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浜

更新时间:2023-06-08 10:23

马家浜文化遗址,在距嘉兴市区7.5公里的南湖区城南街道马家浜村,于1959年春发现,当时由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省博物馆等6个单位组成考古队进行发掘。1977年11月在南京召开的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学术讨论会上确认以马家浜遗址为代表的马家浜文化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代表,并正式定名。

文化遗址

马家浜文化遗址东西长150米、南北宽100米、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的遗址分上下二层,上文化层以灰黑色粘土为主,并有红烧土层和淤泥层,厚达12—80厘米。发掘出兽骨、石锛、砺石、骨镞和各种陶片等。下文化层15—75厘米,为黑色粘土,发掘表明兽骨比上文化层更多,有骨镞、骨锥、骨针、骨凿、骨哨以及石斧、砺石等。

在两层之间淤泥中还出土了30具人骨架,并有部分随葬品,包括生产工具、饰品等。在发掘中还发现了长文形房屋遗址,南北7米,东西3米,残存木柱等。值得一提的是在下文化层中还发现了碳化无角菱。

余姚河姆渡文化

几乎在同一时代发源,下启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它的发现,引起了国内外考古界的重视,认为这证明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起源的摇篮。此后在嘉兴地区还发掘出如“罗家角遗址”等十多个马家浜文化遗址,并再次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关注。马家浜文化已载入《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和1990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确定了它在史前文化考古中的地位。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家浜文化遗址1989年12月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七千年以前,今嘉兴市境已有先民居住繁衍,形成马家浜文化。1959年初春,南湖区南湖乡天带桥村马家浜自然村农民在挖坑沤肥时,沉睡地下几千年的大量兽骨和古代遗物被发现。经考古专家鉴定确认,马家浜文化是长江下游太湖地区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马家浜文化遗址是该地域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文化遗存。“江南文化源头”也由此而来。

随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桐乡罗家角遗址考古发掘 、余杭吴家埠遗址、常州圩墩遗址等先后进行的考古发掘,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共发现了2000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年限最早的则是距今已有7000年的桐乡罗家角遗址,其中出土的稻作要素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栽培水稻最早的年限。从而,不仅证实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水稻的国家,而且也表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起源的摇篮。

这些极其重要的成果使考古学者兴奋不已,除了学术上的讨论外,江、浙、沪考古同行互相参观学习,增加了交流,使马家浜文化的研究掀开了新篇章。马家浜文化也载入了《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和1990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

研究

人物:牟永抗,中国社科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省考古学会顾问

马家浜文化的发现和认识,是进入20世纪以后,这一地区新兴知识阶层重新寻找历史足迹的一个产物。辛亥革命以后,江浙一带知识分子就开始了积极寻找自身文化之根的努力。1934年修筑苏嘉铁路时,在双桥就挖掘出了史前人类玉器,以后的数十年,不断有新的考古发现,最终被命名为“马家浜文化”。

1977年,南京召开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学术研讨会,会上我宣读了论文《试论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这就是被马家浜文化学界公认为研究马家浜文化的第一篇文章,这其实是历史的误会。早在1959年春,我就写了《浙江省吴兴邱城遗址1957年发掘报告手稿》。在这部1万多字的手稿中,我明确写明:“邱城遗址3个地层对江浙一带已发现的很多遗址有着许多关联,它的下层基本上和嘉兴国界桥等遗址相近。”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原因,我无法发表这部手稿。这次研讨会,我把这部孤本的手稿带来了,希望还历史一个本来面貌。

最早的一批研究者

经过最早的一批研究者和他们的后续者的不断努力,马家浜文化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对它的总体认识也基本上达成了共识。但是,对需要“百家争鸣”的学术研究来说,“达成共识”决不是什么好事。我对马家浜文化研究的感觉是,有点像温吞水,近几年没有出现更新的观点,多是在先前的考古发现和前人的观点上炒冷饭。马家浜文化研究期待突破,前人的研究成果不应该成为后学者的视野障碍。

我们在认识和研究马家浜文化的时候,要拥有更宽广的眼界。必须树立这样的研究思想:马家浜文化和世界上任何文化一样,都是地球村文化的一分子,再具体一点说,是东方文明的摇篮之一,是由黄河、长江为主体的双子河流域孕育的文明。马家浜文化研究远远不够,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后学者不断努力。我给他们的赠言是:要在野外的现场努力找到学术研究前进的新的生长点。我和每一个关注马家浜文化的人一样,期待它的研究出现一个大突破。

嘉兴文化的根

人物:林留根,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这些年来,浙江省、江苏省和上海市对良渚文化的研究特别热,挖出了很多的玉器,也发觉了很多的贵族墓葬,对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在我们的考古中可以发现,环太湖的文化都是一脉相承而来的,一切文化的源头在马家浜。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是先祖们用他们的智慧、劳动把良渚文化推向了顶峰。我认为,用“江南文化之源”来称呼马家浜文化,这个称呼是恰如其分的。

江南文化之源

在马家浜时代,在距今大约7000年前的太湖新石器时代,根本没有浙江和江苏之分,在这两地的马家浜遗址,我们发现了相同的文化内涵,只不过地理位置不同,摄取来源不一样,导致生活方式不一样,遗留下一些遗物、遗存有着地区的区别,实际上马家浜文化是大同小异的。

马家浜文化不是一个地方独有的,它存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内。而嘉兴是发现马家浜遗址最早的地方,并相对于分布圈来讲,也是处在中心地带,辐射范围较大。

在江南文化节举行期间,嘉兴没有带任何功利的色彩举办这么一个纯粹的大型学术性活动,这让我感到很欣慰,嘉兴政府的这个举措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在中国其它很多地方,在我走过的很多城市中,遗址遭到破坏的严重程度让人感到痛心,它使一个城市的传统文化在消失,导致这个城市失去个性,没了个性,城市与城市的区别也就不存在了。像江苏也有马家浜文化,虽然从发展的过程来看,不管是江苏,还是嘉兴,对遗址都有或多或少的破坏,江苏也做了一定的保护工作,但是与嘉兴在文物、遗址保护上所做的工作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距离。

嘉兴对遗址的保护走得比较早,政府很早就认识对遗址保护的重要性,重视考古文化。嘉兴正在让马家浜文化实实在在成为嘉兴的文化品牌。这次嘉兴还出了《马家浜文化》一书,这本书不仅留住了嘉兴文化的根,同时它也是一本很好的留给子孙后代的乡土教材书。

景观雕塑

雕塑家陆乐为马家浜遗址创作了大型景观雕塑《痕迹》。

文化研究

人物:吴汝祚,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我是嘉兴人,一直关注着家乡的文化之根。1975年,我在文章中首次提出“马家浜文化”这个概念,作为一个考古遗址的“马家浜”也就成了考古文化的实体。

要了解“马家浜文化研究”的意义,就不能把它仅仅视作一个独立的学术研究课题。比如研究表明,良渚文化最终衰落是因为它这一时期的人把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花在了非物质生产上去了,影响到了物质生产的进行。这就是社会发展的规律,一切非物质生产方面都必须适应物质生产的发展,否则必将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惩罚。

我们研究马家浜文化,研究它如何走向繁荣,这对当下的社会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其实良渚文化是马家浜文化的一个分支,要想对良渚文化有深透的研究,必须要研究它的源头。

良渚文化

很多人,包括媒体在内,喜欢炒作某一种文化知名度,其实这对学术研究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我不认为马家浜文化知名度比不上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在考古研究学界,无论是北方的还是南方的,都熟知马家浜文化。

反过来说,一种文化有没有价值、价值有多大,这和它的知名度没有任何关系,而且知名度这东西发生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段,历史还将永远延续下去,人们的认识将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它不可能是一个定数。我们对马家浜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远没有穷尽,这就更需要下一代人不断努力,用更高的水平认识我们的先祖在我们这片土地上创造的文明。

我相信马家浜文化一定会走向繁荣。就拿我们的这次学术研讨会来说,这本身就是对马家浜文化的高度重视。《马家浜文化》也赶在了研讨会召开之前出版,虽然全书内容是以前考古发掘材料的累积,没有特别新的东西,但它的实用性特别强,对今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个平台,并有可能开启马家浜文化研究的新阶段。

世界角度

人物:邓聪,文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马家浜文化,不能只局限在太湖流域一个地方,因为马家浜文化不是一个地方所独有的,香港就出土过跟马家浜时期相同的白陶,在俄罗斯、日本等地,也发现了马家浜时期的文物。我们搞研究,眼界就要放得一点,不仅看整个长江流域,而且要看整个中国、整个东亚、甚至整个地球,我们总会发现世界各地区之间存在很多历史文化上的联系。

我们大学要进行研究课题时,香港这个地区就显得太小了,我们总是希望研究的范围能够更大一点。香港回归以后,我们到祖国各地走走的机会更多,同行之间交流的机会也增多更融洽了。

我们研究历史文化,往往不会局限在某个历史阶段,而是比较全面地对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进行研究。马家浜文化是其中的一种文化形态,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领域和重要课题。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