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8 15:18
刘先生的马一浮研究,力图“让马先生自己说话”。马一浮所谓的“国学”即“六经”,是中国人立国和做人的基本依据,是中华文化价值伦理的源泉。所以如果把“国学”定义为“六经”的话,它就可以跟教育结合起来,进入现代教育体系。这是马一浮的高明之处。
马一浮是20世纪的学术大家、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一生追求学术, 学贯中西,涉猎广泛,在经学、史学、哲学、佛学等领域均有建树,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重要人物。但由于其钻研精深,行文又多微言大义,故能深入了解马一浮学术之人甚少,能集中介绍其学术之专著则更为少见。
刘梦溪先生以中国现代学术史研究见长,善于通过对重要学术人物的研究来展开其对学术史之研究,用几十年之功治陈寅恪和马一浮。而马一浮研究则更为艰辛,刘先生戏称马一浮是“云端上的人物”。刘先生认为,家庭背景、婚姻生活、留学经历、朋友结交对马一浮选择终身以学术为事业起到了重要作用,他重视儒家典籍的研习和释家载籍的精修,从而形成其儒佛会通的思想,亦与其经历息息相关。马一浮始终强调并坚持知识分子应有自由研究之空间,学术研究应有自主性,独立不倚,志不可夺。他主张读书应渐次与穷理尽性、蓄德进德、体验证悟、涵养功夫、变化气质联系起来,即其所谓读书之五个阶段。他强调“六艺论”,认为六艺统摄中西一切学术,国学即六艺之学;又强调“义理明相论”,是马一浮针对六艺而建构的融通儒佛又辅以因明之学的新义理学说。马一浮在浙大,尤其是建立和管理复性书院的过程中,他的学术旨趣、人才培养理念等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实践。
刘先生的马一浮研究,力图“让马先生自己说话”。马一浮提出:“今先楷定国学名义,举此一名,该摄诸学,唯‘六艺’足以当之。” “六艺”就是“六经”,就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即孔子之教。这是中国学问的最初的源头,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形态。他认为,国学就应该是“六艺之学”,这是他给出的新的不同于已往的国学定义。马一浮所谓的“国学”即“六经”,是中国人立国和做人的基本依据,是中华文化价值伦理的源泉。所以如果把“国学”定义为“六经”的话,它就可以跟教育结合起来,进入现代教育体系。这是马一浮的高明之处。
刘梦溪当代文史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文化史、明清文学思潮和近现代学术思想。主要著作有《学术思想与人物》(2004)、《红楼梦与百年中国》(2005)、《论国学》(2008)、《中国现代学术要略》(2008)、《国学与红学》(2011)、《中国文化的狂者精神》(2012)、《陈宝箴和湖南新政》(2012)、《陈寅恪的学说》(2014)等。亦曾编纂《中国现代学术经典》(35卷、2000万字,1997)。
自序
第一章 马一浮的文化典范意义
一 我们知马一浮先生很难
二 马一浮其人就是一个文化典范
三 马一浮是当之无愧的思想家
四 马一浮的儒佛会通的学问结构
五 马一浮的学问是“达道之学”
六 马一浮“国学论”的学理价值
七 马一浮言文体制的典范意义
八 马一浮的诗学成就
第二章 马一浮青少年时期的学问储备
一 早慧的天才
二 接触“外学”
三 读书最多的人
四 陋巷高士
五 “任道不惑”,“必归于儒”
六 《悲秋四十韵》
七 何处“遣悲怀”
第三章 马一浮的学术精神和学问态度
一 马一浮学问经历的故事
二 马下浮对读书之道和学问义涵的阐释
三 马一浮的为学观念和进学途径
第四章 马一浮和“六艺论”
一 “六艺”溯源
二 “天下虽干戈,吾心仍礼乐”
三 “楷定国学名义”
四 “六艺该摄一切学术”
五 “六艺之道”炳然常存
六 “尚亨于野,无吝于宗”
七 “救得一分是一分”
第五章 马一浮的“义理名相论”
一 分析名相和排遣名相
二 理气:体用一原
三 智能:知行合一,性修不二
四 “言行者,君子之枢机”
五 “敬”字工夫,圣门第一义
六 无无止之观,无无定之慧
七 说止:“外物不接,内欲不萌”
八 去矜:“先遣我人相,次遣功能相”
第六章 马一浮与复性书院
一 复性书院的立名、旨趣和办学方式
二 “自比方外而不绳以世法”
三 因书院宗趣和老友熊十力的争论
四 围绕书院独立发生的困扰
五 马一浮决心辞去主讲—
六 鬻字刻书惊动天下
七 书院的东迁与废止
八 尾语
第七章 马一浮的儒佛会通思想
一 “儒佛俱是闲名,自性本来具足”
二 “双立儒佛,同本异迹”
三 借禅说义,以佛释儒
四 《易》道与佛氏诸相
五 与儒学为终始,与佛学为终始
第八章 马一浮的佛禅境界和方外诸友
一 读儒书须是从义学翻过身来
二 李叔同出家所受马一浮的影响
三 彭逊之的“观修”与“返其初服”
四 马一浮的“方外三友”
五 禅诗和题影
六 “花开正满枝”
第九章 马一浮与国学
一 浙江大学的人文传统
二 王国维是否真的“烧书”
三 学问太“热”未必好
四 马一浮是“儒之圣者”
五 国学概念的取义及流变
六 马一浮重新定义国学
七 国学和“六经”的价值论理
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