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亚号战列舰

更新时间:2024-07-01 09:51

马来亚号战列舰(英文:MALAYA Battleship),是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中的一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大舰队第五战斗中队的一员。

发展沿革

建造历程

“伊丽莎白女王”级原计划建造5艘,后来英属马来亚捐款为英国皇家海军建造一艘新战列舰。为了纪念马来亚的贡献,这艘战舰被命名为“马来亚”号,这个名字是第一次出现于皇家海军中。“马来亚”号由阿姆斯特朗·惠特沃兹公司位于纽卡斯尔的造船厂建造,该舰是“伊丽莎白女王”级的第五艘开始建造的战舰,其于1913年10月20日动工,1915年3月18日下水,1916年2月1日建成。尽管是最后一艘开工建造的,但是“马来亚”号却是“伊丽莎白女王”级中第四艘建成的,比“刚勇”号早了18天。

后续改装

1927年,“马来亚”号开始了其第一次大规模现代化改造,它是“伊丽莎白女王”级中第二艘开始现代化改造的战舰。改造从1927年9月开始,直到1929年2月结束,包括:加装防鱼雷突出部,这使其宽度增加至31.6米;两根烟囱合并为一根;甲板上152毫米炮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2门102毫米防空炮和2座八联装的40毫米“砰砰”炮;两个鱼雷发射管被拆除。这些改造完成之后,“马来亚”号的排水量达到了35000吨,其航速下降至23.5节。完成现代化改造的“马来亚”号返回地中海舰队服役,1930年其又加入了大西洋舰队,1932至1934年则在本土舰队服役。1934年,“马来亚”号进入德文波特港进行第二次现代化改造,其使用的船台恰恰是姐妹舰“厌战”号的诞生地。“马来亚”号的现代化改造包括:加强甲板装甲的厚度;将甲板上原有的2门102毫米高射炮换成4座双联装的102毫米高射炮;甲板上增加了2座八联装的40毫米“砰砰”炮;在烟囱后面增加了水上飞机甲板,可以搭载2架“海象”式双翼水上飞机;为了起飞飞机,中部甲板上还安装了弹射器。

技术特点

总体设计

伊丽莎白女王号战列舰是在铁公爵级的基础上全新设计的,其舰桥和三角形前主桅合并在一起,后面是2座直立式烟囱,再后面是宽敞的救生艇甲板,该级舰也是英国海军第一级安装381毫米主炮的战列舰。

动力系统

伊丽莎白女王号战列舰是英国首艘以全燃油为动力的战列舰,对持续战斗和续航力有很大的帮助,可惜航速并无得到重视,只有22节。

武器系统

伊丽莎白女王号战列舰上装备了大量舰载火炮,包括8门双联装381毫米42倍径MKⅠ型;12门单装152毫米45倍径BL Mk Ⅻ;2门76毫米50倍径QF HAMKⅠ炮;4具533毫米水下鱼雷发射管;20门双联装113毫米45倍径MKⅠ高平两用炮;32门40.5毫米/45倍径Mk Ⅷ砰砰炮;在二战期间,该舰还加装50门20毫米厄利孔高射炮。

防护系统

伊丽莎白女王号战列舰在防护方面,除增加部分装甲厚度之外,并没有像德国战列舰那样注重生存力,表明英国皇家海军在口径和军舰数量上压倒对方的战略思想。因此在一战的日德兰海战中由于航速和防护等弱点,使超无畏舰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成为难以取胜的问题。

性能数据

服役动态

“马来亚”号建成后进入大舰队的第5战列舰分舰队第14战列舰中队服役,其跟随大舰队参加了1916年5月31日爆发的日德兰海战,舰长是波义耳(Hon.A.D.E.H.Boyle)。战斗开始时,第5战列舰分舰队的主要任务是支援贝蒂指挥的英国战列巡洋舰分舰队。尽管设计航速为25节,但是包括“马来亚”号在内的4艘“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很难达到这一速度,于是贝蒂指挥速度更快的战列巡洋舰先行与敌人交战。

下午15时48分,贝蒂下令战列巡洋舰向德国希佩尔指挥的德国战列巡洋舰开火,在之后的激烈战斗中,战列巡洋舰“不倦”号被击沉。就在“不倦”号沉没不久,“巴勒姆”号率领第5战列舰分舰队抵达战场,“马来亚”号位于分舰队战列的最后一位。就在“巴勒姆”号开火不久的16时08分,“马来亚”号开始向德国战列巡洋舰开火。“厌战”号和“马来亚”号在17500米距离上向德国的“冯·德·坦恩”号开火射击,其第四轮齐射对目标形成了跨射,战舰上的射击指挥仪在战斗中表现得非常出色。在此期间,战列巡洋舰“玛丽女王”号被击沉,第5战列舰分舰队跨过英国战列巡洋舰队向德国舰队射击。

就在英国战列巡洋舰和战列舰对德国战列巡洋舰进行追击之时,德国公海舰队出现于南方的海面上,炮弹开始在英国战舰周围溅起水柱。16时50分,第5战列舰分舰队向北转向,而杰利科指挥的大舰队正从北方赶来。17时09分,在17000米的距离上,德国第3战列舰分舰队的战舰开始向第5战列舰分舰队射击。持续30分钟的射击中有7枚大口径炮弹击中了位于队列末尾的“马来亚”号,凭借着优异的防御,“马来亚”号的结构只出现了很小的损伤。7枚炮弹的落点分别是:17时20分,一枚炮弹击中了“马来亚”号侧舷装甲造成了轻微的进水和很小的损伤;17时27分,一枚炮弹击中了“X”炮塔顶部的114毫米装甲,爆炸在装甲板上留下了一个小坑,并震坏了炮塔内的测距仪,但是炮塔仍然能够正常使用;17时30分,两枚炮弹击中了“马来亚”号,其中第二枚炮弹击中了右舷甲板并击穿了3号152毫米副炮的顶部装甲,火炮被毁,厨房和餐厅也被破坏。在152毫米炮室内,炮弹爆炸造成了火灾,大火蔓延至弹药升降机,如果火势波及下面的弹药舱,后果将会不堪设想,就在危急时刻,士官戴和一等兵沃特森奋力扑灭了大火,保住了战舰;17时35分,两枚炮弹再次击中“马来亚”号,炮弹在水线之下的锅炉舱附近爆炸,爆炸穿透了装甲但是最终被鱼雷隔壁挡住了,爆炸击穿了“马来亚”号的一个油舱,造成了少量的油料泄漏;最后一枚炮弹击中了“A”和“B”炮塔之间右舷主装甲带上的152毫米装甲,炮弹在击中瞬间爆炸,仅仅在装甲板上留下一个浅坑。

18时15分,随着能见度的好转,“马来亚”号的主炮开始以最大仰角向德国战舰开火。尽管不能确定目标的身份,但是在同一时间德国战列巡洋舰“吕佐夫”号遭到了重炮的密集射击并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破坏。19时20分,“马来亚”号在9500米距离上向“冯·德·坦恩”号开火射击,由于烟雾这次射击被迫中止。19时28分,“马来亚”号开始以右舷的152毫米副炮向德国第6和第9雷击大队的驱逐舰开火,之后德国舰队便转向向南撤退。随着德国舰队的撤退,日德兰海战中的主力对决也基本结束。“马来亚”号参加了最为激烈的战斗,其一共发射了215枚381毫米炮弹。战斗中。“马来亚”号遭受了除被击沉的战舰之外最严重的伤亡,舰上共有63人阵亡、68人受伤。

6月1日凌晨4时,由于之前的损伤,“马来亚”号进水不断增加,一座锅炉舱也因为之前漏油而被迫关闭,其航速下降到20节。日德兰海战之后,“马来亚”号于6月4日进入因弗戈登进行维修。6月24日维修结束,之后“马来亚”号于7月11日重返第5战列舰分舰队,随舰队参加常规的巡逻和训练任务。1918年,“马来亚”号与驱逐舰“佩恩”(HMS Penn)号相撞,也就是在同一年,战争结束了。

1919年4月,作为和平庆典的一部分,“马来亚”号访问了法国瑟堡。1920年,“马来亚”号搭载着盟国裁军委员会前往德国港口检查裁减军备的情况。1921年,“马来亚”号搭载亚瑟王子(Prince Arthur of Connaught)前往印度,在之后的时间里它访问了捐献其建造经费的英属马来亚。1922年,随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崩溃,“马来亚”号护送苏丹穆罕默德六世前往马耳他并在那里过起了流亡的生活。大舰队解散后,“马来亚”号一直在大西洋舰队中服役直至1924年,其之后进入大西洋舰队服役。

完成第二次现代化改造之后的“马来亚”号再次进入地中海舰队服役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爆发时,针对“伊丽莎白女王”号、“厌战”号和“刚勇”号的现代化改造还没有完成,而“巴勒姆”号由于接受改造较少成为该级中现代化程度最低的一艘。战争爆发之后,“马来亚”号前往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之后其又进入大西洋为商船队护航并防备可能出现的德国战舰。

1940年7月,“马来亚”号回到地中海。在马耳他附近执行护航任务时,其遭到了意大利轰炸机的攻击,一枚近失弹在战舰附近爆炸,弹片打坏了102毫米防空炮的控制系统。7月9日,“马来亚”号随地中海舰队主力在卡拉布里亚半岛东南方向海域迎击意大利舰队。当双方主力舰开始互射之后,“马来亚”号的姐妹舰“厌战”号在24000米的距离上击中了意大利战列舰“朱利奥·恺撒”号,这次命中打击了意大利人的士气,意大利舰队开始撤退。在卡拉布里亚海战中,“马来亚”号由于在战列后方,没有能够参加主力舰之间的短暂决斗。

1941年2月9日,“马来亚”号与战列巡洋舰“声望”号、航空母舰“皇家方舟”号等战舰轰击了意大利本土城市热那亚。3月20日,“马来亚”号护送一支船队前往塞拉利昂,在航行中遭到了德国U-106号潜艇的攻击,潜艇发射的鱼雷击中了“马来亚”号和一艘商船。击中“马来亚”号的鱼雷在其左舷爆炸,爆炸在舰体上撕开了一个大洞,海水顺势灌入舰体内并造成了7度的倾斜。尽管受损严重,但是“马来亚”号并没有沉没的危险,它离开船队到达特立尼达岛并在那里接受了紧急维修,然后前往纽约海军造船厂进行了长达4个月的全面维修。除了维修,在纽约海军造船厂的“马来亚”号还安装了雷达等设备。

1941年7月19日,完成维修的“马来亚”号在舰长卡斯伯特·柯平杰(Cuthbert Coppinger)的指挥下离开美国前往加拿大的哈利法克斯,在那里它加入了一支快速护航队。在横渡大西洋返回英国的旅途中,船队没有受到攻击,“马来亚”号则于7月28日抵达罗塞斯。返回英国不久的“马来亚”号安装了新型的雷达,此外还加装了11门20毫米厄利孔高射炮。当时海军部评估认为“马来亚”号的舰龄过高,舰体的结构已经老化,没有继续升级改造的价值,于是此后“马来亚”号再也没有接受过什么大的改造,不过小改造还是没有间断过。1942年10月,“马来亚”号在罗塞斯安装了2座双联装的102毫米高射炮、2座八联装的40毫米“砰砰”炮及2门20毫米厄利孔高射炮。在此期间,“马来亚”号一直为往返于英国与马耳他及开普敦之间的船队提供护航。

1943年底,“马来亚”号在法斯兰港转入储备,由于维护这艘战舰需要的船员并不多,于是许多船员前往同级的“刚勇”号上继续服役。在作为储备舰期间,“马来亚”号上所有的152毫米火炮都被拆除,而为了加强法斯兰港的防空能力,“马来亚”号上又加装了20门20毫米厄利孔高射炮。

1944年6月,为了给即将开始的诺曼底登陆提供更强大的火力支援,英国方面准备让储备中的“马来亚”号重新服役,但是并没有成行。到1944年末,“马来亚”号彻底退役,其舰上的火炮和设备都被拆卸,退役的战舰在朴次茅斯成为一艘住宿和训练舰。1948年2月20日,“马来亚”号被卖给了英国钢铁公司,该舰之后于4月12日被拖往法斯兰拆解。虽然“马来亚”号最终被拆解,但是其船钟被保存在位于伦敦的东印度俱乐部(East India Club)中。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