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4 14:39
马传染性鼻肺炎(Equine rhinopneumonitis)是由马疱疹病毒(Equine herpesvirus,简称EHV)引起、发生在马身上的一种常见病害。病马上呼吸道充血、发炎和糜烂,局部腺体呈增生变化。侵及肺脏时,间质发生水肿和纤维蛋白浸润。严重感染病例,呼吸道上皮细胞和淋巴结发生中心显著坏死,并可在细支气管上皮细胞看到典型嗜酸性核内包涵体。
1932年,EHV-1首次被证明与怀孕母马的自然流产有关。
1941年,人们发现马流产与轻度呼吸道疾病有关,症状与马流感病毒感染相似。
1954年对EHV-1感染进行了更详细的分析,这些研究的证据表明,EHV-1是幼马流行性呼吸道疾病的病原体。
马疱疹病毒2型(EHV-2)于1963年首次从马身上分离出来。
马疱疹病毒3型(EHV-3;马性交疹病毒,ECE病毒)于1968年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美国首次独立分离。
马传染性鼻肺炎病毒属于疤疹病毒科的马疤疹病毒1型,它具有疤疹病毒的一般共性。EHV-1直径约130~170纳米,含有双股DNA核心,由162个呈放射状排列的壳粒构成正20面体的核衣壳,其外包以类圆形的脂蛋白囊膜。EHV-1不仅能在马属动物的组织细胞内增殖,还能在一些异种动物的组织细胞内生长。但初代分离培养时,以马、猪和仓鼠肾等原代细胞最为敏感,在出现细胞病变同时,感染细胞内形成Condrv A型核内包涵体,有人把EHV-1区分为2个亚型,即以引起流产为主病原性较强的流产亚型和以引起呼吸道炎症为主病原性较弱的呼吸道亚型。但是这区分看来只是相对的,因为2个亚型毒株间呈现明显的交叉类属反应。
与本病毒相关的病毒是马疹病毒2型(简称EHV-2)和马疤疹病毒3型(简称EHV-3)。EHV-2又名马巨细胞病毒,是一种生长缓慢、病原性不清和高度污染马群的病毒。EHV-3又名马疤疹病毒,可因交配接触而引起生殖器和会阴部皮肤感染,在欧洲和美洲少数几个国家发现。EHV-1对自然环境有一定的抵抗力。
马疱疹病毒在放大167,000倍的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
马传染性鼻肺炎的临床症状可分为2种类型:
流产型(EHV-1)
EHV-1可引起患病动物发生流产症状EHV-1的潜伏期一般为1~4个月,在临床中,马感染EHV-1后仅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主要以流产症状为主要症状。感染了EHV-1的病马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将胎儿和胎盘一起排出,个别母马会发生共济失调、瘫痪症状,大多数流产的母马在产后恢复正常,对以后的配种等不会产生影响。产出的胎儿一般都是新鲜的死胎,如果是临近产期的流产胎儿,般多为弱胎不能进行哺乳和站立,往往在短时间内死亡。
鼻肺炎型(EHV-4)
EHV-4可引起患病马发生鼻肺炎。
EHV-4的潜伏期一般为2~10天,EHV-4主要起马发生鼻肺炎(以感染幼龄马为主,成年马多为隐性感染)。EHV-4感染马后,病马持续性的高热,可视黏膜潮红充血流皇汁,下领淋巴结肿大严重此类疾病一般预后良好。但是如果发生继发感染,则可造成上呼吸道发生炎症,使病程延长。
患有EHV-1或EHV-4呼吸道感染的断奶马的鼻涕。
马传染性鼻肺炎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传染病其感染群体较为广泛,一定程度上对马种的健康发展造成影响。在马传染性鼻肺炎的传染过程中,病马及携带病毒的马传染性较强,可将病毒快速地传染给青壮马,传播速度较快。需要注意的是,马传染鼻肺炎的病原不存在于马匹的血液中。当大量的马匹处于同种环境中,具有传染性皇肺炎的病马通过胸腔渗出物以及咳嗽中产生的气体溶液对周围马匹的呼吸道黏膜进行感染,导致健康的马快速地受到病毒的侵袭。同时,马传染性皇肺炎的流行及传播具有多样性,当马匹的病情较严重时,会对远距离的马匹进行传播感染。
由于马传染性鼻肺炎的传播方式较多,当健康的马匹在病马经常活动的草坪上吃草时,一定程度上将会出现病毒感染的问题,而且病马饮用过的水源以及饲料都会有病毒的存在。马传染性皇肺炎发病一般与马匹的生存环境有关。当大量的马匹处于共同的生长环境中,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对马舍的卫生进行清理,导致马匹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环境下生存,或没有及时做好通风工作;当马匹在实际的运输环节,由于没有及时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导致马匹经常出现感冒的情况,一定程度上为马传染性鼻肺炎的发病埋下了隐患。
当出现呼吸道感染时,要注重加强马传染性鼻肺炎病原的研究工作,并与马流行性感冒等病毒动脉炎进行有效的区分。在马传染性皇肺炎的诊断环节中,要求相关的技术人员及时采取部分马匹的鼻黏膜细胞,并通过制成抹片的形式进行HE染色处理,科学地对其嗜酸性核内包涵体进行有效的分析。同时,根据马匹的身体情况特点选用最佳的诊断方式。当妊娠马出现马传染性鼻肺炎时,为了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要对幼马的核内包涵体进行科学的研究,在此鉴定环节中,可以充分发挥现代化科学信息技术的优势,采用免疫荧光抗体法对幼马的肝肺功能进行检查!。在对马传染性鼻肺炎进行诊断的过程中,要结合当地马传染性皇肺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幼年马及成年马的发病情况进行及时的诊断,并科学地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在实际的诊断过程中,妊娠马往往出现流产,要时刻注意流产胎儿的情况,并对不同类型的马传染性皇肺炎进行及时的诊断。
注重饲养管理
注重马匹的饲料管理是提升马匹质量的关键为了适应当前市场对马匹的实际需求量,饲养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饲养水平,因此应加强饲养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工作。根据马匹的实际情况选用优质的饲料进行喂养。同时,还要充分保证马匹的饮水量。加强马匹的饲养管理,制定长期的饲养计划,科学地对马匹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进行综合的分析,并对其进行饲养。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马匹对饲料的实际需求量不同,饲养人员要根据不同生理阶段的马匹的实际情况选用最佳的饲料进行喂养根据当地天气的变化进行适当的放牧。
注重马房的占地面积,要时刻保证马房中马匹的活动区间,有效地保证马匹的健康成长。加强饲料的管理,有利于增强马匹体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竞技体育方面对马匹的需求量增加,在实际的饲料管理过程中,要保证饲料的多样化,注重提升马匹的综合营养水平。由于马匹在不同年龄阶段对矿物质的吸收能力不同,管理人员要注重马匹喂养饲料的搭配比例,并做好驱虫工作,为马匹营造舒适健康的生存环境。在实际的放牧环节中,要注重放牧时间的选择,尽量避免在有露水的天气进行放牧,尤其在夏季放牧时,不要选择雷暴大风的天气放牧。在马舍的日常维护过程中,要将马匹的生存空间维持在最佳的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少马传染性鼻肺炎的发生。
注重卫生防疫
做好卫生防疫工作是有效防治马传染性鼻肺炎的有效对策。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及时做好马房的清理工作,保证马房周围的环境符合马匹正常成长的需要,将马房中的马类进行及时的清理,并利用消毒杀菌工具对马房进行及时的冲洗杀菌。同时,在加强马传染性鼻肺炎的防治工作环节中,要求管理人员及时做好马房的通风工作,保证马房的空气清新。为了有效防止蚊、蝇、鼠等对马匹产生影响,要采用恰当的灭虫工具进行处理。当马房中的部分马匹感染病毒时,管理人员应该及时对病马进行隔离,根据马匹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测温计划,对马房周围进行消毒杀菌处理,以期有效杜绝马传染性鼻肺炎的发生[2]。为了给马匹营造舒适的生存环境,在消毒工作的前期准备阶段,要对马房周围的环境进行科学的分析,充分发挥石灰石的优势,对马房进行大面积的消毒处理,并严格制定马房的周期消毒计划。同时,应将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来苏尔溶液进行搭配,将其摇匀后对马房进行消毒处理。由于马具中的细菌较多,在实际的消毒环节中,要注重马具的消毒工作,合理优化马具及马房的消毒次数,并及时对饲槽进行冲洗,可以有效地避免马传染性鼻肺炎的发生。
注重马匹交易时间
在冬春季节,马匹感冒发生的频率较高,在实际的马匹交易环节中,应该避免在马匹感冒多发的季节进行马匹交易。同时,要对马匹的交易环境进行优化,要保证交易集市的清洁度。在引种马匹的选择上,为了保证引种的成活率,要严格控制好弓种位置的温度,并且在进行引种前期对其引种地区进行消毒处理。要注重引进马种的选择,在实际的引种环节中,尽量选择在非疫区进行引种,选择在气候相对温暖的季节进行引种。在处理引回马匹的过程中,要及时与原马场的马匹进行隔离处理,将隔离距离调整为最佳区间,经过饲养一段时间发现完全没有问题方可进行集体饲养。由于部分地区马场的规模较大,在实际的饲养环节中,要实现马场的封闭式管理,制定严格的集中管理制度,对外来人员及其车辆进行消毒处理,当饲养员进入马场时要穿戴必要的消毒设备,从而保证马匹的安全。在实际的管理环节中,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根据马舍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相关管理人员在马匹交易各个环节中的监督管理工作,针对在实际监督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并采取必要的解决对策,防止马传染性鼻肺炎的发生。
早期发现病马,及时用914结合对治疗,效果显著。914用量按15毫克/公斤计算,临用时将其溶于微温(30℃)的5%葡萄糖盐水(或生理盐水)100毫升内,缓慢静脉注射。在注射前半小时,最好先皮下注射20%樟脑油10~20毫升等强心剂以改善心胜功能。必要时,隔3~4天再次注射914,共注射2~3次。
为了控制继发感染,用青霉素100万IU、链霉素1克,每日肌肉注射2次,用5~7天,也可用10%磺胺嘧啶钠液150毫升,每日静脉注射1次,连用3~5天;亦可用土霉素2~3克,溶于5%氯化镁液30毫升内,分点深部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天。
为了制止渗出,缓解肺充血、水肿,用10%氯化钙液100毫升,50%葡萄糖液200毫升,一次静脉射,连用3天,对强壮病马亦可血针鼻俞,泻血300~500毫升。
粪便干小者用硫酸钠300克,大黄末50克,碳酸氢钠50克,水5000毫升,一次内服。
胸腔渗出液过多的病马可穿胸排液,排液后用0.01%~0.02%呋喃西林液冲洗胸腔,再向随腔内注射青霉素、链霉素各200万IU,同时静脉注射10%氯化钙液,以减少渗出,用乌头酊10毫升,水杨酸钠50克,樟脑5克,硝酸钾15克,水500毫升,每日2次分服,以促进渗出液的吸收排除。当渗出物消散过慢时,为了防止机化,可用碘化钾5~10克加水500毫升,每日内服2次。如病畜呼出气恶臭,两鼻孔流污秽恶县鼻液时,静脉注射樟酒糖液(精制酒街300.0,微制樟脑4.0,葡萄糖60.0,0,85%氯化钠液700.0,混合制成灭菌液)250毫升,每日1次,可连用3~5日,以防止自体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