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6 18:34
马来亚大学(University of Malaya),简称马大、UM,位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联邦直辖区,为公立研究型大学,是马来西亚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学府,也是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英联邦大学协会成员、热带高校联盟。
1904年9月,曾任海峡华人协会首任会长的陈若锦率领华人和其他非欧洲社区的代表向海峡殖民地总督约翰·安德森爵士请愿,要求在新加坡建立一所医学院,旨在满足当地社区需求,并成功筹集了大量资金,其中陈若锦个人捐款达到了12000美元。
1905年7月3日,医学院成立,名称为“海峡殖民地和马来联邦政府医学院”,在海峡殖民地总督安德森的指示下,学校被临时安置在巴西班让政府经营庇护所中一个最近空置的街区,同时提供了经营学校所需的工作人员,拥有注册学生23名;1912年,医学院从医生林文庆(Lim Boon Keng)发起的爱德华七世国王纪念基金获得了120000美元的捐赠;1913年11月18日,学校更名为“爱德华七世国王医学院”(King Edward VII College),成为了新加坡第一所高等学府;1921年,学校地位被提升为爱德华七世国王医学院。
1918年,以殖民地行政长官乔治·麦克斯韦(George Maxwell)为首的百年委员会提议成立莱佛士书院,以纪念新加坡的成立,为此境内华人和欧洲人分别捐助了593840美元和592817美元来帮助建立该学院。
1928年,莱佛士书院(Raffles College )成立,成为了新加坡第二所高等学府,主要提供艺术和科学方面的高等教育,学院由西里尔·法雷(Cyril Farey)和格雷厄姆·道巴恩(Graham Dawbarn)设计,于6月21日正式开课,招收了首批学生43名,同时建筑工程成立;1929年7月22日,由时任海峡殖民地总督兼马来州高级专员的休·克利福德(Hugh Clifford)爵士正式开学,学生们被安置在FMS宿舍或余东森宿舍,经过三年的学习后获得艺术或科学文凭。
1948年,卡尔-桑德斯大学教育委员在报告中指出:马来亚大学将首次提供一个共同的中心,各种种族、宗教和经济利益可以在这里共同努力,因为马来亚大学必须意识到,它是一所马来亚的大学。
1949年10月8日,爱德华七世国王医学院与莱佛士学院合并为马来亚大学,这是新加坡和马来亚联邦的第一所大学,它的名称来源于当时称为“马来亚”的国家,其中乔治五世艾伦任命校长;1956年,学校在吉隆坡增设校区;1957年,马来亚联合邦独立;1959年1月15日政府立法生效,马来亚大学成立了两个同等地位的自治部门,分别是吉隆坡的马来亚大学和新加坡的马来亚大学,同年理学院成立,最初有植物系、化学系、数学系和动物学系四个系。1960年,马来亚和新加坡政府表示希望将两个分校的地位改为国立大学。
自1949年成立以来,学校以超出预期的速度发展,但由于缺乏资源,马来亚人民对高等教育的反应不平衡,大学创始人的愿望也受到了挑战,新加坡在建设一个统一的马来亚国家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受到了殖民主义态度、当地对马来化进程的不满、学生政治以及新加坡和马来亚联邦之间的分歧和阻碍,最终导致了大学的分裂。
1961年,马来亚大学正式通过立法,并于1962年1月1日成立,成为马来西亚第一所大学,其最初的目标是为马来西亚人民提供高等教育,校内第一任总理兼首相为东姑阿都拉曼太子哈吉就职、第一任校长为数学家奥本海姆教授。同年9月,马来亚联合邦、新加坡和砂拉越,沙巴合并进马来西亚;1963年,学校教育学院成立;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独立成国,此后两个校区行政独立,马来亚大学新加坡校区”更名为“新加坡大学”,马来亚大学吉隆坡校区更名为“马来亚大学”;1967年,学校首次引入教育硕士(M.Ed)课程,随后于1969年推出哲学博士(Ph.D)课程。
1970年,学校文化部门成立,隶属于马来亚大学公共事务办公室,同年伊斯兰学院理事会解散后,伊斯兰研究系归马来亚大学理事会和参议院管辖;1973年,马来亚大学农业系与马来西亚农业学校合并为马来西亚农业大学;1974年,学院开设计算机科学文凭研究生课程;1996年,马来亚大学开始实行学期制度,医学科目外,大部分科系改为三年制;1980年,新加坡大学与南洋大学合并成立为新加坡国立大学;1981年,学校由伊斯兰教法学院(Faculty of Islamic Law)和乌苏鲁丁学院(Faculty of Usuluddin)组成的伊斯兰学院(Islamic college)成立,主要提供伊斯兰教育学士学位和预科课程。
2000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了学校文化处的研究生课程,提供了表演艺术和视觉艺术专业领域的硕士学位课程,不久后公共服务部承认学校的学士学位资格;2002年,马来亚大学获得了MS ISO 9001:2000认证,这是马来西亚第一所获得该认证的公立高等教育机构。2004年,学校开设了小学教育学士学位(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2019年,学校加入全球产学未来人才培养策略联盟(UAiTED),创始学校包括马来亚大学、马来西亚国立大学、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16所新马港台的顶尖大学。
2023年9月,马来亚大学与清华大学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同年11月14日,马来亚大学与全球7所热带地区重要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发起的热带高校联盟在海南三亚成立。2024年2月28日,马来亚大学与阿里巴巴集团旗下阿里云合作推出了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尖端课程以及阿里云在大马首个实习计划,并在马大设立了阿里云国际Skill Centre。
据马来亚大学官网显示,截至2022年,学校设有14个学院。其中,马来亚大学商业与经济学院(Faculty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已获AACSB、AMBA双重认证。另外,学校还设有1个中文系,开设有文学学士课程,招收硕士及博士学位研究生。
截至2023年,马来亚大学共提供200多个课程,学校以文理学科和医学著称,在许多学科领域享有世界级的声誉。另外,据2023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马来亚大学共有40个学科领域进入世界前200名,其中17个学科领域进入世界前100名。
截至2024年4月31日,马来亚大学教学人员共有2035人,其中马来西亚教师2030名、国际教师271名,学校拥有马来西亚科学院院士36名,还有着2名马来西亚医学院院士、1名爱丁堡皇家内科医学院院士。另外,学校还有着一位教师获得马来西亚牛顿奖,已任命四位诺贝尔奖院士和两位杰出院士为澳大HIR咨询委员会成员。
马来亚大学作为亚洲大学联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英联邦大学协会成员,学校与海外许多高等学府或组织展开了合作研究关系,有着多达超过600个合作伙伴,校内通过频繁的学生交换计划,促进了与国际的学术交流与学生互动。
2005年,马来亚大学得到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功举办了一次盛大的海外毕业典礼,成为首间得以在中国人民大会堂举行毕业典礼的外国大学。2009年,马来亚大学成立了马来西亚首间的孔子学院,从而加深了马来西亚人对中华文化以及亚太地区国家的了解。2011年4月27日,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一行对马来西亚进行了国事访问,并与马来亚大学师生们进行了交流,积极推动了中马青年和文化交流,为加强与中国青年的交流,温家宝还向师生们赠送了中文教材,并栽下了象征希望和友谊的龙脑香树。
马来亚大学是全马来西亚唯一一所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大学,与许多著名学府都有着广泛联系,联盟成员包括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墨尔本大学等著名高校。截至2018年,学校已与来自65个国家的知名研究机构、大学合作,全球合作伙伴包括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高丽大学、京都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清华大学、格拉斯哥大学和印度尼西亚大学等。
2019年8月13日,中国教育部批准长沙理工大学与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21年4月,马来亚大学亚欧研究所(AEI)和华为技术(马来西亚)私人有限公司(华为)合作,旨在加速马来西亚到2030年向先进数字经济转型。
(1)通过马来语科目的Sijil Pelajaran Malaysia(SPM)学分(C级)或马来语学分7月试卷(C级)通过历史(SPM2013及以上)。
(2)根据课程要求,在马来西亚大学英语考试(MUET)中达到最低水平。
(3)已满足参议院规定的课程的所有特殊要求。
参考资料:
申请人须拥有相关学科的完整、认可的学士学位,并获得良好的累积平均绩点(CGPA)。注:持有CGPA3.0及以上或同等学历的学士学位的申请人将获优先考虑,而拥有CGPA3.7及以上的学士学位申请人可直接申请哲学博士(PhD)。
申请人须拥有相关学科的认可硕士学位或同等学历。注:持有学士学位且CGPA为3.7及以上的申请人可直接申请哲学博士(PhD)。
截至2023年,马来亚大学共有着2所研究学院、4所研究机构、5所研究中心以及众多各种研究方向的研究所。另外,学校还有着1所WISMA研发大楼,拥有着众多不同类型的实验室。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马来亚大学获得授予专利(国内和国际)40项、申请专利(国内和国际)23项、拥有其他(著作权、工业品外观设计、商标)351项,另外还发布了255份Web of Science出版物、627份Scopus出版物、50份研究书籍和书籍章节出版物、其他(案例研究、技术报告等)273份。
图书馆(DSIC)
马来亚大学图书馆成立于1959年,主要由提供图书馆设施的中央图书馆组成,设有3个网络分馆和10个专门图书馆,以满足某些院系的特殊需要,馆藏包括书籍、期刊、会议记录、录音录像、缩微胶卷、论文和学位论文,共收藏了100多万种最新图书,截至2024年1月31日,馆藏可打印资料891883份、非书籍材料486340份。
亚洲艺术博物馆(Muzium Seni Asia)
亚洲艺术博物馆位于马来亚大学内部,拥有三层楼的展览空间,截至2021年7月,博物馆拥有近7000件珍品,藏品时间跨越了4000年的亚洲历史,有着来自亚洲各地的文化,这些藏品包括了稀有和特殊的物品。博物馆内还拥有1500平方英尺的画廊空间,有着来自泰国、越南、日本和伊朗的陶瓷,来自马来群岛的纺织品和原住民社区的神圣面具,其他一些文物以论文和期刊文章的形式被写成。
动物学博物馆(Museum of Zoology )
动物学博物馆建设于1999年,位于马来亚大学内,主要功能为传播有关马来西亚本土动物群的信息,包含丰富性、多样性和保护状况,是马来西亚半岛唯一一家拥有大量当地动物群的动物学博物馆,保存有原动物学系(现为生物科学研究所的一部分)的大量当地动物,包括昆虫(20000个标本、1000多个物种)、鱼类(2000个标本)、青蛙(672个标本、176个物种)、爬行动物(445个标本、186个物种)、鸟类(603个标本、261个物种)和哺乳动物(896个标本、144个物种),收藏时间为60年,被认为是马来西亚动物群重要国家资料库。
马来研究博物馆(Museum of Malay Studies)
马来研究博物馆是马来西亚研究领域相关的研究和文献中心,馆藏藏品主要集中在马来纺织品、黄铜器皿、陶器、编织、雕刻、马来克里斯、传统技术和马来研究人物等主题上。
截至2024年1月31日,马来亚大学图书馆有着电子和数字资源290246份,拥有84个在线数据库。
《国际巴勒斯坦研究杂志》(IJPS)
《国际巴勒斯坦研究杂志》是哈希姆·萨尼巴勒斯坦研究中心(HSCPS)的官方期刊,该杂志原创文章涵盖了人文和社会科学,包括但不限于历史、政治学、国际关系、法律、经济发展、地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民族志以及性别和酷儿研究、文学和艺术。
《Al-Falah杂志》
《Al-Falah杂志》(AL-FALAH - Journal of Da'wah & Human Development)由马来亚大学伊斯兰研究学院Da'wah和人类发展系共同出版,每半年(6月和12月)出版一次,是一本国际同行评审期刊,主要通过鼓励伊斯兰研究、人文学科和其他跨学科研究的几个分支之间讨论,来促进与达瓦和人类发展领域相关的学术知识,范围包括达瓦和人类发展的广泛研究课题,如达瓦思想学派、达瓦方法和策略、达瓦学者、达瓦媒体、伊斯兰心理结构、伊斯兰心理探究、精神导向和文化敏感治疗以及咨询干预。
《教育研究杂志》
《教育研究杂志》(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是由马来亚大学教育学院出版的双盲同行评审印刷期刊,每年(12月)以英语和马来语出版一次,主要发表各种方法和途径的研究,以解决与教育相关的理论和哲学问题,鼓励以不同取向为依据的创新和挑衅性奖学金。
《电气工程新探索》(NECE)
《电气工程新探索》(Journal of New Exploration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是马来亚大学工程学院电机工程系的官方出版物,以每年3期的方式出版,主要发表电气工程领域的问题,如电力、自动化和控制、计算机工程、电子、微电子和光子学、电物理和电磁学、材料科学、测量和计量、信号处理和电信等技术。
《马来西亚催化-国际期刊》(MCIJ)
马来西亚催化-国际期刊(Malaysian Catalysis-An International Journal)是由纳米技术与催化研究中心 (NANOCAT)与马来亚大学联合出版的开放获取国际同行评审期刊,每半年出版一次,由著名客座编辑邀请出版主题特刊。该期刊致力于发表催化各个方面的原创研究,包括非均相催化、均相催化、环境催化、能源导向催化、电催化、光催化有机催化、生物催化、表面科学和催化相关的化学动力学,接受原创研究文章、评论、简短交流和信件。
马来亚大学校徽以蓝色为底,以棕榈叶和三只老虎围绕一朵木槿花为图案,下方用英文书写了马来亚大学全称。其图案中,一串棕榈叶象征着当纸张尚未传入此区域时,马来民族所用的书籍;而木槿花代表着马来西亚人民、三只老虎代表着马来西亚各民族,即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同时也代表着大学内三大人员,即学术人员、学生及普通职员;最后整个图案的蓝色象征着把东马及西马联系起来的海洋。
“知识是进步的源泉”(Ilmu Puncha Kemajuan),混合了阿拉伯语、梵语和马来语。
马来亚大学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教学、研究和提供优质服务,通过持续改进的努力来创造和增强知识,以造福所有利益相关者。
PASSION(激情)、ONENESS(同一性)、INTEGRITY(正直)、SINCERITY(真诚)、EMPATHY(同理心)。
截至2023年,马来亚大学共有86个学术团体,其中学生理事会是主要团体,主要发表全体学生与校方磋商有关学生事务和福利的问题,而学生组织中已有校外寄宿生学会,主要是协助校外寄宿生解决住宿及交通等福利问题。此外,校园内还有着马来亚大学华文学会和佛学会,其中马来亚大学华文学会成立于1986年12月11日,是马来西亚最大的华人学生组织,共拥有1千多名会员,有着来自马来族和印度族的同学,主要推广华文和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
截至2024年,马来西亚大学拥有学生34934人,来自60多个国家,学校占地共922英亩(373.12公顷),校园距离吉隆坡市中心12千米,校内宿舍、教学楼、教室设备齐全。此外,学校东姑大礼堂和实验剧场是历史古迹名建筑,于2009年被列为马来西亚国家遗产。
马来西亚大学内教学楼、教室设备齐全,室内均安装有空调,校内电脑室、梯阶教室、图书馆、实验室、资源中心、展览大厅、咖啡吧、休息室、会议室、操场一应俱全,并设有学生福利委员会、国际学生事物部处理各种问题。
马来西亚大学学生公寓分为两个区域(校内与校外),截至2023年,共有13个学生宿舍,分为单人间,双人间和三人间,可容纳超过12000个学生,宿舍内有电扇、电视、洗衣机、沙发、衣橱、窗帘和电热水器等生活设施,还设有餐厅和超市。校内还均有免费校车往来于学院和宿舍,方便学生出行,并以宿舍为单位,每栋宿舍都配备有阅读室、小杂货店、咖啡厅、自助餐厅和自助洗衣店等。
东姑大礼堂始建于1965~1966年,是马来亚大学历史发展的重要地标,其建筑风格受到野兽派艺术的影响,为两层半的非形式混凝土建筑,由Boothy,Edwards & Partners建筑公司(BEP)的建筑师Dato’Kington Loo和Chris Bailey先生设计、马来西亚首任总理和首任校长东姑阿卜杜勒·拉赫曼·普特拉·哈吉阁下正式开幕。该建筑与一个实验剧院相连,包括一个大厅和一个门厅,其中舞台位于一楼的大厅内,门厅是大厅的入口,可容纳大约3000人,被人们称为“大会堂”,一直是毕业典礼、音乐会、学期考试、戏剧表演、研讨会和会议的举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