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29 18:05
马余刚,男,汉族,1968年3月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现任复旦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
1968年3月,马余刚出生于浙江余姚市鹿亭乡晓云村一个普通乡村教师家庭,籍贯浙江宁海。高中毕业于余姚梁弄中学(现余姚市第八中学)。
1989年,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物理学系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94年,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毕业,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留所工作。
199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9年,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第一、二层次人选。
历任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核物理室主任、所长助理。
2014年6月,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2015年,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2017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曾任复旦大学校长助理、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
2023年8月,任复旦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2024年1月,兼任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2024年1月18日,复旦大学召开研究生院院长任免宣布会议,任命马余刚同志为研究生院院长。
2024年8月28日下午,中国共产党复旦大学第十六届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通过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校党委领导班子。马余刚当选党委常委。
马余刚领导RHIC-STAR中国组研制完成了基于MRPC型的大型飞行时间谱仪,极大提升了STAR探测器的粒子鉴别能力;与合作者发现了首个反物质超核—反超氚核,发现了最重的(截至2017年11月)反物质原子核—反氦4,首次实现了对反物质相互作用的测量,以上成果两次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提出了原子核Zipf定律,测量了氩核的量热曲线并系统给出了氩核液气临界现象的实验证据;测量获得了22Mg的高激发态双质子发射的实验证据,提出了利用输运模型研究核反应总截面的新方法,提出了轻核α团簇结构的新探针等。
马余刚先后在法国岗城大学核与粒子物理实验室、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回旋加速器研究所访问研究。
截至2017年11月,马余刚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科技部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性项目、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重点项目等。
截至2017年11月,马余刚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两次),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3年,马余刚指导的博士生薛亮的学位论文《反物质氦4原子核的实验观测及其产生机制研究》入选中国科学院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21年,马余刚指导的博士生王秋红的学位论文《利用PandaX二期探测器寻找暗物质》入选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马余刚在浙江大学2018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寄语学子:一是坚定信念,做自己心中的“超级英雄”。二是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三是强健体魄,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马余刚的哥哥马余强是南京大学物理系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马余刚已经成为一名活跃在重离子物理研究领域,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青年科学家。他治学严谨、为人正直、待人诚恳、以身作则,注重科研道德建设,在对青年科技人员和研究生的培养方面取得突出的成绩。(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评)
马余刚成功领导了高能核物理STAR国际合作的飞行时间探测研制,并在反物质超氚核、反物质氦4核的发现和金-金碰撞的双电子产生的研究做出了先驱性工作。这些成果对理解宇宙早期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的组成具有重要意义。(国际华人物理与天文学会评选委员会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