颛臾故城

更新时间:2022-01-11 18:00

颛臾故城,初为上古时期的一个古国。相传以风为姓的东夷部落首领太皞,在远古时代就建立了颛臾方国。西周初期,成王封之为“颛臾王”,周天子颛臾国的主要任务就是协助或代替周王室祭祀蒙山。颛臾国势弱小,地位卑微,春秋初期就作为鲁国附庸。

基本内容

《左传·僖公二十一年》:“ 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大皥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 杜预 注:“ 颛臾在泰山南武阳县东北。”《通志·氏族略》载:“颛臾氏,风姓,伏羲氏之后,鲁附庸国,主东蒙及济水之祀。”

《封建考》也载“ 於周亦有任、宿、须句、颛臾,实祀有济 ,盖(意地位卑微)诸侯。”

读史方舆纪要》亦载“颛臾城,(费)县西北八十里。在蒙山之阳,鲁附庸国。《论语》:季氏将伐颛臾。谓此。城东南十里曰南武阳城,汉县也,属泰山郡。后汉及晋因之。刘宋曰武阳县。后魏属东泰山郡。隋开皇十八年,改曰颛臾县,属沂州。唐初因之。贞观初,省入费县。《志》云:故城在今(费)县西北七十里。”

春秋颛臾国故城,位于山东省平邑县柏林镇贾庄村西南、固城村东北的浚河故道西岸。紧靠颛臾故城遗址,仅一路之隔的固城村,因颛臾故城旧称“固(堌)城”而得名。在固城村西南、县城东4公里处的颛臾村,今为颛臾社区之地,传为古颛臾后裔,在颛臾国被灭后迁居于此。

颛臾故城的城址近四正方形,南北长600米,东西宽550米。城垣轮廓清晰,城墙用当地黄土夯筑而成,现南面城墙残存较少。西、北两面高4米,西北、东北和东南城角残垣高达9米,基宽达12米。城内文化堆积厚约2米,采集有春秋夹砂灰陶鬲,及泥质灰陶豆等。

清代曹寅有《过沂水有怀芷园弟》一诗曾云:“寒事颛臾早,征轺沂水初。西风正驱雁,回首益踌躇。”

颛臾故城,初属费县境,1949年划入新成立的平邑县。1979年8月被平邑县革命委员会定为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内容梗概

颛臾为蒙山脚下一处古老封国,为祭祀东方圣山蒙山而存在,历夏商周三代而不辍。与其他封国不同,颛臾本身面积不大,实力无法与各国抗衡,从分封原则上,既非王室宗亲之屏卫,也非功臣强藩之酬佣,不可谓富庶,也绝非强横,却能历经改朝换代而福祚延绵,强邻环伺机而独善其身,处大国夹缝而安然无堵,必有其独特之处,也有其令诸侯不敢侵迫的理由。这便是本文开头拈出一段罗马颂词的用意所在。

简而言之,颛臾并非单纯出于政治军事角度的一般封国,而是远古先祖出于对自然的敬畏、对神灵的敬慕而设立的一处原始宗教信仰的祭祀之国,是一处不可侵犯的圣地,而颛臾国的先民,便是远古专司圣事的祭司阶层的后人,是传说中华夏始祖之一、拥有神权的部落联盟首领伏羲氏的后人。这就像古以色列的利未家族世代承袭祭祀上帝耶和华的圣职一般。

要考究颛臾古国的历史,先要从颛臾所在的蒙山区域说起。蒙山位于山东省中部,主峰龟蒙顶海拔1156米,山区面积1125平方公里。蒙山历史悠久,人文璀璨,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五千年前,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尚书·禹贡》载“淮沂其乂,蒙羽其艺”,即在传说中的大禹时期,先民便已经在这里疏浚河道、治理洪水、进行农业种植,有了文明的源头。至圣先师孔子留下“登东山而小鲁”的慨叹,孔门七十二圣贤多出于此,为中国传统文化作出极大贡献。以算圣刘洪、智圣诸葛亮、孝圣王祥、书圣王羲之、书法家颜真卿、爱国名将左宝贵等为代表的沂蒙先贤,从各方面对历史文化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盛唐诗坛一仙一圣李白、杜甫“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吟诗向往,康熙大帝、乾隆大帝多次驻跸巡游。可以说,蒙山钟灵毓秀,人杰地灵。

追古溯源,颛臾古国的历史应从上古东夷文化说起。蒙山相传为东夷文化发祥地,为三皇五帝中太昊伏羲氏源泉。伏羲氏为文明始祖,相传他作八卦以记事,制嫁娶以别男女,教民结网,捕渔打猎,创造文字等。太昊伏羲氏被后世尊为“人文初祖”、“百王之先”,其在华夏文明的源头地位毋庸置疑。现代考古判断,伏羲时代在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6000年左右,考古学上称为大汶口文化早期。

据考,蒙山之阳遍布与伏羲氏时代相同的大汶口文化及稍晚的龙山文化遗迹。蒙阳有雷泽,传说伏羲为雷神之子,故称。又说圣女华胥游雷泽,踩到神人脚印,感而有孕生伏羲。东夷少昊部落强大后,太昊后裔被迫西迁,余部在今蒙阳建立颛臾国,周朝受封,专祭太昊、蒙山;另有别支建立了任、宿、须句三国,春秋时尚存,四国共奉太昊为祖。

据载,太昊伏羲氏主体西迁后,其后裔在今蒙阳建立颛臾国,西周初年分封诸侯,颛臾国得到周王室认可,专门祭祀蒙山及祖先太昊氏。《论语·季氏》载:“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昊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便是这段历史的翔实记述。颛臾之名可能源于颛顼。颛顼为太昊、少昊之后东夷首领,是传说中五帝之一,号高阳氏。颛臾故城在蒙山南麓柏林镇固城村北。

《论语·季氏》载:鲁国权臣季康子将伐颛臾,季氏家臣冉有、子路告诉老师孔子,孔子反对:“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从季康子到战国末,所有史料未再提及颛臾下落,应非偶然,从侧面说明颛臾可能已被吞并。今平邑县有颛臾村,传为颛臾后裔。

据地方史志学者考证,作为东夷文化的发源地,颛臾国所在的蒙山地区也是传说中五帝之一大舜的出生与成长之地。《孟子》载:“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舜以至孝闻名,受尧王器重,尧将女儿娥皇、女英嫁舜为妃,并将天下禅让于舜。舜在位四十余年,禅让于禹,后南巡,葬于江南九嶷山。和太昊伏羲氏一样,大舜的出生、发祥、迁徙之地颇多争议。据考,《史记》载“舜耕历山,渔雷泽”,而绝大多数历山附近并无雷泽,唯有蒙山之阳,既有历山,又有雷泽,且有诸冯,还有舜帝庙和舜井等。历山位于雷泽湖西南,雷泽湖东平邑县铜石镇有南诸冯、北诸冯、诸冯铺三村,雷泽湖南凤凰庄清末以前亦名诸冯。雷泽湖南曾有舜帝庙,供奉舜帝及二妃。现舜帝庙已不存,尚有舜帝庙村。

周朝代商后,东夷部落不服,多次叛乱。《尚书·序》载:“鲁侯伯禽宅曲阜,徐、夷并兴,东郊不开,作《费誓》。”西周初年,武王崩,成王年少,周公摄政,东夷联合商纣子武庚和武王弟管叔、蔡叔、霍叔起兵。周公杀武庚、黜三叔后,集中讨伐东夷。周公之子伯禽受封鲁国,国都曲阜以东交通受阻。伯禽东征,誓师费地,在今费县。鲁国大获全胜,占有东夷大片疆土,北到泰山,南有峄山,东包蒙山,直濒大海。《诗经·鲁颂·閟宫》载:“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至于海邦,淮夷来同”,称颂此事。沂蒙山区原为东夷根据地,自此为鲁国所有。颛臾国成为鲁国附庸,世代承袭祭祀蒙山。

春秋战国时期,蒙山地处齐鲁两大国之间,地位重要。《左传·哀公十七年》载:“公会齐侯,盟于蒙。”1982年蒙山发现一枚春秋时青铜戈,上有铭文“蒙”字。能制造青铜器并在器物上铸有族徽,说明颛臾国拥有较为先进的文明形态。

颛臾国祭祀蒙山处在今蒙山主峰脚下古蒙祠。《水经注》载:“东流迳蒙山下,有蒙祠”。唐玄宗天宝五(746)年,朝议大夫、守琅琊别驾李瑗立有《蒙山祠记碑》。宋神宗熙宁八(1075)年,封颛臾王为灵显潜应侯,蒙祠改称灵显庙。宋徽宗宣和五(1123)年,加封为英烈昭济惠民王,列于祀典,改灵显庙为颛臾王庙。宣和年间,道士贾文在蒙山南麓建立道观,此后玉虚观(今万寿宫)道士兼祭蒙祠成为惯例。明太祖洪武三(1370)年,朱元璋下诏去除山川神祠历代封号,颛臾王庙官方祭典遂废。洪武后,民间祭祀仍沿续。

民间传说以及一些学者认为,先秦时代的封禅之山并非泰山,而是东山,即东蒙之山,也就是颛臾国所在蒙山区域。自武王伐纣后,东夷民族的安抚与稳定便成为周王室面对的严峻问题,除了在今山东地区分封齐、鲁两大国及若干宗室诸侯以进行武力震慑、发展经济以稳定民心之外,对异民族的精神文化和信仰进行承认、保护与尊崇,也是进行文化融合的必要策略。

蒙山地区作为东夷民族重要发祥地和传统聚居区,对东夷民族世代崇敬的山岳信仰进行安抚,沿袭前代惯例继续册封颛臾国这个袖珍却神圣的宗教王国、祭祀圣地,并允许其按照本民族礼俗代表周天子祭祀圣山,可以说是周王室给予东夷人的最高荣耀。随着东夷人逐渐接受了华夏文明并融入其中,对山岳的崇拜也融入了华夏民族的精神血脉中,传承千载,延绵不绝。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