罟罟冠

更新时间:2024-04-29 08:59

罟罟冠是蒙古族已婚妇女的冠帽,是蒙古族传统服饰的典型代表之一。罟罟在汉语典籍中又有顾姑、罟姑、固姑、固顾、罟罛、括罟、故姑、囿姑、姑姑、三库勒、古库勒、孛哈、孛黑塔、孛黑塔黑等10多种写法。

起源发展

对于罟罟冠产生于什么时期、哪个民族,一些学者给出了自己的观点。日本学者江上波夫认为《后汉书·乌桓传》中的“句决”与蒙古顾姑为同一物,苏日娜认同这一观点。金启孮认为“姑姑”是高车妇人所戴头饰之遗。法国蒙古学家韩百诗在法文本《柏朗嘉宾的<蒙古史>》中给“poqtaq”所加注释中说“这种头饰早在六世纪中就于噘哒人中出现了”,他认为噘哒妇女所戴的角帽与罟罟冠是同一物。高车、噘哒都是西域的民族,可见西域的不少部族都有戴高帽的习惯,在二十四史中还可以检出一些相关的条目。但这些冠饰是否为罟罟冠的原形,很难下一个肯定的结论。

从现在掌握的史料来看,最早明确描写罟罟冠的是《蒙古秘史》。在成吉思汗九岁时(1170年),他的父亲也速该被塔塔儿人毒死,族人抛弃了成吉思汗母子,《蒙古秘史》中用非常动人的语言描写了当时诃额仑的坚强意志和努力生存下去的决心:“诃额仑夫人生得贤能,抚育其幼子每也,紧系其固姑冠,严束其衣短带,奔波于斡难上下,拾彼杜梨、稠梨,日夜(辛劳)糊其口焉。”在困苦的条件下,妇女外出寻觅食物要带罟罟冠,可见,它是当时普通蒙古妇女必带的头饰。此时的罟罟冠并不太高,装饰性也不是很强,只是普通已婚妇女所戴的帽子。

罟罟冠开始是民间流行的普通妇女日常所戴的防风、保暖的帽子,由于它位于人体的最显眼的部位,最能反映出佩戴者的身份、地位和经济实力,因此人们将一些物件装饰在上面,使得它的装饰性增强,高度逐渐增加。随着蒙古势力的增强、地域扩大,贵妇人们对穿着越来越注重,罟罟冠的装饰也越来越华丽,贵族和富裕人家的妇女争相将珍贵的饰物如珍珠、琥珀、宝石、羽毛等装饰于其上,使之逐步演变为蒙古贵族妇女喜爱的冠帽。民间使用的罟罟冠则较简陋,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为轻巧、方便的软帽取代,从而使罟罟冠,成为贵族妇女的专用冠帽。此时,罟罟冠也是汪古部妇女的冠饰。西辽时期,契丹族、回族以及畏兀儿族的已婚女性也在一些特定场合佩戴罟罟冠,元代末期,罟罟冠的高度逐渐降低,装饰性减弱,佩戴时间也在缩短。

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三月,明廷“赐忠义王兔力帖木儿锦帛各七十匹,并赐其母及妃金珠、固姑冠服并绮帛有差”。此时,罟罟冠仍是明朝赐给蒙古王的礼物,说明在明初蒙古贵妇仍使用罟罟冠。到明正统八年(1442年),明廷赐蒙古可汗及眷属的物品中,“罟姑袍”仍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罟罟冠到底什么时候消失,无法找到明确答案,但至少在明万历甲午年(1594年)成书的《北虏风俗》中还记载娶媳妇“归时妇披长红衣,戴高帽,……”这里所说的“高帽”是新媳妇所戴的冠饰,象征着女人从姑娘到妇人的转变,因此必为罟罟冠。同书“帽衣”中又说:“其帽如我大帽,而制特小,仅可以覆顶,又其小者止可以覆顶,赘以索,系之项下;此男女所同冠者。”可见此时男、女帽已无大的区别,小到仅可覆顶。可以肯定,此时罟罟冠已退出人们日常服饰的舞台,它只是作为已婚女性的象征,在新娘出嫁时使用。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以及蒙古人民共和国又开始恢复使用罟罟冠。经过发展,在蒙古族传统庆典、那达慕大会、蒙古族服装展示和民族歌舞表演等场合,罟罟冠也成为必不可少的服饰。

制作工艺

形制

高度

从罟罟冠的发展历史来看,它的高度经历了一个从低到高再到低的变化过程。在普通妇女与贵族妇女之间也存在罟罟冠高度上的差别,地位越高、经济条件越好,罟罟冠就越高,装饰性也越强,而普通妇女使用的罟罟冠则相对较低。就已知资料记载,罟罟冠高度的最大数值是约翰·普兰诺·加宾尼出使蒙古后所著的《出使蒙古记》中记载的“一厄儿高”,这里的“一厄儿”相当于45英寸,即114厘米左右。

现代罟罟冠的形制基本仿自古代,只有一些小的变化,高度多在30—40cm,功能则以装饰为主要目的,与古代不同。

结构

古代罟罟冠主要由帽子、冠体、披幅,冠顶装饰、系带、掩耳垂珠、冠帽装饰品等几部分构成。现代罟罟冠则多省略掉披幅和冠顶装饰羽毛;有些由于不是太高,且只在表演场合使用,所以减少了系带;有些缺少掩耳垂珠,但在其他部位的装饰比古代增加了许多。这一方面是由于对传统罟罟冠的了解不够,另一方面是根据使用需求做了改变,且将蒙古族装饰艺术的其他元素和现代流行元素融入其中。

关于古代罟罟冠的冠体粗细,相关记载不是很多,《鲁不鲁乞东游记》记述其”有两只手能围过来那样粗”。内蒙古博物馆收藏的一件罟罟冠,底径9cm,顶端加大部分的正面宽11.5cm,侧面宽22.5cm。在内蒙古二连浩特市附近蒙古汗国时期贵妇墓葬出土的一件罟罟冠,直径为12.5cm。现代罟罟冠冠体的直径多在10—15cm;冠体部分为圆柱形或四棱形,顶部加大的部分多与冠体相连,轮廓形状主要为圆形或四棱形,也有个别为不规则形。古代罟罟冠帽子后的披幅是用来遮挡风沙的,现代罟罟冠上则较少使用披幅。

罟罟冠作为元朝的典型服饰,所戴位置又极为显眼,贵妇们都争相将各种贵重宝石、珍珠、松石、翡翠玉、金饰等饰于其上,以彰显其地位和实力。汪古部景教信徒还将金属或木制的十字架装饰在罟罟冠上,表示其对信仰的忠诚。现代罟罟冠的包裹面料主要使用的是各种织锦缎、平绒、现代库锦(即仿织金锦)等材料。装饰材料主要有银、松石、珍珠、珊瑚以及用现代材料制作的珠片等。

工艺

古代罟罟冠的内胎主要用桦树皮缝制而成,桦树皮轻巧,纤维细腻、柔软,树皮剥落成张,易缝合,是当时北方地区制作生活用具的重要材料之一。蒙古族人进入中原以后,也用轻巧的竹子等制作内胎。至于外部包裹面料质地的好坏,则与使用人的身份、地位和经济状况有直接的关系。当时,贵妇们用“竹篾为骨,销金红罗饰于外”,或“包以红绢金帛”,或“以大红罗幔之”。普通人则只能用青毡、黑布等包裹。

桦树皮的可塑性较强,质轻,易缝合,因此将两张树皮围合,用”扦缝’的手法将其做成筒状。有些在顶部增加三角叉,使上部加大,成为上大下小的花瓶状。冠顶加大部分另行制作,再与圆筒缝合连接。对于使用竹子等其他轻型材料制作的内胎,则用铁丝加以固定。现代罟罟冠多采用四片或六片结构,所使用的内胎材料丰富多样,如卡纸、塑料、丙纶毯等。与之相应的黏合剂种类也很多,有液体胶、固体胶、单面胶、双面胶等,给制作罟罟冠带来极大方便。不过,在使用丙纶毯或其他有机纺织物制作内胎时,仍使用手工扦缝的办法加以固定。

古代罟罟冠的包装面料需用糨糊粘合到内胎上,裁片连接部分折光边,用手针扦缝,装饰品也用手针固定。现代罟罟冠的包裹材料通常不需要与内胎黏合,各裁片之间使用缝纫机缝合,封口仍采用手工扦缝固定。

现代罟罟冠的帽子、冠体和冠顶加大部分有些分开制作,也有一些为一个整体,在裁剪和制作上都非常简便,形制与传统罟罟冠基本相同。包裹布料为带有民族图案的织锦缎,图案大都为象征着吉祥如意的内容。帽子边缘增加5cm宽的黑色丝绒饰边,并在四周装饰红珊瑚珠;中间以手针固定云纹牌饰,下缀珠链,牌饰及链为银制,珠饰为玛瑙;牌饰两侧各有两个镶嵌玛瑙的小装饰牌,同样以手工固定。冠的前沿多由以蓝色、绿色等松石、玛瑙以及红珊瑚构成的珠帘装饰;冠顶加大部分另贴3.5cm黑色丝绒,珠片装饰云纹图案;下部垂4cm的珠串。罟罟冠的所有边缘都用手针扦缝0.2cm的金色绳。现代罟罟冠冠前增加的珠帘是古代罟罟冠所没有的,这是借鉴了蒙古族近现代其他冠饰的特点而增加的,使整个署署冠华丽、耀眼,装饰性极强。传统的掩耳珠串被改成黑丝绒边缘、现代库锦装饰,长75cm。冠体的内侧增加里布,结构与普通帽子相同,四片相连。

现代罟罟冠在制作工艺上,多采用手工缝制,增加了其传统技艺的含量。内胎使用的是薄型丙纶地毯,成型好、 重量轻、缝制简单,冠体的四片及冠顶采用手针扦缝的手法连接。冠外包装面料用缝纫机缝合,先将内胎套进,再将其与里子以手针扦缝固定。掩耳饰带用缝纫机缝合,边缘装饰金绳用手工扦缝。

文化特征

象征意义

早期罟罟冠具有象征女子贤惠、坚强的含义。还有一点就是,罟罟冠一般是已婚女子才会佩戴,并且蒙古族女子不会在其他男子面前脱下罟罟冠,只有女子的丈夫才能见到女子脱下罟罟冠时的样子。到了后期,罟罟冠更多是作为贵族已婚妇人的配饰,起到体现身份地位的作用。

禁忌

戴罟罟冠是传统礼俗之一,是神圣的,因此外人对它的触摸,尤其是男人对它的触摸,肯定是对戴冠者的一种不敬。

历史价值

蒙元宫廷服饰制度建立发展过程中,兼采中原、西域等多元文化之所长,尽管多元文化进行了有力冲击,但蒙古统治者始终没有放弃本民族特色传统服饰风俗,保留了自蒙古国时期就有的“质孙服”和“罟罟冠”,并在新的历史环境中,通过吸纳它族它国文化艺术中的有利因素,很好地运用到质孙服、罟罟冠的制作、装饰等方面,使其更为华美高贵,更好地满足了彰显等级的需要。

蒙古妇女的头饰风格独特,华贵绚丽,其中的罟罟冠是最具有特色的篇章。带有明显少数民族风格意蕴。具有丰富的民俗寓意,蕴含着蒙古人的价值观。在蒙古族的婚姻中也具有重要象征意义。在中国服装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