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6 22:00
香港的水务署是一个负责香港的供水事宜的政府部门,隶属香港环境运输及工务局。
香港的用水有两种:淡水和咸水。淡水主要用于食用、灌溉等用途;而咸水则用作冲厕之用。淡水和咸水分别由两组完全独立系统所供应。水在离开滤水厂或由海中抽取後,便由抽水机或水向低流原理输送到各个位于不同地点和高度的配水库,然后再供应给附近地区。
水务署负责兴建及管理香港的各项水务设施,其中包括:引水道、引水隧道、水塘、滤水厂、抽水站、配水库及水管等。水务署亦为运作和保养所有香港的引水道、入水口、水塘、抽水站、滤水厂、配水库、输水主干喉管及地区分配喉管,去确保供水到各用户。
水务署最当的成立目的就是为香港市民提供洁净的食水。在开埠初期,香港市民食水来源主要是来自附近的山涧溪流或自行开凿的地下水井。随著城市发展,人口急剧膨胀,这些原始的供水方法开始不胜负荷,而且井水亦易受污染,引致痢疾,开拓水源遂成为当时港英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
香港缺乏天然水源,因此便利用水塘储存雨水,以求得到比较稳定的淡水供应。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末,水塘为香港的食水主要来源。自薄扶林水塘于1863年竣工之后,先后建成了17个水塘及水库(不计私人水塘)。重光后的数十年,由於人口急剧增长,经济资源充沛,新兴建的水塘工程,规模相当庞大。当中著名的有在海上兴建的船湾淡水湖和万宜水库。
虽然不断兴建水塘,但供水量仍不足以支持快速增长的人口。在1963年6月至1964年5日,香港就因严重天旱,实施4天供水4小时。1960年代,在船湾淡水湖和石壁水塘建筑工程进行的同时,港英政府亦开始跟广东省购买食水。在1960年至1989年之间,港英政府和广东有关当局签署了五份供水的协议。自此开始,香港的食水主要来源就变成依赖广东省的东江。
因为中国在1960年代发生文化大革命,与英国关系变差。港英政府不敢过于依赖中国的输水,所以亦曾考虑海水化淡的方法来取得淡水。香港第一个海水化淡厂——乐安排海水化淡厂——于1975年建成。但後来因为运行成本过高及来自东江的供水日趋稳定的关系,海水化淡厂在1982年关闭及停用,并在1992年以爆破方式拆卸。
由于人口增长较预期少、香港工业北移及香港人近年来开始节约用水,近年来东江供水有过量之嫌。基后合约规定,现时香港每年必须购买最少约8亿立方米东江水,耗公帑逾24亿元。但因为香港水塘因气候转变而变得水头充足,出现水塘满溢的情况,在1998年至2003年期间已把约值30亿港元的东江水排入大海。2005年香港各水塘总存水量为5.54亿立方米,占总容量94.64%。而于同年,因水塘满溢而要排出大海的淡水达1.09亿立方米,如以当时东江水价计算,即逾3亿元。政府当时表示希望能够跟粤方达成新的供水协议,考虑弹性供水的安排。
水务署也设有实验室,定期从水塘、滤水厂及客户水龙头抽取样本,进行多项化验,以检查及控制供水水质,维持食水的卫生水平。
水务署自1950年开始供应咸水(即海水)作冲厕用途。服务范围最初限于政府及政府补助的高密度住宅,其他扩展至市区及新市填。现时香港约八成人口均使用咸水冲厕。2003年,香港的冲厕用量平均每天670,000立方米。
厕水所需的标准虽较食水为低,但仍需一些基本的处理程序。海水自海中抽取后,先由隔网除掉较大的杂质,之後再用氯气或次氯酸盐(漂白剂的主要有效成份)消毒后,才供应给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