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仙台

更新时间:2023-02-22 16:55

江西著名风景名胜区三清山景点之一。紫烟石、费隐岩西下方,“伏魔上相”崖壁北上方十余米,距三清宫约400米处,置于后天八卦“乾”位。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陈运和诗《飞仙台》赞“神仙已飞向古代 只剩三个字还在 站得如此长久 等谁再登空台 确实,不属于情的交待 不属于事的记载 八行题字剥落难认 二层基座仍显风采 再来,再来 悠哉,悠哉”。

景点介绍

飞仙台仿印度早期风格,结合中国南方古代传统建筑形式,由台基、台身、台顶三部分组成。全部用花岗岩砌成。正方形二层基座,台身分两层,下层六面六门,高0.82米,由12块长方形花岗岩石块作莲瓣形开光构成;上层高1.58米,圆形,开四门洞,由8块岩石也作莲瓣形开光构成,但瓣尖不像下层垂直平竖,而是逐渐收分到台顶,与盖顶复钵下层弧线连成一体。原上置八宝葫芦合成台顶,台总高5.33米,寓道教三清四御之意。顶部原已倒塌,1995年由原三清山管理局修复。现台顶改为七级宝塔形,总高6.80米,台西南侧一面基座石上横刻繁楷“飞仙薹”三字。台身下层12块莲瓣各面原竖刻有字,今修复后残存依稀可辨的石刻仅有:“东方玉宝皇上天尊”、“金溪方武金刻石”、“固本山住持道士”、“王永祜俗弟永优”等,其它的难辨待考。

建筑

飞仙台是道教用作迎仙、会仙、飞仙的重要建筑。民间传说每年八月初一玉皇大帝要在玉京峰举行群仙会,各路神仙来三清山聚会时,都要到飞仙台处小憩,眺望此处四周峻美壮丽景色,因而得名。

三清山飞仙台的建筑型制特别,台的基座和下半部为道教形制建筑,中层六门六合,上层四门四方,寓三清四御,统领环宇。

台的上半部为佛教形制建筑,圆弧形莲瓣状收分至台顶。“莲”,碧洁无染,象征佛教莲台宝座,佛法无边,功德无量。南京的明孝陵和凤阳的明皇陵都刻有相同的莲花座特征符号。

三清山飞仙台将佛、道两教建筑形制的特征符号巧妙地融合于一身,为历史留下了三清山古代道教融合佛教建筑的又一文化遗产,建筑奇葩。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