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桑叶

更新时间:2023-10-14 19:35

马桑叶,中药名。为马桑科植物马桑Coriaria nepalensis Wall.的叶。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广西、西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杀虫之功效。常用于痈疽肿毒,疥癣,黄水疮,烫火伤,痔疮,跌打损伤。

入药部位

叶。

性味

味辛、苦,性寒,有毒。

归经

归心、肝、胃经。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杀虫。

主治

痈疽肿毒,疥癣,黄水疮,烫火伤,痔疮,跌打损伤。

相关配伍

1、治毒疮:马桑叶研末,调麻油外搽。(《贵阳民间药草》)

2、治目赤痛:马桑叶、大血藤叶,捣烂敷。(《湖南药物志》)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小儿、孕妇、体弱者禁用。

采集加工

4-5月采收,鲜用或晒干。

形态特征

马桑,又名蛤蟆树、阿斯木、上天梯、莲花献、四联树、黑果果、醉鱼儿、闹鱼儿、水马桑、野马桑、马鞍子、千年红、黑虎大王、紫桑。落叶灌木,有时高达6m。枝条斜展,幼枝有棱或成四狭翅,无毛,常带紫色;老枝具圆形突起的皮孔。单叶对生;叶柄短,长1-3mm,通常紫色,基部具垫状突起物;叶片纸质至薄革质,椭圆形至宽椭圆形,长2.5-8cm,宽1.5-4cm,先端急尖,基部近圆形,全缘,两面无毛或仅下面沿脉有细毛;基出3脉。总状花序侧生于前年生枝上,花单性同株;雄花序长1.5-2cm,先叶开放,序轴被腺状微柔毛,萼片及花瓣各5,雄蕊10,不育雌蕊存在;雌花序与叶同出,长4-6cm,带紫色,萼片与雄花同,花瓣肉质,龙骨状,雄蕊较短,心皮5,分离,具小疣体,柱头上部外弯,浆果状瘦果,5个,成熟时由红色变紫黑色,直径约6mm,外被肉质花瓣所包。花期3-4月,果期5-6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400-3200m的山地灌丛中。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广西、西藏。

药理作用

1、一般药理:使唾液分泌,心率减慢,呼吸加速和引起惊厥;可使体温降低;瞳孔缩小。

2、毒性:兴奋大脑、延脑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及迷走神经中枢。

现代应用

治疗精神分裂症。

相关论述

《分类草药性》:“治一切红白蚁虫痒子,炖肉服。又治火伤,调香油搽涂,疮子服效。”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