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20 00:53
《饮李复堂宅赋赠》是清代郑板桥所作的一首诗。
饮李复堂宅赋赠 ⑴
四月十五月在树,淡风清影摇窗户。
举酒欲饮心事来,主客无言客起去。
主人起家最少年,骅骝初试珊瑚鞭。⑵
护跸出入古北口,橐笔待直仁皇前。⑶
才雄颇为世所忌,口虽赞叹心不然。
萧萧匹马离都市,锦衣江上寻歌妓。⑷
声色荒淫二十年,丹青纵横三千里。⑸
两婴世网破其家,黄金散尽妻孥嬦。⑹
剥啄催租恼吏频,水田千亩翻为累。⑺
途穷卖画画亦贱,佣儿贾竖论非是。⑻
咋画双松半未成,醉来怒裂澄心纸。⑼
老去翻思踏软尘,一官聊以庇其身。⑽
几遍花开上林树,十年不见京华春。⑾
此中滋味淡如水,未忍明良径贱贫。⑿
⑴ 李复堂:李觯,字宗扬,号复堂。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画家。康熙间举人,曾为康熙侍从,后为宫廷作画,因不中款式被黜。出任滕县知县,罢官后在扬州卖画。他擅画花鸟虫鱼,先工笔后写意,笔力劲健,作品极富生趣。性情放荡不羁。为“扬州八怪”之一。
⑵ 骅骝:骏马。珊瑚鞭:华贵的马鞭。
⑶ 护跸:又作“扈跸”,护从皇帝车驾。跸,皇帝车驾。古北口:在北京市密云县东北,长城要口之一,口外通往热河。橐笔:《汉书·赵充国传》中颜师古注:“橐,契囊也。近臣负橐簪笔,从备顾问,或有所纪也。”侍直:伺候。仁皇:康熙谥号“圣祖仁皇帝”的省称。
⑷ 萧萧:马嘶声。锦衣:贵显者的服装。李鲜觯曾供奉内廷,所以穿着不凡。
⑸ 丹青:指绘画。
⑹ 婴:同“撄”,触犯。世网:世上的法令和禁忌。
⑺ 剥啄:叩门声。
⑻ 佣儿贾竖:杂役和商人。论非是:议论作品的好坏。
⑼ 澄心纸:《蜀笺纸谱》:“南唐李后主造澄心堂纸,细薄光润,为一时之甲。”
⑽ 1738年(乾隆三年)李觯53岁时,又由别人荐举出任山东滕县知县。软尘:谓宦途。
⑾ 上林:汉皇帝园囿,这里借指宫廷。京华,指京城。
⑿ 此中:指官场之中。未忍明良:不忍丢掉良心。
四月十五月亮挂在树梢,微风吹动树枝在窗户上留下影子。举起酒杯想要喝酒,可是心事随着而来,主客都无话可说,客人只好起身而去。主人发家时还很年轻,就像刚给骏马用上华贵的马鞭一样光辉照耀。他曾扈从皇帝车驾出入古北口,也曾作为顾问伺候在康熙身边。他的才能被世人所嫉恨,他们对李觯表面趋奉,心中却不是这样想李觯一人骑马离开都市,穿着华服去江边寻歌妓作乐。李觯为了解脱苦闷而耽于声色之娱,他的绘画同时驰名大江南北。李觯两次触犯禁令而被革除侍直和宫廷画师,他的家财散尽,妻子和儿女都非常生气。官府频频催租令人气恼,家中的千亩水田反而成了拖累。人到末路只好卖画,画也卖不上价钱,由着那些杂役和商人品头论足。昨天画了双松只完成一半,李觯因心绪不佳醉酒后把未完成的画稿撕碎。老了后却又走上了宦途,做个小官姑且庇护其身。十年没有看见京城的春色。官场之中虽然了无滋味,不过还是不忍丢掉良心一直过着贫苦的生活。
郑板桥(1693~1765),即郑燮(xiè),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
郑板桥有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才能,擅画竹、兰、石。又工书法,用隶体参入行楷。他的诗、书、画,人称为“三绝”。生平狂放不羁,多愤世嫉俗的言论与行动,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
郑燮所作诗,如《悍吏》《私刑恶》《逃荒行》《姑恶》《孤儿行》等篇反映社会黑暗,同情人民疾苦,富有现实意义;《扬州》《自遣》《游焦山》《野老》等篇自抒所见,表现真率性情;大量提画诗都有寄托。他诗歌的特点是,不傍古人,多用白描,明白流畅,通俗易懂。
此诗描写清代画家李觯困顿坎坷的一生。李觯年轻时才华横溢,意气风发,为康熙侍从,志得意满。却遭小人嫉恨,因此放浪形骸,托身烟云,画技高超,名声在外。一朝家财散尽,穷途末路之际,只能卖画为生,又遭商贾们品头论足,画也卖不出去。无奈之下重走宦途,一个小官,权且庇身。而其本性纯良,不忍欺压百姓,故一直过着贫困的生活。此诗以记叙为主,用平实的语言刻画了一位放荡不羁而又仁善纯良的画者形象,诗中寄寓了作者对李觯深深的同情,同时也高度赞赏了李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