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思忠

更新时间:2024-08-16 09:59

马思忠(1931年2月~2010年1月2日),男,回族,宁夏西吉人。194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宁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吉县委青年干事、固原县县长、固原林建师二团代理团长兼政委等职。1972年8月至七十年代末,历任固原地委副书记、自治区党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1981年1月当选为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1988年6月和1993年5月,先后当选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六、七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并兼任党组书记。1998年5月当选为政协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七届委员会主席并兼任党组书记。为宁夏的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政治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2001年4月离休。

人物生平

马思忠1931年出生在宁夏西吉县沙沟乡的一个回族家庭。马思忠的父亲马喜春,1939年在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海固回民起义中壮烈牺牲了。他大哥马思义1941年率领起义队伍到达陕北,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这支剽悍的队伍被改编成回民骑兵团,冲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沙场上。

光荣背后是巨大的牺牲。1941年5月18日,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反扑,血洗了他的家乡,马思忠家有11口人被杀。年仅10岁的马思忠翻墙逃生,靠给有钱人家放羊糊口。马思忠13岁时,党把他送到延水河畔的边区教导队学习。

16岁时,马思忠坚定了他终身的信仰一跟着共产党走。从此,无论打仗、干活、做工作,他都有一股拼命劲,同志们说他像个小老虎。

新中国成立后,他这个六盘山区土生土长的回族干部又回到六盘山区工作,冒着生命危险,剿匪反霸:深入山村农家,搞土改、合作化。任回族聚居的中共宁夏泾源县委书记时,他带领群众大战老龙潭,引水上关山,又亲自勘察修路,结束了这个县山大沟深路不通的困局。

1964年12月21日至1965年1月4日,他参加了三届一次全国人大会议。作为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全国人大代表,马思忠与其他代表一起受到了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并且幸福地站在周总理身旁照了两张相。

1966年4月,马思忠到河南兰考县参观学习焦裕禄的先进事迹,留下一张珍贵的照片,是在焦裕禄坟前照的,当时他流泪了。焦裕禄同志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的精神深深感动了马思忠。那时任中共隆德县委书记的他,以实际行动学习焦裕禄,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治理堡子山、北象山,大搞农田基本建设…

1971年马思忠担任了自治区党委常委。按照周总理的指示,1972年1月24日至2月12日,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宁夏固原地区工作座谈会。在文化大革命浩劫中,怎样区分什么是党的声音并非易事。马思忠依靠自己多年对党的深入了解,在风云变幻的年代,坚定不移地相信了邓小平。1975年3月至7月,马思忠在中央党校高级读书班学习,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而他特别对邓小平1975年7月4日在读书班的讲话情有独钟,心领神会。

1979年至1988年,马思忠担任自治区副主席,在他分管农业期间,依靠党的政策和全区干部群众的努力,宁夏的粮食产量上了一个大台阶,实现了全区粮食自给有余的奋斗目标。

1988年6月,57岁的马思忠当选为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当时的人大常委会领导层中,“老资格”多,人称“几架马车”。人们担心,马思忠文化程度不高,能行吗?马思忠面对困难,对大家一视同仁,团结协作。对过去,“宜粗不宜细”,“不纠缠历史旧账”。不到2年,班子团结了,人大的工作有了起色。后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多次来检查,给予充分肯定。1998年,67岁的马思忠当选为自治区(七届)政协主席,又干了3年,绽放出世纪之交宁夏政协工作“灿烂的笑容”,直到70岁离休。

2010年1月2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原政协主席马思忠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银川逝世,享年79岁。

马思忠病重期间及逝世后,胡锦涛、习近平、贺国强、王刚、李源潮、朱镕基、马万祺、白立忱和胡启立、赵南起等分别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