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大庾岭北驿

更新时间:2024-09-12 14:38

《题大庾岭北驿》是唐代诗人宋之问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是诗人被贬谪途中所作,通过描绘过大庾岭所见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自身被贬的悲凉情感。诗的前两联以雁之南飞而停与诗人继续南下的对比,表达了人不如雁的感慨,颔联通过描写江潮初落,林瘴不开的景致渲染孤寂氛围,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尾联以望乡处应见陇头梅的想象,暗用陆凯赠诗范晔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被贬的痛苦与思乡之情。全诗情景交融,用词考究,虽未直言“愁”字,但愁绪满溢,情真意切,令人动容。

作品原文

题大庾岭北驿⑴

阳月南飞雁⑵,传闻至此回⑶。

我行殊未已⑷,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⑸,林昏瘴不开⑹。

明朝望乡处⑺,应见陇头梅⑻。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大庾岭:五岭之一,在今江西、广东两省交界处。唐时为内地通粤要道,因其多生梅树,又称梅岭。驿:驿站。古代专供官府人员更换传递公文消息的驿马、车辆,以及中途临时休息、食宿的地方。

⑵阳月:古代以十月为阳月。南飞雁:雁常于九月南飞,正月北上,又称“随阳鸟”。

⑶传闻:传说,听说。至此回:到此即回,指鸿雁南飞至大庾岭即栖息于此,不再南下,待来年春天再往回飞。此,指大庾岭。

⑷我行:指诗人自己要去的贬谪之地。殊未已:实在是不能停下来。殊,很,实。

⑸江:此指赣江上游的章水,源出大庾岭北麓。潮初落:潮水刚落。

⑹昏:昏暗,迷茫不清。瘴:南方湿热蒸郁之气,称为瘴气。古人认为,瘴气是疟疾等传染病的病源。不开:不散。

⑺望乡处:远望故乡的地方,指站在大庾岭高处。

⑻陇头梅:大庾岭气候和暖,故十月即可见梅。《荆州记》载,南朝梁时诗人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范,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赠范晔》)当用其事。陇头,岭上高处。陇,山陇。

白话译文

十月里飞向南方的大雁,听说飞到这里便要飞回。

我流放的行程还远得很,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归来!

章江的早潮已开始回落,林间的瘴气还没有散开。

明天登上岭头遥望故乡,应当看到那初开的早梅。

创作背景

这是宋之问被流放岭南途经大庾岭时,题写在岭北驿的一首诗。宋之问是武则天时著名的宫廷诗人,与沈佺期齐名,颇受宠幸。后武则天退位,宋之问因结交张易之,于神龙元年(705)二月被贬为泷州(今广东罗定东)参军。古代传说,大庾岭岭南、岭北的梅花因气候不同,岭南梅花落尽,岭北才开。古人认为这标志着中原与岭南地区的分界。而唐代罪人多流放岭南,大庾岭也因此成为罪人们南下时的一个重要标志。这种一岭架隔南北的形势,往往会给被贬者以巨大的心理冲击。宋之问自然也不例外。由宫廷近臣骤然沦为罪谪之人,且远离家乡和亲友,只身远流岭南,其心中的痛苦衰伤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宋之问来到大庾岭附近,悲感身世,先后作过三首诗,除这一首外,还有《早发大庾岭》和《度大庾岭》。这首诗题为“大庾岭北驿”,当是度岭前一日,在岭北驿站中所作。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宋之问人品卑下,本不值得同情。但他的诗中也表现了一些迁客离人悲凉的情绪。以迁谪之身,写凄绝之情,诗中有一种凄咽的情感在流动,又在末尾望乡处渲染生情,不粘不脱,含蓄不尽,是宋之问诗中的名作。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开头两句写诗人看到的景象和由此联想到的事情。大庾岭有十月北雁南归至此,不再过岭的传说。诗人怀乡的忧伤涌上心头,悲切之音脱口而出。

接下来诗人想到自己的处境: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大雁能够在这里停下来和诗人还要继续南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引发诗人无限的伤感。雁南飞至此而北回,而诗人却像“孤雁独南翔”(曹丕杂诗二首》),非但不能滞留,还要翻山越岭,到那荒远的瘴病之乡;群雁北归有定期,而诗人不知何时才能重来大庾岭,再返故乡和亲人团聚。由雁而后及人,诗人用的是比兴手法。两两相形,沉郁、幽怨,人不如雁的感慨深蕴其中。这一鲜明对照,把诗人那忧伤、哀怨、思念、向往等等痛苦复杂的内心情感表现得含蓄委婉而又深切感人。

人雁比较以后,五、六两句,诗人又点缀了眼前景色:“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黄昏到来了,江潮初落,水面平静得令人寂寞,林间瘴气缭绕,一片迷蒙。这景象又给诗人平添了一段忧伤。因为江潮落去,江水尚有平静的时候,而诗人心潮起伏,却无一刻安宁。丛林迷瞑,瘴气如烟,故乡何在,望眼难寻;前路如何,又难以卜知。失意的痛苦,乡思的烦恼,面对此景就更使他不堪忍受。刻唯出谈应曲恼人的景象,愁杀了这位落魄南去的逐臣,昏暗的境界,又恰似他内心的迷离倘恍。因此,这二句写景接上二句的抒情,转承得实在好,以景衬情,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气氛,烘托出悲苦的心情,使抒情又推进一层,更加深刻细腻,更加强烈具体了。

最后二句,诗人又从写景转为抒情。“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五岭是那里最高的地方,站在山岭上还能最后一次回望北方家乡,待到翻过山岭,遍是丛林浓密,就看不到家乡了,不过应该能看到岭上的梅花,这对诗人也是一种慰藉。这里,诗人暗用了南朝梁时诗人陆凯赠诗范晔的典故。虽然家不可归,但他十分希望也能寄一枝梅,安慰家乡的亲人。这时诗人内心的苦辣酸甜是一言难尽,无限凄凉油然而生。情致凄婉,绵长不断,诗人怀乡之情已经升发到最高点,然而却收得含吐不露。诗人没有接续上文去写实景,而是拓开一笔,写了想象,虚拟一段情景来关合全诗。这样不但深化了主题,而且情韵醇厚,含悠然不尽之意。

整首诗通过描写见到的景物,委婉而深切地抒发了诗人内心饱含的被贬痛苦以及思念家乡的忧伤。全诗写的是“愁”,却未着一“愁”字。尽管如此,诗人还是表达出愁绪满怀,凄恻缠绵。这首诗正是在道景言情上别具匠心。全诗情景交融,用词考究,思乡之忧伤与行程之艰难紧密结合,表达了强烈的哀伤与沉痛之意,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名家点评

明代邢昉唐风定》:凄咽欲绝。

清代吴乔围炉诗话》:景同而语异,情亦因之而殊。宋之问《大庾岭》云:“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贾岛云:“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景意本同,而宋觉优游,词为之也。然岛句比之问反为醒目,诗之所以日趋于薄也。

清代姚鼐五七言今体诗钞》:沉亮凄婉。

清代孙洙唐诗三百首》:(首四句)四句一气旋折,神味无穷。

作者简介

宋之问(656—712),唐代诗人。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人。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初与杨炯分直内教,历任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等职,常扈从游宴。善诗文,与“善剖决”的韦善心并称户部“二妙”,与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宋之问在创作实践中使六朝以来的格律诗的法则更趋细密,使五言律诗的体制更臻完善,并创造了七言律诗的新体,是律诗的奠基人之一。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宋之问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