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04 15:42
一般持续时间仅几分钟,很少超过半小时。危害范围小。俗话说“雹打一条线”,其宽度一般只有1—2千米。破坏性大。
由于风强,雹砸,所经之地,往往房倒屋损,树木、电杆倒折,农作物被毁,人畜被砸伤亡。
1986年5月20日,重庆市遭受强风雹袭击,荣昌、大足等6个区县先后出现8级以上大风和冰雹,雹块大如鸡蛋,同时出现暴雨,历时5个半小时,死亡90人,倒塌房屋6万余间,成灾农田46万亩,损失粮食310万公斤,倒折电杆1.5万根,直接经济损失约2亿元,其危害不亚于发生一场大地震。出现频率高。据统计,我国风雹平均每年有1000多县次,最多达2150多县次,最少也有600多县次。
2016年9月11日,山东省有滨州、淄博、日照、济南、烟台、潍坊、莱芜、临沂等8市遭受风雹灾害。截至12日15时统计,全省受灾人口28.6万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2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8.2千公顷,成灾面积10.6千公顷,绝收面积2.8千公顷;倒塌房屋7间,严重损坏房屋9间,一般损坏房屋158间;直接经济损失4.2亿元,其中农业损失4.1亿元。
为客观分析风雹灾害给福建农作物造成的灾害损失风险,结合福建省1978-2008年近31a农作物因风雹受灾和成灾的面积资料,应用正态信息扩散计算方法对农作物风雹灾害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福建省农作物因风雹受灾和成灾的面积相对较小,灾害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受灾指数≥3%和成灾指数≥1%的年份全部出现在1990年以前;受灾和成灾的风险概率随着灾害风险水平的提高而下降,受灾风险大于成灾风险,在平均受灾和成灾风险水平时,即风雹造成的农作物受灾和成灾面积占播种面积比例分别达1.77%和0.65%时,受灾和成灾风险分别为1.8年一遇和1.7年一遇;对照历年风雹受灾和成灾的实际状况,风险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
2023年1–2月,云南、西藏等局地遭受风雹灾害。
冰雹的降落具有一定的规律。多雹地区的劳动人民从长期的观察实践中,总结了不少根据气温、湿度、云彩、雷声等特征来判断降雹的好经验。例如,与气温相关的谚语有“伏天早晨凉飕飕,午后冰雹打破头”;与湿度相关的谚语有“天气闷热,有冰雹”,“早上露重,午后有雹”;与云彩相关的说法有“低云打架,冰雹就下”,“不怕云里黑,就怕云里黑夹红,最怕黄云下面长白虫”;与雷声有关的经验有“蜂子朝王声,冰雹将来临”。
把这些经验与现代气象技术结合起来,将为防御冰雹提供很好的依据。目前国内外在人工防雹中主要采用炮轰和催化剂防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