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医学博物馆

更新时间:2024-04-10 12:30

香港医学博物馆,位于中国香港上环半山坚巷二号,占地总面积约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是医学专题博物馆。

历史沿革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3月,细菌学检验所落成启用。

民国三十三年(1945年)后,检验所改称病理检验所。

1973年,病理检验所停止使用。

1990年,病理检验所正式被列为法定古迹,香港政府批准香港医学博物馆学会使用病理检验所,并将之改为香港医学博物馆。

1995年,创建。

1996年3月22日,正式开放。

场馆布局

综述

香港医学博物馆占地总面积约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香港医学博物馆共分主楼、附属小屋及草药园三部份。主楼共分三层,合共有13个展览厅,用作常设展览及短期专题展览之用,主楼另设有图书馆、演讲室、办公室、工作室等设备;附属小屋共分三个厅,用作小型展览之用;草药园共分九区,按不同主题栽种不同草药。

基本陈列

香港医学博物馆本着“承传文化宝藏穿梭健康之旅”(From Heritage to Health)的宗旨,三楼层展览陈列亦以此为主轴。展览陈列内容包括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香港鼠疫爆发,和如何在香港发现鼠疫杆菌;亦介绍对香港医学历史甚具影响的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医院和东华三院;前病理检验所工作及旧实验室;SARS及其他传染病带来的教训等。大楼的底层展览厅展览陈列包括传统中医药。草药园现有草药200种,是香港或华南常见的草药。各展厅共约500平方米,草药园约200平方米。实物展品约500件。

专题陈列

自1996年开幕起,香港医学博物馆曾主办、合办以及协办20个专题展览,展期由一个月至一年不等,包括香港医学历史、中医药、医学专科(如眼科、骨科、放射科、牙科、精神科、麻醉科、心脏科)、疾病(如肝炎与肝癌、肺结核、子宫颈癌和不孕症、SARS)、医疗机构(如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医院、香港家庭计划指导会)等。

其中较大型的展览有《中医药展览暨研讨会一迈向新纪元》《孙中山先生求学时期香港医疗与社会历史展览(1883—1892)》《运动与健康一现代社会的新思维与新科技》,展览占地面积100—160平方米。

场馆特色

香港医学博物馆大楼属爱德华式建筑,楼宇设计工整对称,为适应热带气候,采用宽敞的阳台和方窗,便于空气流通。建筑物主要以红砖及木材兴建,正面立面顶上一幅人字墙,顶上配以类似实验瓶的装饰,下面一组彩色玻璃,往下点缀四条罗马式圆柱,大楼四角顶部也排列了整齐的方尖柱,展现出殖民地建筑特色。设计同时又揉合中国建筑特色,屋顶铺以中式瓦片、方形窗花也带有中国色彩。

走进大楼,可见通往二楼的木楼梯,扶手以不同式样的栏柱装饰,亦有百多年前常见的壁炉、釉赤陶地砖和雅致的天花装饰。步出大楼二楼的观景廊,可从高处远眺极具历史性的太平山区。

馆藏文物

综述

香港医学博物馆藏品主要来源于医疗机构或私人捐赠,部份是自行购置;藏品共分为四大类:历史档案和研究数据、图书、实物及相片;香港医学博物馆有图书1900册,实物展品1500件,历史相片及展览资料相片约1000张,另库存多个医学主题的档案及研究数据文件。

重要藏品

香港医学博物馆重要藏品包括早年的医学院毕业证书、护士学校毕业证书、旧医学著作、具有历史价值的照片、初期医学院学生笔录教授讲课笔记、具有历史价值的各类医学、X光和病理检验仪器,包括香港最早的心电图器及1890年代的手腕脉搏计。

藏品保护

香港医学博物馆设有库藏,并进行修建档案室。

文化活动

学术研究

宣传教育

香港医学博物馆曾举办超过100场讲座。2009年,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邀请提供两场讲座给中学老师协助他们预备公共卫生通识课程。自2009年起,香港医学博物馆成立“医学历史兴趣小组”﹐每年举办两次有关香港医学历史的专题讲座,免费开放给巿民参加。

香港医学博物馆先后制作两段介绍该馆展览及资料的粤语片段(1998年)。2009年,得到香港大学多个部门协助,首次制作大型医学专题录像“破解SARS之谜”,介绍2003年香港爆发SARS疫症时,香港的医学界如何找出引发SARS疫症的冠状病毒。

合作交流

香港医学博物馆曾合作举办展览的医学组织和机构合作制作展览。香港医学博物馆管理人员也曾访问外国多间著名博物馆作交流和联络。

科学研究

香港医学博物馆每一个展览设有专责筹备小组,工作包括搜集、研究、分析历史档案和相关资料以及策划展览。另有教育及研究委员会规划长远的历史研究项目、收集成博物馆库存。

相关历史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香港爆发大规模鼠疫,其中感染个案半数来自人口稠密的太平山区一即博物馆现在所处区域。十九世纪末,太平山区的卫生环境极差,在疫症高峰期,香港政府将这区封锁,撤走所有居民,其后更通过法例收回物业,清拆楼房、重新规划街道和兴建休憩公园。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香港政府从英国聘请细菌学家主持香港的公共卫生工作,在其筹划之下,细菌学检验所落成启用,是香港首个专为医疗及公共卫生而设的检验室,其主要工作为从事控制鼠疫及其他传染病的监测和研究、生产疫苗、检测食水和食品污染情况,以及监控和诊断疾病。

机构设置

香港医学博物馆是独立学术机构、亦是香港政府认可非牟利的慈善团体。

香港医学博物馆主要依赖捐款作为基本营运经费,小部份来自入场及导赏收费。个别展览、教育活动及研究项目获得学术机构、医疗机构、商界或个人赞助、或政府部门及慈善基金拨款资助。

香港医学博物馆由香港医学博物馆学会管理,学会会员选出董事局,再由董事互相遴选出任“行政委员会”,掌管常务决策,又因应分工,下设“管理委员会”、“教育及研究委员会”、“财务委员会”及“宣传及公共关系委员会”,领导博物馆办公室人员执行职务。

香港医学博物馆办公室现时常置职位包括助理馆长1名,行政秘书1名,行政主任1名,传讯及公共关系主任1名,其他人员4名:非常置职位有研究助理。

香港医学博物馆已提供超过3000次的导赏服务予参观团体。设施有演讲室及专题展览厅,欢迎有兴趣人士租用作讲座、展览以及其他形式活动。

自1996年开幕至2010年中,累计参观人数超过28万人次;每年平均参观人次超过2万。

参观信息

地理位置

香港医学博物馆位于中国香港上环半山坚巷二号。

交通信息

(早上十时半后)经中环至半山扶手电梯至坚道,再沿行人路向西步行约10分钟至楼梯街,向下行并在左边第一个路口转入坚巷,博物馆就在右边。

港铁西营盘站C出口,面向中环方向沿般咸道、坚道步行约15分钟,在楼梯街转入坚巷,抵达博物馆。

由中环方向往坚道:至坚道楼梯街巴士站下车,横过马路,再沿楼梯街向下步行,并左转入坚巷便可抵达。

巴士:12、12M、13、23、23B、40、40M及103。

专线小巴:10、22、228、28及31。

由薄扶林方向往坚道:至坚道楼梯街巴士站下车,再沿楼梯街向下步行,并左转入坚巷便可抵达。

巴士:40M及103

专线小巴:8、10、22、22S、28s、31及56B。

于荷里活道在文武庙转右入四方街、途经居贤坊及卜公花园,继续向前驶入坚巷,抵达博物馆正门。大型旅游巴请在坚道近楼梯街停车,或于居贤坊及普庆坊交界下车,再行楼梯。

开放时间

星期二至星期六:上午10时至下午5时;星期日及公众假期:下午1时至5时;星期—、圣诞日、元旦、及农历年初一至三:休息;圣诞日前夕及农历年前夕:上午10时至下午3时。

门票信息

成人港币20元;小童、全日制学生、60岁以上长者、伤残人士港币10元;家庭套票(包括两位成人及最多三名儿童)港币50元。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