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24 14:31
顾纪长(1897~1968年),学名鸿休,又名熙,工商界爱国人士,宝山县顾村人,兄弟间排行第三,人称顾三先生。
顾纪长早年毕业于上海南洋中学,1919年留学日本,1921年从东洋大学肄业回国,担任鸿昌花纱杂粮行总务。1925年,他追随革命先驱侯绍裘投身国民革命,由凌太荒、蔡有常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1927年北伐成功,党务公开,他任国民党宝山县党部秘书。“四一二”事变前夕,侯绍裘遇害,他和凌太荒、蔡有常、张京石、陈兆丰、谭翼鹏、吕兆平、冯迈樱被指控为共产党,幸亏蔡香荪出面营救,始免于不测。此后,他一度脱离政务,致力于地方工商业。1936年,他应至交之请出任刘行区区长,兴利革弊,颇多建树。曾在刘行地区扩展教育,兴修水利,取缔粮柜,整顿警务,打击吸毒、贩毒和抽头聚赌,做了许多有益于民众的工作,深孚众望。
“八一三”事变后,顾先生邀集各界人士组织“顾村民众服务处”,在刘行、广福、陈行、胡庄等地设立分处,采办粮草及日用品,安置难胞,支援前线,维护地方治安。后战事失利,顾纪长被迫移居上海,出任国民党宝山县临时党部常委三个月,为本县二万难胞的安置收容到处奔走,并不遗余力地为难胞介绍职业。为此,他险遭奸徒谋害,只得托病隐居。不久,他重返商界,坚持不与日商往来,保持了民族气节。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寇窜入租界。顾先生子侄15人只好分别旅居桂林、重庆、昆明、衡阳等地。两个兄长相继去世后,他偕四弟继承家业,勉力经营商行和轧花、磨面、榨油等加工业务,其间,和国民党地下人员姜梦麟等时有来往。1944年,他集资创建宝丰纱厂,拥有纱绽624个,职工70人,生产的“宝丰牌”16支棉纱赢得县境市场,并博得邻县以车船等候购货。继而又建俭丰布厂,有职工百人,生产的“俭丰牌”元色直贡呢,远销大西北各城市,供不应求。次年,他又独资创建鸿昌面粉厂,职工38人。几家工厂均因经营讲信誉,产品质量高而闻名。1945年夏,顾先生邀集地方热心人士,出资兴办顾村小学、顾村中学。
抗日战争胜利后,顾先生精神振奋,于1946年出任宝山县参议会副议长,决意为民请命。未料国民党政府强违民意,穷兵黩武,发动内战,到处拉丁、抽税,横征暴敛,致使民不聊生,怨声载道。为了减轻宝山县兵额负担一事,顾先生与议长一起赴省请愿,仗义执言,竟遭到省主席王懋功无理申斥。顾先生的满腔热情遭到无情打击,感到“真象迷梦中醒来”,遂萌生引退之念,于1948年毅然辞职。
那段时间里,中共党员李西坪(顾纪长同窗好友)常在他左右,给以启发、引导,帮他消除疑虑,提高认识,促使他接受我党统一战线主张,重新激起为地方公益事业出力的热情。他先后集资创办太平、北陆、启明、南黄、毅翔等乡村小学和俭丰职工夜校,仰仗李西坪之力,代聘教员,安排人事,资助革命事业。各项开支全由“护校委员会”统筹,顾先生负责会计。在办学过程中,他接触到许多中共地下党的同志,逐渐进步为中国共产党的一位朋友,他先后与彭育浩、朱保和、吴治展、卢志云、舒家骧、陆旦正、孟文浩、赵志美、俞树芳等共产党员建立了友谊。他的堂侄顾方才、顾方达和独子顾方本等均于解放前夕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9年春,革命形势发展很快。国民党五十二军在顾村一带加紧修筑工事,恣意拆毁民屋,企图负隅顽抗。幸赖顾先生出面周旋,得以保全顾村镇镇容。同年4月,中共藻北(吴淞)分区委发动群众向西转移,准备迎接解放军解放上海。顾先生积极筹措粮食等必需物资,给予大力支援,并委托顾方才力主其事。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顾先生喜气洋洋,当即会同“在沪革命同志”,乘上自备运货车返回顾村,协助政府发动工商界人士,做恢复生产、安定地方秩序等工作。
50年代初,顾纪长被选为宝山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务委员和第一届苏南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起了积极带头作用。
1968年2月17日,因病逝世。
顾先生一生致力于发展民族工商业,并追求光明,追求进步,虽道路坎坷而矢志不渝,无愧为工商界中爱国民主人士的一名代表、中国共产党的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