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21 16:36
首羡镇,江苏省徐州市丰县辖镇,位于丰县西北部边陲,地处苏鲁交界处,东与顺河镇相邻,南与赵庄镇接壤,西、北接山东省,总面积128.64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10月,首羡镇辖5个社区、33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首羡村。2020年末,首羡镇常住人口为7.09万。
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政府将首羡列入丰县第四区。
1950年春,首羡改称七区。
1955年11月,改称首羡区。
1957年,首羡乡、便集乡合并,称首羡乡。
1958年,改为首羡人民公社。
1983年,改为首羡乡。
1999年,撤乡建镇,称首羡镇。
2000年,首羡镇与和集乡并为首羡镇。
1996年,原首羡乡辖首羡、崔庄、白李庄、穆庄、大汪楼、李堂、田庄、曾庄、渠三楼、大毕庄、小毕庄、渠阁、南楼、葛庄、西张集、温庄、荏李庄、张后屯、张老家、朱洼、费庄、沙河店、渠新庄、迭路24个行政村;原和集乡辖和集、韩河、徐老家、袁老家、师王庄、西郭集、小黄楼、刘老庄、崔老家、王炮楼、北宋楼、袁寨、葛针园、丁大庄、三官庙、便集、连庄、前园、王小庄、平庄、李药铺、渠集、董庄、江庄24个行政村。
2008年,首羡镇辖首羡、崔庄、李堂、田庄、王堂庄、渠阁、南楼、葛庄、张集、温庄、后屯、张老家、费庄、沙河店、茌李庄、和集、徐老家、袁老家、郭集、黄楼、崔老家、王炮楼、葛针园、三官庙、便集、连庄、王小庄、李药铺、渠集、董庄、王大庄、渠三座楼村、渠新庄33个行政村。
截至2021年10月,首羡镇辖5个社区、33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首羡村境内,办公地址为人民路与光明路交汇处东北角。
首羡镇境内主要有西营子河等河流过境。
首羡镇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探明储量在6000万吨以上。镇内河、沟、渠密布,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主要种植麦、棉、玉米、大蒜、洋葱、大豆等农作物。
2020年末,首羡镇家庭户数为20542户,常住人口为70894人。
2018年,首羡镇公共预算收入任务数7300万元。总部经济注册75家,完成税收6109万元。
首羡镇是一个农业大镇,种植、养殖业较为发达。形成了小麦、棉花、特种菜种植基地,黄牛、青山羊养殖基地,优质果品生产基地。
2018年,首羡镇申报中央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项目,投资2400万元建设张后屯、张老家、茌李庄、首羡、渠新庄、费庄等6个村5000亩葱蒜类示范方、张后屯村农业科普教育展示园;建成设有容量5000吨冷库的物流园和占地面积65亩的农贸市场。
首羡镇工业发展起点低,起步晚,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相继办了农业机械厂、磷肥厂、工艺厂和水泥预制厂、石棉瓦厂、砖瓦厂等。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一大批农字型加工企业发展起来,首羡镇已成为一个拥有以蔬菜、木材、棉花加工为龙头的食品、面粉、饲料、板皮、棉花、冷贮、木器、纺织、水泥制品、绒绣制品多种加工业的工业集镇。
2018年,首羡镇乡镇工业个数838户,总产值98.46亿元,营业收入94.67亿元,利税13.6亿元,增加值23.9亿元。规模工业21个,总产值22.1亿元,营业收入21.1亿元,利税3.2亿元,增加值5.7亿元。镇工业实现自营出口1200万美元。
2018年,首羡镇新增限额以上贸易业企业2个,新增规模服务业企业2个。限额以上贸易业零售总额完成6.38亿元,增速16.9%。规模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完成8.44亿元,增速7.1%。500万元以上服务业项目投资总额1.2亿元。
首羡镇有丰沛铁路、S254等铁、公路过境。
2003年底,首羡镇有幼儿园15所,小学9所,中学2所,教职工612名。2020年末,首羡镇境内有幼儿园、托儿所10个,小学11个,小学教师281人,小学生4165人。
首羡镇素有“唢呐之乡”的美称。至2003年,首羡镇有业余琐呐班16个,从业人员280余人,每年在市、县文艺汇演中都获得较好的名次。镇内设有文化站、影剧院、录像放映室等10余个。2020年末,首羡镇境内有图书馆、文化站1个,体育馆1个。
2003年末,首羡镇卫生院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有病床65张,设内、外、妇、儿等科室,配有B超、心电图及X光机等设备。全镇共有医务人员76名。村级卫生室全部达到农村甲级卫生室标准。2020年末,首羡镇境内有医疗机构46个,病床290张,执业(助理)医药师74人。
首羡镇相传建过县城,取名首县,后演变为首羡集,为集市贸易场所。
娥墓堌
娥墓堌位于丰县城西北15余千米,属首羡镇。娥墓村即因紧靠娥墓堌而得名。
娥墓堌相传是尧帝之女娥皇之墓。舜继尧位之后,为一统中原,四处征战,久不回宫。娥皇为随其夫,出宫追寻,病死在这里(亦说是溺于黄水),即草草埋葬于此。其真实性无可考证。据明《丰县志》载:“娥墓,在县治西北30里。相传娥女,未详姓氏,疑必古烈女焉。”娥墓方圆十余亩。据墓碑记载:“明成化、弘治中二次盗掘,其墓四面有门,环数百步,中有洞宇甬道,积石颇多。”1965年夏,娥墓村民在这片废墟上垦荒时,发现地面一米下有许多砖砌墓穴,砖墓下便是一层层石棺,棺壁厚约十厘米,板面光滑,棱角整齐,直至三四米深。棺中有枯骨,还有成串的方孔圆钱及剑、矛、铜镜等随葬品。钱币已锈蚀,字文难辨,稍用力即碎;剑已锈蚀的只剩下剑柄成形。废墟的黑土中找到一枚铜制方孔圆钱,正面铸有篆体“五铢”二字。另见黑陶等器物。从出土文物看时代较久远。
火神庙
元至正三年(1343年),在娥墓堌建立了娥墓岱祠。其建筑群雄伟壮观,气势非凡。至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重修。据明版《丰县志》载,建大殿三间,后堂三间,庙里神像庄重严肃,斗拱加以彩画,大梁凌空,飞檐绕雾,丹青炫耀,金碧辉煌。庙前修建门楼,庙后栽树150棵。至民国初年,娥墓岱祠仍有东西两座大殿,各为三间,分作两院,各有山门三间。西大殿叫做“人祖庙”,琉璃瓦覆顶,脊上有铁叉云燕,殿门东旁有四幢石碑。东大殿称为“天齐庙”,有十几层台阶,穿过大殿正堂有一桥与后阁相连,后阁为三开间二层楼,此桥名曰金银桥。大殿前各有东西廊房五间,在东廊房的南面有土地庙;“人祖庙”与“天齐庙”之间是关帝庙;“人祖庙”的西北角是火神庙;火神庙南面是华祖庙。以上各庙均塑有神像,威严壮观,栩栩如生。自建庙时崇奉者四时不断。遇到灾情祈祷者更多。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为娥墓庙会,热闹非凡,风雨无阻,“远近来者数万人,且日夜为市”。自1926年砸烂古钟,拆除“人祖庙”始,至1964年的40年间,这片庞大的古建筑群被陆续拆除,原来的娥墓堌也被改造成平展的农田,娥墓庙会随之解散。这正如明代刘见龙所述:“淑女芳丘何处存?乱云堆里伴荒村。铁心不改秋天景,玉貌难招夜月魂。花木四时争艳冶,英灵千古照黄昏。风流绝代犹遗响,仙骨余香永世闻。”
荆轲墓
据首羡镇便集村马昌时老人讲,幼年时曾见村东矗立着一块古石碑,碑记载着荆冢村的来历。战国末年,荆轲刺杀秦王未遂,被秦武士所杀。秦王杀死荆轲后,为儆戒敢于反秦者,将荆轲尸体剁为肉酱,分埋各地,荆冢村由此而得名。明《丰县志》记载,便集古称荆冢村。这座土墓,直到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开挖西支河时被埋于南岸河堤下。民国时刘德著先生曾作诗一首:“凛凛英风易水滨,冲冠发指恨秦君。只今唯有当年月,犹自光明照土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