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天禄

更新时间:2023-08-31 02:03

马天禄,义修兴济桥的遵化乡绅。原为宁河海下人,从事海货的贸易。

人物生平

马天禄,义修兴济桥的遵化乡绅。原为宁河海下人,从事海货的贸易。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因水泛迁至遵化,在新店子镇南门外东侧购地几十亩,建车马大店,招宿经车道峪至左家坞一线南北往来的商贾车辆。由遵化城往南到黎河渡口,虽然有驿站,但被水割断,只能东西两分,辎重车辆缘山绕行,多走大寨铁厂、左家坞一线。但也是山路崎岖,溪滑路险。南五堡的车辆进城,虽只十几里、几十里,但需绕行几十里、上百里,既枉费时日,又行险很多。马天禄是开客栈的,深晓客商们的苦衷和困难,他自家既有车、又有马,进城办事也深感不便。所以他决心献出几十亩地作为资金,在南北要冲的圪塔坨段修一座义桥。

马天禄是村里的会首,进城的机会很多。1802年(嘉庆七年)的夏天,黎河上又冲走了牲口、淹死了人。马天禄就将自已捐资修桥的打算和屋里人念叨之后,又借到城里办事的机会向州府衙门作了秉报。州牧李景梅得知后非常高兴,亲自在二堂接见,并传来城防头目一起作出简单预算,答应派人帮助指挥施工。经讨论决定:桥基的石材就近由龙山开采,桥面的条石到左家坞的黄土岭石场采购。

中秋节一过,马天禄每日骑着他的大黑马奔波于两个采石场和河岸现场之间。到秋后第一块长1丈2尺、宽4尺、厚1尺5寸的大长条毛料就在黄土岭出坑下场儿了。马天禄请人将自家的大四辋车重新作了加固,换成了最粗的枣木大轴,用了左右两套煞车和搬杠。又新买了4头大黄牛,加上自家原来的那头,也称得上是5大套了。他又雇人对车道峪、东小河、左家坞、黄土岭等沿线的路面进行了平垫。同时把喂牛的饲草改换成细料,又加上玉米、炒豆面等精料。除双驭手外,又增加了两名牵稍子和搬杠的青年人。并且随车还带了锨镐和斧锯等工具,准备随时修理。首次拉运,马天禄亲自领队,而且还带一套车马跟随,沿途安排打尖的地点和装料等事宜,结果是起早贪黑紧忙合,一天只拉一趟,一趟只拉一块。近百块条石,足足拉了一个冬天。第二年开春刚一放暖,马天禄就赶紧安排搭工棚,安锅灶,组织上人。还雇了一盘打铁的烘炉,到工地现场加工铁器工具和浇注锁铆。

动工前,州府衙门给择了祭河的黄道吉日,那天一大早,黎河两岸已是车船云集,州牧李景梅率领乡绅显贵、南五堡、北五堡的保长、甲长,相邻六七个村的伙会会长,州里的团练头目和部分兵丁都来参加。烧香上供,杀鸡洒酒,之后又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片欢呼过后,十几个壮丁劳力就盘好瓣子,挽起裤腿,拿着锨镐下水筑坝,修桥工程就算正式开始。这一下,新店子出个马善人,自已出资义务在黎河上修大桥的消息就传遍了全州:有的说那石头大的20人抬不动,一块石头放那儿就是一座小桥;有的说州衙的大老爷一到,河水就浅了一大截,那是河神先躲了(实际是河上游已安排几处分流了)。消息是越传越多,越传越离乎,所以每天都有很多人赶来看修桥。农闲时附近的年轻人干脆卷起袖子、挽上瓣子,就跟着干上半天。

马天禄修桥的义举发生了很大的社会感召力。为修桥拉石灰、运石料的车辆中途遇到陡坡或泥坑,总有当地不知名的乡众主动出来推车助力,有的干脆牵出自家的牲口给拉一下帮套。拉条石的四辋车中途撞坏,几次都是临近的木匠师傅赶来修理,搭工搭料,不取报酬。路面也总有人义务修垫,旧社会的道路多是穿村而过,路久成沟,狭窄不畅,但人们总是提前就给修桥的车马让路。有的好客之家还奉烟献茶,问讯不绝。人们更是记住了马天禄和他的高头黑马,老远就有人向他打招呼,请他歇会儿,他都是谦躬毕致,拱手道谢,所以逾加受到人们的称赞。

1803年 (嘉庆八年)夏初,桥墩全部完成,而且经住了初汛的考验。上桥面的那几个月,州府衙门拨来几十名年轻力壮的城防兵丁相助,所以工程进展顺利。到秋后,引桥完工,做好护底之后,工程才全部告竣。

建成的石板桥共13孔,主桥长11丈,宽2.4丈,墩最高的1.5丈,引桥东长西短,全桥长30丈有零。成了遵化至唐山交通的要冲与门户,也成了遵化州的一大景观,由于以黎河贯名的桥早已落成于离城60里的燕各庄,所以这座义桥就被州府命名为兴济桥。在桥的东头还竖了碑志,称赞马天禄捐修兴济桥为义行善举,百世流芳。

竣工庆典是由州府衙门召集主持的。州牧李景梅是朝服大轿、全班仪仗。还邀来玉田、丰润的县令等,和遵化的工商两会头面人物,以及保甲长、士绅等到场参加。朱山庄、骆各庄、马各庄、圪塔坨等村带了十几档儿花会,踩高跷、舞龙灯,很是热闹。马天禄和几个大工领作都被披红戴花,州府衙门旌赠官匾一块,匾长5尺,宽3尺,厚盈寸,红染罩面儿,飞白行草泥金,上书“为善可风”四个大字,煞是抢眼。落款小字是州牧李景梅书,于大清嘉庆八年,还盖了州府大印。散会后,为了感谢河神和邀请桥神,河南三四个村的伙会儿还摊钱请人唱了七八夜的皮影戏

马天禄把匾迎回,收拾完工地,就在家择吉选日,安排大店二门挂匾的仪式。揭幕那天,除亲戚朋友到场之外,州牧李景梅坐八抬大轿赶来,亲自为匾揭幕。新店子全村是盛况空前,扎牌楼、张灯结彩、洒水净街,鼓乐喧天,如同春节过花会一般。新店子镇是南北交通的衢要,一条主街南北贯通,两座寨门外是两座大庙,南供关帝,北供观音,庙前各有一眼万民井,南大井和南大庙之间筑有一座半人多高的戏台,南大井南边是马家为方便民众盖的两间碾房。马家大店的正门是坐东朝西,一漫坡有青石漫道,大门洞的粉墙上画有逸马山林,门悬一绿字大号黑匾,上书大字“坦路通衢”。大店是一进3层院落,除大门3间是瓦房外,其余都是草房,北面3层是家眷食堂以及仓库,南面三层全是客房,中间和东院全是停车之所。马天禄就住在整个院子西北角的3间草房内,后院有花木菜蔬。因为地势高,又临街,所以坐在后院就能清淅地看到戏台上的演出。为了庆贺修桥成功,马家请了3天3夜的梆子大戏。只见戏台上席棚严整,桌椅条凳齐备,专等州府李大老爷点戏。

李景梅对马家的诸多善举倍加赞赏,欣然答应共同在马家留宿一夜。并将自已为兴济桥作的七律一首和楹联一副写在纸上,送给马天禄。马家的亲戚不多,但好友不少,赶上秋运,水果贩子很多,20多间客房住的满满登登,真是人马云集,热闹非凡。李景梅书的金字官匾就挂在二门正面,用红布遮尘。李景梅揭幕后是鞭炮齐鸣,锣鼓喧天,随后是戏台开通儿。李景梅坐在戏台对面的关帝庙的晒台上,由马天禄相陪,茶果招待。跟班衙役站在身后,唱梆子腔的都是男人,女角也是男扮女装,虽然腰粗粉厚,但唱的高亢圆润,而且十分投入。这让河南上蔡举人出仕的李景梅非常高兴。在马家盘衡的两天一夜中,连看了《打金枝》、《牧羊圈》、《曹庄打狗》三出戏。第二天太阳压山才起轿回衙。此后李景梅只要南行,都要抽空儿拜访马家,渐与马天禄成了知心好友。期满离任时,马天禄夫妇曾专程赶到城里衙门为其送行。后来李景梅两次返任,都是先到新店子拜望马天禄。

兴济桥50多年后,桥面塌斜,个别条石断裂。1858年(咸丰八年),马家第三代马国兴、马国隆、马国发、马国旺叔伯4人共同主家理计,决定再修兴济桥。改换青石板为花岗岩条石,整个工程历时半年,建成后知州何兰馨又送官匾一块,黑漆绿字,尺寸较嘉庆匾略小,上书“乐善不倦”四字。同时又奉颁石华表两柱,彰树在始迁祖马天禄的墓前两侧,以旌表两次捐修兴济桥的功绩。

慈善活动

1912年,河北省政府标定唐山至兴隆为省级公路,贯通时在黎河的兴济桥侧铺设砌浆石板桥,兴济桥被拆废,桥头志碑也不知去向。新店子马家将所剩石料拉回,在村南建双孔石板桥一座,同时装修了南北两眼大井。日本人入侵后,为走汽车,抓人在黎河的兴济桥南侧又修一漫水桥。新中国成立后,先修高架的木桥,后改修大型水泥桥。并正式定名为黎河桥。

马天禄捐资义修兴济桥一事,在马家祖坟的墓碑上有详细记载,族人共知。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