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与秩序重建

更新时间:2023-12-23 21:41

《风险社会与秩序重建》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杨雪冬。本书主要讲述了全球化与风险社会的最终成果,从风险社会理论角度讨论了秩序重建的可能。

内容简介

作者在阐释理论的同时,还提供了一些生动的案例分析,包括“假奶粉案”、“假彩票案”、SARS风险、“9·11”危机、医患冲突等,从多个层面对风险社会进行了形象描绘和分析。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构建了风险社会与秩序的理论框架;第二部分选取了若干案例,具体讨论了风险与秩序的关系;第三部分是理论总结,讨论了风险社会中秩序重建的可能。本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风险社会研究的理论,并运用风险社会理沦分析了我国制度建设中存在着的问题。

本书目录

导论

第一章风险与风险社会

1.1风险的相关概念

1.2风险的概念(1)

1.3风险的类别

1.4现代风险景观

1.5风险社会的三种理论

1.6全球化与风险社会的关系

第二章风险、秩序与治理

2.1风险与秩序

2.2治理的类型

2.3“有组织地不负责任”与国家中心治理的危机

2.4最低共识与合作的可能

第三章风险的制度化与制度的风险——以彩票业为例

3.1个人投机和制度担保

3.2从有奖募捐到彩票:国家理念的转变

3.3部门利益与监管的空位

3.4公众意识和选择性替代

3.5结论:国家权威与风险制度化

第四章竞争失效与治理均衡——以阜阳假奶粉案为例

4.1政府间竞争与竞争失效

4.2地方竞争、资本流动与治理的退让

4.3条块监管、责任淡漠与“有组织地不负责任”

4.4信息不对称与个人治理能力的提高

4.5结论:多主体参与与治理的均衡

第五章公民社会与风险抵御——对大枣协会个案研究

5.1组织化:抵御风险的选择

5.2北京市平谷区大枣协会的结构与功能

5.3风险分配机制的评价

第六章风险、福利制度与复合治理——以山东省青岛市“阳光救助工程”为例

6.1风险与福利制度

6.2创新推动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6.3“阳光救助工程”中的复合治理雏形

6.4复合治理的条件与治理转型

6.5复合治理与风险分配正义

第七章市场风险、个体农户与技术创新的限度——以衢州市农技110为例

7.1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7.2农技110:政府主导下的创新

7.3“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问题

7.4结论:建立赋权型信息网络

第八章全球风险与国家治理的限度——“9·11”前后的美国危机管理

8.1“9·11”事件之前:协调、沟通与决策

8.2“9·11”事件现场:救援与协调

8.3“9·11”事件之后:管理与冲突

8.4结论:国家的限度与网络化管理

第九章生态风险与复合治理的尝试——以SARS为例的分析

9.1风险与生态风险

9.2失效的管理:信息扭曲与责任缺失

9.3透明、政治行动与国际合作

9.4结论:化解风险的多元路径选择

第十章风险社会中的专家系统与信任维持——以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为例

10.1风险社会中的信任

10.2专家系统在现代信任关系中的作用

10.3从医患矛盾看专家系统在信任危机中的角色

10.4如何维持社会信任:以制度和道德保障专家系统的“正确性”

第十一章全球化、风险社会与中国

11.1全球化、风险社会与民族国家中心秩序的危机

11.2全球化、转轨与中国的风险状况

11.3结论:改革国家中心治理结构,应对全球化时代的风险

结论重建作为公共产品的秩序

结论1秩序是一种公共产品

结论2秩序的结构与边界

结论3秩序的扩展与信任

结论4风险社会、复合治理与共担—共存的秩序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