隙在磁盘潜纹(磁声迹)中循迹放音。
录音磁带可以反复录放使用。重新录音时,为了将旧的音迹抹去,早期使用直流磁化法使磁带按一定极性饱和磁化,达到消迹目的。这种方法至今仍在一些普及录音机中沿用。在高档录音机中也使用了高频交流电抹音法,可以得到较低的背景噪声。
60年代末出现了脉冲编码式录音机,它按一定时间间隔,对声波进行取样编码,录入磁带;放音时又通过译码器将这些码还原并滤波成为声音输出。它的最大优点是克服了机械震动引起的寄生调幅和传输过程中的其他幅度干扰,其音质是一般录音机无法比拟的,是今后录音机的发展方向。
为了快速复制磁带,采用了母子磁带相触压,并以高频电偏磁的方法。一条母带可供同时复制若干条子带。复制带速可达 3米/秒,这样一盘60分钟的磁带,只需一分钟即可复制完毕。
磁带录音机中有许多特殊技巧与效果方式,如人工残响、节目自动搜寻、立体声像扩展等。在专业录音机中还可以使用多磁头旋转的放音方式来延迟或加速放音时间,其节目的音高不致改变。
光学录音(影片录音)最早的感光录音机是卢莫尔于1901年发明的。他用话筒调制了弧光灯的亮度,把声音以阶梯形记录在胶片上,通过光电管还音。1902年杜台尔研制了齿形光痕录音法。1922年特瑞耿研究机构在柏林制成了有声胶片,用光电池还音。
由于电子管放大器的出现,使录音技术发生了本质的变化。1923年产生了有声影片,1928年开始大量生产。为了在影片上记录声迹,先是用话筒和放大器把声音转变为对应的电流,用这个电流控制一个光学系统的亮度变化,使其通过一条窄缝投到有感光效能的影片上,结果就在影片画面边缘3毫米的声带区得到了声迹负板,随后再洗印出正板影片。放音时一个强度不变的光学系统通过影片声带区向影片另一侧的光电管投射出一条亮线。影片运行时光强受到影片上声迹的明暗调制,使光电管产生的电流起伏变化,把光信号变成了声音信号,随后加以放大而发音。这种录音方法采用的是“密度调制法”。另一种方法是利用一个电磁装置随声音变化控制投向影片声带区的光线宽度。这时光学系统的光强保持不变,但留在声带上的是与声波波形相一致的一串音迹。这种方法称“面积调制法”。
光学录音的缺点是质量较其他录音方法为劣。因此产生了把磁带录音法移入影片制造的工艺。一种方法是在影片画面旁的声带区贴附一条磁带,并在画面的对应侧贴附一条“平衡带”,以防止因影片不对称而脱轨。然后按一般的磁带录音方式录上与画面同步的声音。另一种方法是所谓“双片制”,其中一条是画面影片,一条是与其相等的录音影片,靠着一套不太复杂的走带机构保持二者的同步。第三种是使用标准的 6毫米磁带给影片配音,用特种放音机保证声音与画面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