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31 07:16
顺德府衙是当时最高官府所在地,所处的地理位置为邢台古城的中心。
顺德府,是邢台元、明、清三代行政建制的名称,自建城以来,这个位置就长期做为邢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里所发生的一切,每一个故事,都与古邢台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古邢台一个发展阶段的缩影,同时代表、包容着邢台的深厚文化。从邢台官制的设置上讲,也是唐宋邢州刺史府的延续。
邢台顺德府,这是一个古老的名字。顺德府最初为元代设置,后有一段时间改为顺德路。到了明代延用了元代初期建置,重新称为顺德府,明清二代没有变化,是元明清三代的邢台官府的设置并建设的行政中心。官衙署的具体位置在今天的清风楼后,以清风楼为轴,依照古代衙署规范和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和建设。清风楼本身就是顺德府衙的组成部分,位置处于邢台古城的中心,明清之时就是邢台最主要的代表性建筑。
封建社会的官府设置,有着一套严格的设置和等级,有较为固定的模式。而实际建设时,根据各地继承下来的文化,当地的建筑风格,以及地域特色,对官府建筑有着很大的影响,使之形成了有区域文化的特色。在古代,城市选址及官府建设必先经过勘察,勘察的内容多有风水师介入,风水勘察是整个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从风水学的角度来确定位置,虽然说带有一些封建迷信色彩,但其中也不乏有许多积极的意义,其中包容有生态平衡、布局合理和实用方便等基础元素。古代没有规划师,当时参与城市规划与建设设计的是堪舆师,也就是大家熟悉的风水先生,古代的风水师与今天的规划师相比,有着很多相同的地方,并不是全为风水理论的说导,还兼备着建筑规划与建设的职责,如什么地方设置什么样的建筑,门前路的设置,水的问题如何解决,建筑本身的光照,建筑本身的样式等等,最后还要按着封建等级所规定的大小结合地方特色进行建设。
从官府制度来考证顺德府衙建设,与其他官府有着一些相同的地方,但也有其独特内容。从遗留下来的官衙资料及遗迹来分析,在北方地区,官府门前有高楼,在轴线上建有仪门,进而是大堂、二堂、三堂。这是官府的主要建筑和办公地,其后的部分就是官员居住的地方,这部分包括了官员书斋、客堂与寝室。府以上的官衙建筑还在一侧设置了花园。后宅体现封建社会对官员管理的特点。当时的官员为派遣制,较多是外地人来此做官,为此朝廷采用全供给制,为官员在地方任职时提供全方位生活空间,同时安排每年一定时间的探亲需求。这些都有着一整套管理制度,今天看来也有积极的因素,其中异地为官是当时避免官员腐败的一个举措。
邢台顺德府衙有着自己的文化特色,从地方文献上可以看出,在建筑时融合了很多邢台文化的内涵。如古邢台的设置,大堂与襄子殿,名宦祠、乡贤祠、戒石亭等等,这些建筑设置都继承了邢台文脉,是邢台历史文化的展现。
从考古学上研究,邢台古城大约营建于西汉时期。而古城所处的位置,至少在商代时期就已确立。这里是不是商代的祖乙之都的具体位置,是不是西周邢国建都的城池,还不能完全肯定。但从今天新世纪广场下,即原体育场处,今银座商城处,邢台银行,也就是原邢台汽车站的地方,都发现了商代至西周的文化遗物。西周时邢国在这里筑起高高的檀台,后因位于邢城内改称为邢台。当然也有说檀台在邢台城之南的说法。西汉建立之后,进行了古城的营建。在我市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时,对邢台古城墙人民公园处,即今天的历史文化公园保护的古城墙进行了考古调查,考古人员认定现保存的古城墙人民公园段应为汉代所建。
秦汉之际,张耳在此封为常山王,理信都,后来更名为襄国。西汉建立之后,邢台属赵国,国的设置是封建统治的政治制度,有着相对独立的管理权,当时在邢台市辖区域内还设置了清河国等。襄国县是在襄国省废后延用了旧的封国地名。西晋时期邢台为襄国郡,郡与国的设置相当于省的建置,其下管理了若干个县地。后赵时,石勒统一了黄河以北大部分地区,依内丘张宾计以襄国为都建立了后赵政权,成了中国在北方割剧政府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那个时期邢台城有了较大的发展,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就说邢台城为石勒所建,称建平城,城墙上可卧牛,俗称卧牛城。从中分析,当时后赵皇帝石勒对邢台城进行大规模的建设,这些建设与建筑在《晋书》石勒载记中都有较为详细的记录。
北齐和后周,邢台为襄国郡,也一度属南和郡管辖。关于郡治的确切位置我们今天已经不能详知了。在《邢台县志》记载,有后周时“襄国县始为郡治”的说法,这样说来,邢台自后周设立郡治到今天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但郡治的具体地点在哪里?留待以后考证研究。隋代在襄国郡的基础改郡为州,是为邢州,州治设置在邢台古城内,这个建置延用至唐末五代。宋代初期使用了唐代旧置,后改州为信德府,设置了邢州安国军节度府,治所也在邢台古城内,当时称邢台治所为“上等信德府治”。金元之际的设置变化较多,邢州、安国军节度使,是随着政权的变化而改动。
元代政权建立后,恢复了邢州建置,后在邢州设置了安抚司,不久改邢州为顺德府,再升顺德府为顺德路,治所没有变化,从邢台历史的发展看,顺德府衙的设置是在建立郡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为邢台刺史府、节度使府、安抚司府、顺德路府等等。治所建筑已经不能详考了,但其位置没有大的变化,基本处于邢台古城的中心地区,具体建筑只能从文献中得其一二。
自元代中统三年,也就是1262年,在邢台设置顺德府衙后,明清两代延续了元代的府治设置。元明之际,元顺德府衙建筑遭到毁坏,保存在邢台大元寺内的元至元年戒石铭是为元顺德府衙的遗物。后来经过明清两代进行建设,官衙建制已经完备。
明代成化《顺德府志》记载:顺德府共有建筑群二十余处。计有襄子殿、亲民堂、阳春堂、戒石亭、古邢台、仪门、仪仗库、清军厅、理刑厅、土地祠、寅宾馆、大盈库、大盈板库、架阁库、知府宅、同知宅、通判宅、推官宅、经历司、照磨所、司狱司、六房、清风楼等。在府衙东有东察院、西有西察院。西察院一侧为大仆寺和兵备道。在东察院旁有府馆等建筑。府衙西北有儒学,即大成殿。儒学建筑群有明伦堂、敬一亭、尊经阁、奎楼、国土书院、税课司、永济仓、阴阳学、医学馆、僧纲司、申明亭、旌善亭等建筑。这其中多有增废,如儒学中在明伦堂建有启圣祠,大成殿后有名宦祠和乡贤祠、在府衙东建有三贤祠和刘太保庙等。这些建筑群中还有一些牌坊没有统计在内。
清代的顺德府衙没有很大的变化,清乾隆十五年(1650)版《顺德府志》说:有襄子殿、亲民堂、仪门东西有仪仗库,门前东南有土地祠,西南有寅宾馆,后堂有知府宅、同知宅等,同知厅在府署东,通判厅在府署西,理刑厅在同知厅前,后改为普济堂。经历司在康熙七年的时候被大火烧毁。在府衙西有试院。阴阳学和医学馆在府衙左右,永济仓设在知府宅后。此外还记载在府署周围有刘太保庙、三贤祠、李沧溟祠、孙公祠、刘应节祠等。清人在一篇《重修顺德府新民堂记》中说:“顺德府南通九省,北拱神京”。公署“周围百十亩规模,气象广大深远,甲他郡。”仅亲民堂“堂五间,南北长五丈七尺,东西长八丈”。可以看出其府署建筑的高大,清康熙年间在堂前又增设了四柱坊表。
明清时期,邢台注重对地方历史文化的整理,编纂印行了《顺德府志》、《邢台县志》,在这些地方文献中保留了很多顺德府衙的记载、碑文、图表,这些都是研究顺德府衙文化的宝贵资料。
1945年邢台解放后,顺德府衙已经破乱不堪了,但一些功能性的建筑仍保存不少。邢台市政府成立后这里成为政府所在地,而今天是市襄都区政府办公地。
在现顺德府衙处有数百年的老槐树,这是历史见证。现今还遗留有三组建筑最具有地方特色,这三座建筑代表着邢台历史与官府文化,具有很深的现实教育意义。一是府衙前的清风楼,二是府衙内西侧的戒石亭,三即古邢台碑。
清风楼建于明代,也有说始建于唐代。该楼位于邢台古城的中心,底部用基石作台。下层有门洞,门洞上有石匾,刻有“顺德府”三字。在西侧有外置步梯可登楼。二楼为木结构建筑,南北开门,楼内墙上有王维四季图和明清两代留下的诗文。楼内有木梯可再上层一楼,登楼四向开门,极目望门,邢台风景尽收眼底。在明清时这里就是邢台胜景,清人李京曾作顺德十二景,其中“郡楼远眺”就是指的清风楼。李京说:“郡城内有楼焉,高十余丈,俯视城内外,望十五里远。西山爽气,入窗牖栏楯间,日夕万家烟火,如缕如织。城南七里河如带,百泉、达活泉如雨落星湾。鼓钟其上报晨昏,为郡谯楼。进府署由楼下行。建自唐宋。诗曰:“百尺丽谯不记年,千家灯火夕阳天。登临平讶乾坤合,荡漾低看日月悬。帘卷行山来暮景,窗开陆泽起寒烟。钟声报漏仍高望,夜气苍茫北斗边。”当年黎光亨重修清风楼后,请当时知名文人陈音写下《清风楼记》,从陈音所记录下来的“清风楼”命名的本义看,清风楼是一座政治楼,是一座反腐楼,是一座倡导政绩清明的楼,与南方的岳阳楼有同工异曲之妙。清风楼实为府衙的外大门,进府衙必先过清风楼。
从清风楼下进入府内,在仪门与亲民堂之间建有戒石亭,亭内立有一块石碑,阴刻铭文:“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苍难欺。”这块碑为元代至元十五年(1278年)所立,是元代顺德府衙的遗物,自宋代开始,在各地的衙署门前,均立有戒石。戒石,最初称“颁令箴”、“令戒”、“班令”或“戒百官文”。戒石铭文作者是五代的后蜀皇帝孟昶。此人是孟知祥的三子,文献称孟知祥为龙岗人,即今邢台人,曾任太原留守,后在四川称帝。孟昶继承后蜀帝位后,为了警示官员自律,于蜀广政四年写官箴颁布全国,官箴的全文是这样说的:“朕念赤子,旰食宵衣,托之令长,抚养安绥。政有三异,道在七丝。驱鸡为理,留犊为轨。宽猛得所,风俗可移。无今侵削,毋使疮痍。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赋舆是切,军国是资。朕之爵赏,固不逾时。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为人父母,罔不仁慈。持为尔戒,体朕深思。”到了宋代,宋太宗读到孟昶的这篇官箴后,从戒令中摘出四句共16个字,于太平兴国八年(983)颁布全国各级衙署,设立戒石碑。这16个字是:“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还让大书法家黄庭坚书写,给州县摹刻立石。明清之时,顺德府衙对戒石亭没有废除,延用到民国,为此在府署建设中都有戒石亭的记载。
在邢台市第一幼儿园院内有碑廓,廓中有“古邢台”碑。
邢台,是“邢侯之台”的简称。有说在春秋是称檀台。台是一个很高的建筑,是古人祭天的地方,也是国家的权利的象征建筑。西周时邢侯筑台,行天命,顺民时。筑邢台的历史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邢台后来到了唐代,始为地方地名,后到宋宣和三年(1211)宋廷将龙岗县改名为邢台县
古邢台,历史悠久,明代即称为“古邢台”遗址,地势很高。在顺德路扩修时,文物部门曾观察这里的地层剖面,发现古邢台为夯筑而成,但始建年代与规模,形状已不得知,当时的顺德知府李攀龙曾赋诗《登邢台》流传至今:“郡斋西北有邢台,落日登临醉眼开。春树万家漳水上,白云千载太行来。孤城自老风尘色,傲吏终惭岳牧才。便觉旧游非浪迹,至今鸿雁蓟门回。” 这首诗明确地传达了三条信息:一、当时尚有台,李知府不仅见过,而且还亲自登临其上;二、此台在当时还有一定高度,因为他登上之后,往东见漳水畔的春树万家,往西则是太行白云历历在目;三、此台的确切位置在府衙的西北侧,即府署西北,通判厅东。明万历年间,在此立碑,碑高(不计底座)2.4米,宽0.88米,厚0.38米。上刻三个大字:古邢台。当时就称其为古,足见此台历史之悠久了。
到二十世纪80年代,此碑被挪到院外路边,底座埋到地下。我市申报历史文化名城时,市政府决定,重新立此碑于原处,并配以亭廊,现已建成,邢台之根重现光彩。
府衙建筑,是中国封建帝制时代的象征性建筑,是当时礼制制度与社会规范的反映。其等级明确,式样规范,具有官式建筑和地方特色多重文化特征。
邢台顺德府是元明清三代在邢台的行政设置,是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除元代顺德府(路)的管理有着特殊意义外;明清两代均为府治。
蒙古(元)中统三年(1262)九月,元世祖忽必烈下诏“以邢州为顺德府,仍割磁、洺、威三州为属郡”。1262年改邢州为顺德府,此年为邢台顺德府始称年代。元至元二年(1336)改顺德府为顺德路。关于府衙的位置,历代府志记载说:“顺德府,城中偏东,相传即赵襄子殿址,元至正七年(1347)知府赵辅国建。”这个时间应该是重修府衙的时间,当时称顺德路官衙。自1262年始设顺德府计算,距今已经有749年的历史。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邢台顺德府衙大部分建筑被改建,成为地方政府的办公场所,后为桥东区治所。
建设府衙是为了完善地方政府的政治职能。传统认为“民非政不治,政非官不举,官非署不立”,为此历代对衙署建筑十分重视。府衙建筑多是朝廷派工部主持或派员营建的官方建筑,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加之实际营建的工匠,使建筑增加了许多地方建筑式样。为此各地的衙署建筑都带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
根据地方文献研究,邢台顺德府衙规模很大,清代时府衙的面积“周围百十亩,规模气象广大深远,甲他郡”。“百十亩”是顺德府衙的总面积,约为60000平方米,由此看来府衙的面积确实不小。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南阳府衙,始建于元代,历经元、明、清等时期,保存衙署建筑100余间,南北长240米,东西宽150米,总面积36000平方米。2000年初期,在山西榆次老城复建一座衙署建筑,即为榆次县衙。该座县衙的前身为并州府治,为此建筑等级应为府级衙署。建筑面积为20000多平方米,轴线五进式院落,整体5堂26座院落,建筑精致,功能完备。两处府级衙署的面积与顺德府衙面积相比较,相差很远,可见顺德府衙的在元代初进行修建时确为“甲他郡”的上等府治。
衙署建筑有不同的功能分区,有治事之所、宴息之所、吏攒办事之所、仪礼宣教之所和衙署内的祠庙等部分,这是衙署建筑的基本形制与构成。
邢台顺德府衙由清风楼进入,在轴线上建有大门、仪门、坊表、东西两亭、大堂、二堂、三堂、知府宅。
顺德府衙是“历代听政之所”,其中顺德府衙的主要建筑府大堂在元代时“堂有五间,南北长五丈七尺,东西八丈”。换算今天的尺寸是南北约19米,东西约27米。这座建筑为元代顺德府知府赵辅国重修,当时大堂内题有匾额“忠勤”。明代弘治年顺德知府林恭再次重修,改题匾额为“德政”。万历十年王守诚又题改为“亲民堂”。府大堂自元代赵辅国到明代王守诚已有90年的历史;大堂建筑没有记录始建年代,各代全是重修,可以推知邢台顺德府大堂的历史十分久远,很可能是唐宋时期的邢州州治所在。
明代崇祯十六年(1643)三月初三日,明清军队在顺德古城发生了交战,顺德府大堂毁于这场战火。自后几任顺德知府“听政于草舍芦棚下十九年”。经过群吏努力,历一年之久又重修了顺德府大堂,并加以抱厦三间,这座大堂建筑比元明时期的大堂更加宽大。此次重修大堂时,在清风楼之南立有四柱坊表,题写了“邢襄旧地”“畿辅重藩”八字。
今天在府衙处还保存着与府衙有关的建筑三座,一是清风楼,二是古邢台,三是戒石亭。此外还有一个活体的顺德府衙见证物,即今天桥东区大门前的元代古槐。
清风楼是邢台人熟知的一座古建筑,也是邢台历史文化的地标式建筑。清风楼位于邢台古城的中心,这里是历代邢台政治中心,无论是那个朝代设置的政治管理机构,或为郡治、或为州治、或为县,都是以清风楼区位为中心的。此楼相传建于唐代,到明代成化年间进行一次重修,《顺德府志》说:清风楼“府门前,京山黎永明建,知府王守诚重修。”楼为重檐歇山式建筑,共分为三层,下层为砖石拱圈,拱圈上有石匾额,上有榜书三字“顺德府”,圈下是通往顺德府衙的正门通道,一侧有步梯,拾阶而上通上二层,台上四周青砖围栏,中央起木构建筑二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中间为正厅,前后两门对开,周围墙壁上保留有唐代王维的四季山水图石刻(春景已佚失),和有关清风楼唱和诗词刻石若干块。厅的东墙下有木梯可通三层,楼上木质地板,四面开门,凭栏远眺,邢台全景尽收眼底,有“郡楼远眺”之称。
关于古邢台,位置在衙署的西侧。有学者指出与战国时期的檀台有关,也有人研究说是先秦邢国祭天的地方,现二者说法并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考证。保存在这里的“古邢台”碑不知何时何人所立。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明“后七子”领袖李攀龙出任顺德知府,在邢三年间写下了很多诗作,其中有 “登邢台”诗一首流传至今。
戒石亭,古官箴也,是官署建筑之一。戒石的铭文出自五代时后蜀主孟昶。据洪迈的《容斋随笔》和赵翼的《防余从考》等记载,孟昶原文有24句96字。后来宋太宗赵光义从中摘取了上述4句16字,颁行天下。这4句用现代话来表达即:“你们领的工资,都是老百姓的血汗,老百姓容易被你们欺压,但老天爷是不容你们得逞的。”1132年,宋高宗颁布诏令,各地设立戒石,让大书法家黄庭坚统一书写这16字,“颁于州县刻石”摹刻于戒石上。邢台顺德的戒石,为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时顺德府衙设立的重要文物,至今已有728年历史。
地方官员办公的建筑我们称为衙署建筑,从建筑形态上讲,衙署建筑是古代建筑的重要建筑类型,由于历史原因,各地的衙署建筑大多数已经不存在了,只保留着极少量的衙署遗存。
保护最好的府衙建筑是南阳府衙。这座府衙坐北朝南,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以三堂建筑为主尊,两侧建筑辅助,较完整地体现府级官署的建置的各项功能。南阳府衙仪门前没有顺德府前的高大的清风楼,建有一个凹形照壁建筑,这座照壁高5米,宽22.5米,用青砖砌成,砖上有“南阳府城”、“南阳府”铭文。
南阳府衙建筑之间的跨度较大,照壁与大门之间有20米之多,大门为面阔五间,进深二间的硬山式建筑。古代衙署建筑有等级要求,以大门为例,据《明史》记载,亲王府大门丹漆金钉铜门环,门钉用九行七列共六十三枚;公主府大门绿油而铜门环,门钉九行五列共四十五枚:百官府第中,公候门用金漆兽面锡门环;一二品官府门绿门兽面锡门环,三至五品官府门用黑门锡环,六至九品官府门用黑门铁环......。南阳府衙大门用黑底锡环,是府衙等级与地位的象征。
刘敦桢先生来邢台时拍摄了邢台县衙大门照片,从照片上看,应为面阔五间,进深两间的大门,且在门前有两尊石狮。由此可以认为顺德府衙的大门至少也为五间殿。
从南阳府衙实例来比较顺德府衙后认为,邢台顺德府署大门之内,设有东西两亭,东侧为戒石亭。西侧为古邢台。民国时期,为了保护古邢台,当时的政府官员将此处开辟为公园。
再进为仪门,此为衙署内的第二道大门。仪门又称恒门,为汉代府县治所的设置的建筑,宋代时避讳改为仪门,取“有仪可象”之意,为礼仪之门。《明会典.官员礼》记载:凡新官到任之日,至仪门前下马,由迎接官员迎入仪门之风。府治喜庆大典,皇帝驾临,宣读诏旨或举行重大祭祀典礼活动要大开仪门。为了方面出入,在仪门两侧开两门,东为东便门,西为便门,平日时,官员及办公人员出入府衙时,通常走东侧便门。而西侧的西便门,按习俗称为“鬼门”。
仪门之内,就是衙署官吏的办公之所,轴线上立有公生明坊表。两侧即为“六房”位置。六房即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刑房、工房;排列以左文右武,左尊右卑建设。
仪门在古代称为桓门,汉代府县治所两旁各筑一桓,后二桓之间加木为门,曰桓门。宋代因避钦讳,改为仪门,即礼仪之门。明清衙署第二重门通称仪门。取。是主事官员迎送宾客礼仪的地方。清末,为避宣统溥仪之讳,一度将仪门改为“宜门”。两侧的便门与仪门一样,为三间殿,只是高度略有下降。仪门东西便门两侧与府衙六房(吏、户、礼、兵、刑、工六房)构成廊道相通,并与府衙大堂相接混然一体。因此,如果说大堂是整座衙署的中心建筑,仪门则是大堂之门户,是封建礼仪王朝的衙署仪门。
顺德府衙的二堂为阳春堂,关于二堂的资料还没有发现。二堂多为日常办公的场所,衙署中的日常办公机构也是围绕着二堂进行布置,如理刑厅、通判厅等,南阳府衙二堂为五间殿,而殿的进深又比大堂深了许多,使二堂室内的空间显得更加方整。南阳府衙的二堂为“退思堂”,后改名为“思补堂”,这名字有考虑、补助、熟思等意思。比较南阳府衙可以推知顺德府府衙的二堂也应该为五间殿。
顺德府是邢台市的古称,原为西周时期的邢国,秦汉时改成巨鹿郡,晋隋更名襄国,唐宋称作邢州,元代中统三年升邢州为顺德府,至元二年改顺德府为顺德路。明洪武元年又改顺德府,清因明制。1945年邢台解放后,顺德府衙已破乱不堪,但一些功能性建筑仍保存不少。按照规划,桥东区委、区政府将陆续搬迁,在顺德府衙原址上进行近2万平方米的重建。项目建设以清风楼为基点,逐步恢复仪门、襄子殿、亲民堂、阳春堂、六部等府衙历史原貌。此外,顺德府衙的修复还将融合不少邢台文化的内涵,如古邢台的设置,大堂与襄子殿,戒石亭、施善亭、申明亭,古邢台碑等,这些建筑设置都将继承邢台文脉,再现清代时期顺德府衙风貌。
据介绍,在修复顺德府衙的同时,邢台市襄都区还将逐步恢复一批历史文化符号,对古城墙遗址、古建筑、桥梁等各类型的94处历史建筑加以保护和利用,逐步恢复顺德府衙、南北长街、天宁寺、开元寺等古建筑。
按照规划,襄都区委、区政府将陆续搬迁,在顺德府衙原址上进行近2万平方米的重建。项目建设以清风楼为基点,逐步恢复仪门、襄子殿、亲民堂、阳春堂、六部等府衙历史原貌。此外,顺德府衙的修复还将融合不少邢台文化的内涵,如古邢台的设置,大堂与襄子殿,戒石亭、施善亭、申明亭,古邢台碑等,这些建筑设置都将继承邢台文脉,再现清代时期顺德府衙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