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4 14:36
颈动脉斑块是颈动脉内壁发生脂肪和钙类物质沉积,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表现,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认为与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
根据有无症状分类,分为有症状型和无症状型,无症状性颈动脉斑块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可有头晕或轻度头痛,有症状性颈动脉斑块患者可能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一过性黑蒙、患侧颅内血管导致的轻度或非致残性卒中等症状;按狭窄程度依次分为轻度(<50%)、中度(50%~69%)、重度(≥70%)狭窄;斑块按稳定程度分为稳定和不稳定斑块,后者又称易损性斑块,易损性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显著相关,不稳定斑块是非狭窄性颈动脉斑块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原因之一。
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因机制相同,通常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血脂升高、血管内皮损伤、炎症反应、代谢异常、凝血异常是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好发于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人群,吸烟、遗传、肥胖是重要诱因。
颈动脉分叉处粥样斑块的进展可引起管腔狭窄,常伴有溃疡形成。此过程可导致栓塞、血栓形成或脑灌注减少(更多见于双侧病变时),从而引起缺血性脑卒中或TIA。动脉-动脉栓塞和血管狭窄引起的血流动力学障碍,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缺血性卒中的重要机制。
随着年龄的增长,颈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的患病率逐渐增加。在所有年龄组中,男性患病率均高于女性。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等的广泛应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越来越高,40~54岁健康人群约1/3可见血管粥样硬化性改变。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在缺血性卒中的病因中占比为10%~15%。
颈动脉斑块本身不会导致死亡,当斑块重度狭窄影响脑血流量或者不稳定斑块急性闭塞时可导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作,严重脑梗死可导致死亡。近年来实验研究和辅助检查手段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颈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是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导致缺血性脑卒中更危险的因素。
无症状颈动脉狭窄在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很低,约为1%;对于重度(≥70%)颈动脉狭窄,患病率随年龄而增加(0-3%)。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同侧脑卒中的年风险相对较低(每年≤1%)。10%-12%的缺血性脑卒中由分叉处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所致。人群研究和医院研究表明,同侧颈动脉狭窄相关TIA或脑卒中患者中,同侧脑卒中复发风险高。
大部分颈动脉斑块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当血管已经出现较为严重的狭窄,可能会出现头昏、头晕、晕厥、记忆力下降等非特异的表现。当动脉斑块造成血管严重狭窄、闭塞时,或斑块发生脱落时,患者的症状就会比较明显,可能会出现脑卒中的症状,包括肢体无力麻木、言语不清、行走不稳、视物不清等。
尽管患者没有任何临床体征或症状时,但也可能存在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症状与颈动脉斑块的大小及对血管的阻塞程度有关。颈动脉狭窄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颈动脉血管听诊杂音和缺血性卒中症状。
症状性颈动脉斑块可以表现为:(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表现为一过性单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单眼失明或失语等,一般仅持续数分钟,发病后24小时内完全恢复。发作过后查体无明确阳性体征,影像学检查无局灶性病变;(2)缺血性脑卒中:常见临床症状有一侧肢体感觉和/或运动障碍、失语,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查体可有相应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影像学检查可见局灶性病变。
颈动脉斑块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脑部缺血症状:头晕、头昏沉、记忆力减退、视物模糊、失眠多梦等。(2)眼部缺血症状:视力下降、偏盲、眼前一过性黑朦。(3)短暂脑缺血发作(TIA):一过性肢体麻木或活动不灵、眼前一过性黑朦、言语不清或理解困难、表达混乱或词不达意、可能导致永久性偏瘫。(4)颈动脉斑块严重情况下的症状:颈内动脉颈动脉斑块完全阻塞可能导致大面积脑梗塞,甚至危及生命。
颈动脉斑块通常在体检时被发现,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为患者进行进一步体格检查、超声检查或血管MRI、CT检查,进而评估斑块是否严重,确定合适的治疗方式。
首选神经内科就诊。
当动脉内中膜厚度(IMT)≥1.5mm,凸出于血管腔内,或局限性内膜增高高于周边IMT的50%,即可诊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颈动脉超声检查具有简单、经济、无创等优点,是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首选检查。对于≥70%的狭窄,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和94%。斑块形态学特征、内部回声及纤维帽是否完整等,对斑块的稳定性有一定提示意义。需要注意的是,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估粥样硬化性斑块成分能力有限,简单以“软斑”和“硬斑”区分斑块是否稳定并不准确。
CTA可清楚显示颈动脉管腔、邻近软组织和骨性结构,对显示钙化病变具有独特优势。其成像范围大于颈动脉超声检查,除颈段颈动脉,还可评估颅内血管和主动脉弓。在超声检查结果不肯定或者拟行血管重建的患者,应进一步行CTA检查。由于该检查需使用碘化造影剂,肾功能不全为相对禁忌证。
颈动脉MRA成像范围与CTA相当,能准确识别颈动脉狭窄和闭塞。TOF MRA检查时,缓慢或复杂血流可造成信号缺失,夸大狭窄。CE MRA能提供更高质量图像,但需使用顺磁性造影剂,肾功能不全为相对禁忌证。MRA检查花费较高、耗时长,不适用于病情危重、有幽闭恐惧症、安装了起搏器等磁性植入物的患者。
DSA是颈动脉成像的金标准检查方法。与CTA、MRA相比,DSA还能提供血流动力学及侧支循环方面的信息,为介入治疗提供最直接的影像学依据。但是,该检查为有创性检查,存在一定手术风险,围手术期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或死亡风险约为1%。目前,对于颈动脉狭窄的术前评估,CTA、MRA等无创性检查已基本取代了DSA。
需要与颈动脉瘤相鉴别,大的动脉瘤可引起脑供血不足,压迫邻近组织,可出现声音嘶哑、呛咳、呼吸困难及霍纳综合征。可见于任何年龄,青少年也可发病。
颈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治疗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去除诱因:改变生活方式,戒烟戒酒,规律饮食。合并症的治疗:如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应同时治疗,给予降糖、降压、降血脂治疗。
对无症状性和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均应进行药物治疗,其中抗血小板治疗、降压治疗和他汀类药物治疗为其三大基石。(1)抗血小板治疗:尽管随机对照研究并未证实抗血小板治疗能减少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卒中风险,但长期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可减少心肌梗死和血管病死亡。因此,所有颈动脉狭窄患者均应行抗血小板治疗,常用药物为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不耐受者,可选用氯吡格雷等其他药物。(2)降压治疗: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降压治疗能有效降低卒中风险。普通高血压患者控制目标为<140/90 mmHg,合并糖尿病者应将血压进一步降低至<130/80 mmHg。老年人合并症较多,降压目标尚不明确,中国脑血管病指南建议>65岁者降压目标需个体化结合患者对降压治疗的耐受性,可适度放宽至<150/90 mmHg。各类降压药物都可使用,钙离子拮抗剂对预防卒中有一定优势。(3)他汀类药物治疗:所有颈动脉狭窄患者均应行他汀类药物降脂治疗,不稳定斑块或卒中高风险患者,需强化降脂: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8 mmol/L,或者LDL-C基线水平在1.8~3.5 mmol/L时,使LDL-C下降50%以上。他汀类药物对颈动脉狭窄的治疗至关重要,应长期坚持规律用药。他汀类药物单药治疗不能达标时,可联用依折麦布等其他降脂药物。
颈动脉血管重建包括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和颈动脉支架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两者的远期结局相似,但CAS围手术期风险相对较高。CAS和CEA构成了良好的互补关系,例如:≥70岁或发病<1周的患者,CEA治疗可减少围手术期风险;局部放疗后颈动脉狭窄或CEA后再狭窄,则更适合行CAS治疗。血管重建治疗需综合考虑狭窄程度、有无症状以及所在医疗机构围手术期风险控制情况等因素,仔细权衡获益和风险。
主要针对颈动脉斑块所导致并发症脑卒中进行治疗,包括运动疗法、低频、中频等电刺激,光疗、超声、磁疗、中频低频等电刺激,针对患者瘫痪肌肉进行刺激,预防肌肉萎缩,超声改善肿胀,运动疗法改善运动功能。
中药治疗的具体疗效及机制并未得到进一步证实,可能改善颈动脉斑块导致的缺血性症状,可视患者意愿而定,比如一些医院常用的三七、丹参、红花、地龙、银杏叶等相关中成药,其疗效尚需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定期体检,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监测斑块的变化和血管的狭窄程度,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如果发现颈动脉出现了斑块,这也提示全身其他动脉血管也有可能会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这时患者要特别关注自己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对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等人群。如果不治疗这些慢性病,不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那么发生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早期发现经过及时规范治疗可以痊愈,颈动脉斑块严重的较难治愈,但也可缓解症状,如果出现严重并发症预后较差,可能危及生命,需要定期复查,调整用药。
颈动脉斑块未导致血管狭窄时风险相对较低,当斑块导致血管狭窄大于50%时或诊断易损斑块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升高,需要积极调脂、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如果因为斑块造成严重的狭窄,导致脑组织供血减少,或是颈动脉斑块受到血流冲击,脱落后进入并堵塞大脑的小血管,就会引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危害患者的生命。
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卒中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身体活动,控制体重,戒烟和限制饮酒等,减少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心血管危险因素。
合理膳食主要包括增加新鲜蔬菜、全谷物、粗杂粮等纤维摄入,减少饱和脂肪酸、食盐(<5g),控制胆固醇、碳水化合物以及避免反式脂肪酸摄入等。地中海饮食可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尤其是卒中,其主要成分有全谷物、坚果、蔬菜和水果,辅以橄榄油、鱼类和红酒等,还包括少量家禽、奶制品和红肉。一般人群膳食建议如下:全谷物250~400g/d,蔬菜水果≥500g/d,鱼类≥300g/周,肉类40~75g/d,蛋类3~6个/周,大豆25 g/d,坚果50~70g/周,液态奶150~300g/d,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静态生活方式有害健康,应尽量减少久坐时间。规律身体活动可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运动形式及运动量应遵循个体化及循序渐进的原则。成人可采用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形式,每周应进行至少150min中等强度或75min高强度的身体活动。老年人可选择太极拳、广场舞等形式进行活动。
肥胖及超重人群心脑血管风险增加,通过限制热量摄入、增加身体活动等方式控制体重,有助于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热量摄入建议男性为6 276~7 530 kJ/d(1 500~1 800 kcal/d),女性为5 020~6 276 kJ/d(1 200~1 500 kcal/d)。
2007年Koutouzis等发表研究通过临床调查统计证明他汀类药物对抑制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形成有积极作用。
现今已证实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显著相关。不稳定斑块是非狭窄性颈动脉斑块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原因之一。不稳定斑块影像特征包括斑块内出血、大的脂质坏死核心、薄的纤维帽、溃疡、炎症以及新生血管等。
2024年9月6日,在余波教授指导下,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史伟浩、朱磊副主任医师及梁琨主治医师组成的治疗团队经过严格评估,为刘大爷(化名)成功开展了国内首批、华山医院首例TCAR手术——逆向血流保护下经颈动脉支架成形术。该技术为相关特殊高风险的颈动脉狭窄治疗带来全新的、更安全有效的方法。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