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5 22:22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前身是建于1954年的北京师范学院生物系,2004年改系建院,是首都师范大学的一个二级学院 。
1954年,设立生物专修班。
1955年,设立生物专修科。
1957年,设立生物系。
1970年,生物系更名为农业基础系。
1977年,农业基础系恢复生物系。
1992年,分院生物专修科并入。
2002年7月,北京市教委批准在学院建立“生命科学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基地”。
2004年,改系建院,成立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05年8月,学院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截至2016年,学院有2个本科专业;截至2013年3月,学院设有2个成人教育专业。
本科专业:生物科学(设师范、非师范两个方向)、生物技术
高职高专专业:生物技术及应用(生物医药)
专科升本科专业:生物技术
截至2012年7月,学院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生物学在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排全国第27位,位于全国该学科的前30%。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物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学、生态学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态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学、生态学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态学
国家重点二级学科:植物学
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遗传与生物工程
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生物学
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植物学
校级重点学科: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
截至2012年7月,学院由1个实验教学中心、1个生物信息中心、1个大型仪器平台中心和16个研究室组成;有8个本科生基础实验室、3个专业实验室、3个标本研究室;有国家级双语示范课1门,北京市精品课程3门,北京市精品教材1部;设有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命科学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基地。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教程》(2005年)
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细胞生物学》 (2010年)
北京市精品课程:《生物技术综合实验》(2010年)、《细胞分子生物学》(2009年)、《遗传学》
北京市精品教材:《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教程》
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中心
基础实验室:植物学实验室、动物学实验室、微生物学实验室、生态学实验室、生化与植物生理学实验室、细胞与遗传实验室、动物解剖及生理实验室、生物信息实验室
专业实验室:生物工程技术实验室、发酵工程技术实验室、生物教学法实验室
标本研究室:植物标本室、动物标本室、昆虫化石标本室
截至2012年7月,学院获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3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两项)。
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二等奖:”地方性师范院校生命科学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2009年)
截至2012年7月,学院有教学、科研用房6000多平方米(即将建成的理科大楼教学、科研用房增至14000平方米),有现代化仪器及设备5000多件(套),总值超亿元人民币,其中,在核酸、蛋白质和细胞三个层面上进行了仪器设备配置;有多种低温高超速离心机、蛋白质层析系统、毛细管电泳仪、高效液相色谱、蛋白组学分析系统(电泳、酶解、质谱系统等)、(紫外、荧光等)多种分光光度计、凝胶成像系统、多种高级显微镜(荧光、干涉、相差等正置、倒置、立体)、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微操作仪、核酸测序仪以及常规仪器设备;另有洁净培养室、光照控温培养室、同位素室等配套设施。
学院3个专业实行统一招生,学生在第四学期末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学院建立了“2.5+1.5”的本科生培养模式,基础课程以后,集中1-2学期时间到这些单位参加科研工作或经营管理(实践),并写出毕业论文。
截至2012年7月,学院本科生考研、出国深造45%以上;学生多次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生物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截至2012年7月,学院有教职员工83人,专业教师62人,其中特聘院士1人,特聘教授7名(全职5名),教授17人,副教授31人,45岁以下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或海外留学经历;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者”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有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北京市高校育人标兵1人;有1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中国科学院院士(双聘):匡廷云
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农林学部委员:任东
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任东
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洪剑明
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洪剑明
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遗传学教学团队(2009年)
2001年2月,学院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共建学位点,联合培养研究生。
2003年7月,学院同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共建北京湿地环境教育基地及北京湿地学校;同年,学院与美国杜克大学、俄勒冈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
截至2012年7月,学院先后与美国、德国、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10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每年邀请30余人来校开展交流与合作,选派7-10人出国访学进修,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学院每年接收来自其他国家的留学生及访问学者10人左右;学院与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多所大学签订了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协议;学院还与中科院、军科院、农科院等20多个研究所、北京市数十所中学联合建立专业实习基地、教育实习基地、教学实习基地。
截至2012年7月,学院设有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设有遗传与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生物演化与环境变迁重点实验室;设有的“昆虫演化与环境变迁重点实验室”是高校中唯一的以古昆虫学为研究对象的实验室。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植物基因资源与低碳生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DNA损伤应答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截至2012年7月,近几年,学院主持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等国家级项目70多项,研究经费6千多万元,学院的师生在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300多篇,有11人次在SCIENCE、NATURE、CELL、PNAS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次,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申请专利34项,14项获得授权。
截至2012年7月,学院实验室已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近3年来平均每年发表高质量的SCI论文近40篇,在国际同类研究单位中名列第一。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建立与分子改良技术研究“(2008年)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中生代晚期昆虫与植物协同演化研究”(2012年)
(注:以上内容来源)
截至2012年7月,学院实验室拥有各类昆虫化石典藏20万件。
学院院徽由学院英文名、中文名等元素组成。
学院有爱猫社等学生社团。
学院开展过篮球赛、足球赛、辩论赛、读书交流会、师范生风采大赛、女生之星文艺比赛等活动。
(注:以上内容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