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7 11:39
《饥饿的女儿》是英籍华人女作家虹影的自传体小说。小说主要以女主人公“六六”一家的苦难为特写,讲述私生女六六和她的家庭的经历。
《饥饿的女儿》以位于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的重庆为背景地。在虹影笔下,它和文艺作品中的“大上海”颇有几分相似:江上的轮船汽笛,小市民日常生活中的算计,空气里潮湿的雾气,深深藏在心底的大爱大恨,表面无动于衷的亲情,贫民区弥漫着腐败的恶臭,长江里沉浮漂流的死尸。一个类似于上海棚户区的贫民区,充斥着流言和谩骂,藏污纳垢的是非之地。阁楼里毫无隐私的拥挤的生活,母女间紧绷的关系和血缘间的亲情,手足之间的亲近和因为饥饿而产生的怨恨。主人公有着平常女孩成长期的种种苦恼,也有着其他人所不具备的超常敏锐的爱恨。她觉得,有人注视和观看着她,而她也注视和观看着自己。那种看不见的观察与交流,在小小的心灵内流进流出。出于困惑和绝望,她开始挑战生活。
十八岁生日这天解开身世之谜,其他所有的秘密在时代的暗潮裹挟中一一揭开,吞噬江岸的一切,也撕开这个平凡家庭掩盖的长年累月的隐痛。主人公最终离家出走,奔走他乡,因为她别无选择。
1997年,这恰是中国当代女性自传小说写作的一个高峰期。“女作家写的自己的故事”、“自传小说”、“性体验”、“隐私”,成为报刊和杂志宣传的策略。不管作者的创作初衷如何,“真实”和隐私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商品。在出版业已全面进入市场的时代,媒体的宣传策略无疑对读者最具影响力。而宣传和销售的无形压力,也会或隐或显地改变作者的写作策略。
而虹影也说过“《饥饿的女儿》是一本100%的真实的自传体小说,主人公就是我自己。”
六六
女主人公六六从小由于私生女的身份,在家庭感受不到任何的亲情温暖,在外也饱受着外人的嘲笑和讥讽,苦难对于她来说可以说是如影随形,也许正是私生女的原因,被遗弃、被孤立,使她爱上了如父亲般比她大二十岁的历史老师。也许是两颗孤独的心如刺猬版在互相取暖,历史老师好像总与许多话要与她说,历史老师对她谈到了当时的许多禁忌,如文革。而六六对历史老师的爱更多的是从小缺少父爱的一种弥补和替代。
母亲
母亲是逃婚来到重庆的,她从乡下逃出来,溜进这个巨大的城市,让家人再也找不到她,她并没有遵循中华文化一直以来都弘扬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是逃离了包办婚姻,来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城市。在逃离的船上,英俊而又神采飞扬的袍哥触动了母亲的心,母亲和袍哥男人举办了婚礼,不久母亲怀孕,第二年盛夏里一个女儿。从此她成为了流氓恶霸的妻子和逃婚不孝的女儿。后来“那混账男人常常通夜不归,后来就带了摩登女人回家”,母亲再一次经历了生活的磨难,即使知道按照家乡祠堂的规矩,已婚女人私自离家都要沉潭,更何况她的丈夫是地方一霸,若逃跑的她被找回来意味着怎么样的结果,深知有着怎么样的后果,母亲还是一手抱着女儿一手拎着包裹逃离了家乡,大姐后来都不可理解地说“我妈也真是傻里吧唧的,争啥硬气,非要走。”这是母亲第二次叛逆离家出走。逃离了家乡的母亲来到重庆靠着为别人洗衣服俩养活孩子和养活自己,也许是命中注定这个自甘落难的女子遇到了当时为水手的父亲,本以为到此母亲可以和中国传统的女子一样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了。可是,在父亲出船久未归的日子,由于身体的饥饿和心灵的饥渴,母亲再一次叛逆,爱上了一个当时仅仅有24岁比母亲小十岁的未婚青年,此刻女性对爱欲的追求达到了顶峰,正如文中所言“母亲已经很久没有过男人了,似乎已忘了男人时怎么一回事。这个做她弟弟的男人,让她记起自己是个女人,欲望和需要爱的强烈感觉在她她的心里恢复。”后来并且生下了私生女,也就是小说的主人公“我”。
养父
养父是一个善良的船员,在与母亲相识后建立了一个清苦的家庭。父亲的一生做过国民党的逃兵、水手,经历了死里逃生、外出期间老婆身体与灵魂的出轨,承受了视力的逐渐变差、因饥饿出工摔破了头、眼盲等等一系列生活的不如意以及灾难。在虹影的叙述里,养父的一生是忍辱负重、辛苦操劳、多灾多难的一生。
生父
生父小孙是个比母亲小十岁的男人,他两岁时便经历了丧父和母亲改嫁的不幸,他改跟继父姓,在新的家庭中是一个外人。这个孤独的小伙子在艰辛岁月来到母亲的身边,无怨无悔地帮助母亲。可以说,小孙是母亲在缺乏丈夫身心关爱的日子里的灵魂伴侣,而小孙也在与母亲并不算长久的相处中第一次感受到了被需要、被信任、被依赖的欣慰。正如小说中写道:“他可能一生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如此重要,如此被需要,于是他让自己陷入到恋情中,不能自拔。”可是小孙在与母亲情之所至有了“我”之后,他的人生必然要面临很多改变:他背负着破坏母亲家庭和生下“我”这个一出生便会遭受唾弃的无辜生命的罪名,同是也被迫与母亲分开。在与母亲分开后,他调离了工作,从原来的小干部撤职成了一名做带毒工种的工人,与一个农村姑娘完成一桩没有爱情的婚姻。他要从每个月很少的工资里承担“我”每月十八元的抚养费,更痛苦的是,还要忍受十多年不能私自见自己亲身女儿的痛苦。尽管这个苦难深重的男人付出了所有的心血,仍旧得不到“我”的承认;尽管他拼命辛苦劳作,努力履行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可终其一生也没有得到他农村妻子和两个儿子的肯定。由于长期生活境况的穷惨,他得了肺癌去世。这个苦命的男人从一开始就被塑造成一个自我牺牲的殉道者。在“我”十八岁前的生活中,他只是一个在“我”背后偷偷关注“我”、只有背影没有脸庞的存在,在“我”十八岁生日那天,他只是“我”眼里无法得到原谅的陌生人,在“我”十八岁过后,他是一个快被遗忘的模糊存在,直至死亡,他都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安身之所。
《饥饿的女儿》是一个关于女性生存和反抗的故事。小说一开始展示了主人公“六六”的生存困境:极端贫穷,感受不到丝毫的亲情温暖,不被人注意,孤立无援,仿佛是一个多余的人。她所能做的,除了默默对抗生活的不公,就是寻求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就在这寻求的过程中,一个饥饿年代的家庭故事徐徐展开。
虹影笔下的母亲虽卑贱丑陋,却是女性生存困境的真实再现,她的内心充满爱和坚强的意志。在字里行间的叙述中,可以体会到虹影在经历了人世沧桑之后对母亲的深切同情和理解。母亲那一代人是饥饿不可逃脱的承担者,而躲过了饥荒年头的六六,却躲不过家人对饥饿的恐慌记忆。如果说六六不是饥饿的直接受害者,那么她只能是饥荒年代的“后遗症”,因为饥饿是她的胎教,是这个世界给她留下的最初的痕迹。
这种饥饿,是对食物的渴望。“每天夜里我总是从一个梦挣扎到另一个梦,尖叫着,大汗淋漓醒来,跟得了重病一样。我在梦里总饿得找不到饭碗,却闻到饭香,我悄悄地,害怕被人知道地哭,恨不得跟每个手里有碗的人下跪。为了一个碗,为了尽早地够着香喷喷的红烧肉,我就肯朝那些欺侮过我的人跪着作揖”。六六确实躲过了饥荒最严重的时期,可是躲不过亲人和邻人们因回顾饥饿而产生的恐惧。即使她能在肠胃上实现朴素的温饱,可观念上恰恰相反,她生活的环境认同饥饿是一种习俗,以至于她也无法从观念上脱离饥饿的时代和记忆。
这种饥饿,也是心理情感需求。六六对身体接触的渴望,并不完全是“性饥饿”,这种身体上的饥饿,从根本上是六六对心理之爱的需求态度,她极度地渴望爱,渴望被亲人接受和关注,而不是被莫名其妙地排斥在亲情之外。十八岁生日那天,六六知道了自己的私生女身份,所有关于人生美妙的梦想轰然倒塌,多年来的委屈、疑问、孤独、压抑统统找到了理由。六六无法改变自己的身世,因为生命的起点不在自己手里,她也无法改变周围人的眼光。面对心灵与家庭的冲突,她选择了一条背叛自我历史的不归路——离家出走,从此“背对”从前,陷入疯狂的叛逆行径之中:没日没夜地沉溺在劣质烟酒之中,疯狂地参加各种地下舞会,疯狂地谈恋爱。实际上,六六对家的叛逃、对自我的放纵,只是为了逃避苦闷和压抑,为了忘却从前的记忆,麻醉自己受伤的心灵。然而身体可以麻醉,心灵却得不到安宁,她依然在寻找心灵的出口,直到发现“写作,早晚有一天能解救我生来就饥饿的心灵”。
首先,虹影的作品有种强烈的历史感,小说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虹影有意识地将自己的小说纳入宏大的历史中,使人物的命运与历史的沉浮结合在一起,也使得小说有一种厚重感。六六的成长离不开当时的历史背景,家族人的命运随着国家历史的变迁而漂浮着。母亲的前夫,在国民党时期是有名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成为首先被打倒的一批,境遇很是凄惨;养父又因为两块银元一直过得提心吊胆;三年饥荒时期,家族的亲人死了一个又一个;文革时期各种文斗武斗发生在六六的身边;文革结束后,历史老师因为武斗中害死弟弟而内疚,且自觉清算即将来临,因此不堪重负而自杀;六六念大学之后放荡不羁的生活,喝酒,蹦迪,写诗,也于八十年代思想解放的环境相关。虹影不仅将人物的命运与历史联系在一起,她在小说中对历史也有着自己的价值判断,她对文革的批判是含蓄的,却有着明显的价值倾向,她以冷静的笔调,略带嘲讽地描述了文革那一场闹剧,同时对文革中死去的人们也有怀有同情之心。
其次,虹影注重小说的故事性,她对讲故事有着一种执着的爱好,十分擅长将故事讲得情节曲折,婉转动听。虹影在接受采访时说过:“赵毅衡说过我很有想象力崇拜,他认为我是‘叙述狂’——喜欢讲故事,讲故事时透出一股狂喜,巴尔特称为‘文本欢乐’。永远想让我的人物多遇上点惊奇,多撞上点危险,读起来几乎都像惊险小说,但是我醉心的是把玩人的命运,是让我的人物变成想象力的游戏的棋子。”《饥饿的女儿》就是这样一部故事性很强,引人入胜的小说。小说一开始就设置了一个悬念,我的出生是一个秘密,一个不能被别人知道的秘密,而且老是有一个男人在跟踪我,让我既感到紧张,又感到刺激。整个故事就是在这样一种略带悬疑的氛围中展开的。在故事的叙述上,虹影也别具匠心,先是选取了十八岁生日这个比较特殊的日子展开情节,围绕两条线索展开,一条线索是身世之谜,一条线索是我对历史老师的爱恋,将六六的成长与爱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叙述方式上采用倒叙、插叙等多种叙事手法,使得作品故事层次丰富,可读性强。虹影十分擅长渲染气氛,身世之谜的神秘感,还有一个跟踪她的神秘男人,都使得小说的悬疑感大增,吸引读者不断地去探秘。
第三,小说中男性形象完整、丰满、个性鲜明。小说中的男性并不是为了衬托女性的单一存在,而是具有自己鲜明个性的独立形象。《饥饿的女儿》中无论是养父、生父还是历史老师的形象都很鲜活生动。养父是个隐忍的善良男人,面对妻子的出轨,他依然能够接受六六这个无辜的孩子,并且在饥荒年间自己节省出粮食给孩子们吃,一个不善于表达情感的男人,却是老一辈中国人的典型性格。生父的形象就更让人心生怜惜了,生父原本家境不错,饥荒时节照顾了母亲一家,让孩子们度过饥年,爱上了比自己年长且红颜日渐消逝的母亲,并和她有了孩子,也就是六六。但也正是因为有了六六,他和母亲的情缘也就到头了,但是他依然珍惜这个孩子,他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好男人,一个躲在幕后不能上台前的好父亲。至于历史老师,他则是一个完全的男人形象,对六六一直若即若离,有意识无意识地勾引一下,在他明知道自己已经想要自杀的情况下,还和六六发生关系,并且让六六有了孩子,这是他临死前最后的放纵,也是不负责任的行为,让六六看清楚,她和历史老师之间并没有真正的爱情。
第四,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小说中女性主体是遮蔽的。虹影自己曾说:“很少有人看出,仅从我的作品,难分别出作者的性别。我的女性主体是隐蔽的。我进行一种超越性别的写作,在这一点上,我可以跟男作家抗衡。我不喜欢‘小女人写作’,不管是新人类,还是新新人类。对此,我骄傲。”的确,在这部小说中主角是女孩六六,但是她并没有沉浸在自己女性的情绪世界中去,而是跳出来以一种更宽广的眼光来看世界和自己的命运。因此她在小说中并没有封闭在自己女性的内心世界里,而是将自己的命运与历史结合,小说中有种超越性别的力量。
虹影的这本小说写作于1997年,1998年由美国汉学家葛浩文翻译成英文,由英国的布鲁姆斯伯利出版社出版英译本,至少已有12个国家的文字版本。《泰晤士报》、《星期泰晤士报》、《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和《哥伦布邮报》等报纸均就此书发表了评论文章。该书曾被列为英国最大的书籍连锁店WATFRSTONS和美国著名的书籍连锁店BOOKS ETONS的畅销书排行榜。
虹影把饥饿年代的苦难写得令人不寒而栗。《饥饿的女儿》成功了,虹影走向新的水平线,她突破了自己,也超越了与她同时期中国女性小说写作流行的基调。
——评论家刘再复
《饥饿的女儿》属于中国,属于地地道道的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特别是它所表现的那种几乎是不可重复的生命的生长方式,令我一望即感亲切。
——评论家李洁非
这本书固然说的是一个年轻姑娘与她的家庭的事,但也属于一个时代,一个地方,在最终意义上,属于一个民族。这民族与我们西方人印象中的中国很不一样,与我们了解的那一点“文化大革命苦难”相比,几乎不可同日而语。
——翻译家葛浩文
这是一本美丽的、令人难以忘怀的书,是我们不曾看到的那一部分中国的史诗,绝对的让人着迷。
——英国著名作家玛丽·维斯利
对那些有现代中国的动荡中幸存下来的一代,虹影写出了有力的证词:他们之所以幸存,只靠着坚韧。这是一本让人心都掀起来的书。
——英国书评家卡门·卡莉尔
此书有十九世纪小说名著的所有成分――非婚生、贫困、无望的爱情――却是扣人心弦的自传,把我们带到现代中国的最核心处。
——英国书评家安东尼娅·弗雷泽
一本了不起的杰作:它把私人的与公众的结合起来,又把公众的与精神的结合起来。
——瑞典《松德斯瓦尔斯日报》
这是一部强劲有力的作品,读她的故事,你会发现你进入到一个苦恼灵魂深藏的真相。
——美国《纽约时报》
虹影的叙述,其坚韧,其想象力,其幻异能力,使人着迷。
——美国《洛杉矶时报》
虹影,英籍华人女作家、诗人。中国新女性文学的代表之一。1962年生于重庆。曾在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上海复旦大学读书。1981年开始写诗,1988年开始发表小说。1991年移居英国。代表作有长篇《孔雀的叫喊》、《阿难》、《饥饿的女儿》、《K》、《女子有行》、诗集《鱼教会鱼歌唱》等。曾旅居海外,现居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