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8 15:14
马肉,指食草动物马的肉,它肉质鲜嫩,脂肪较少,且含有独特的鲜香味道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并具有恢复肝脏机能并有防止贫血,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动脉硬化,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效果,是欧洲,南美以及亚洲多国的烹饪传统中重要的一部分。
主治
除热,下气,长筋骨,强腰脊,治寒热痿痹。煮汁,洗治头疮白秃及豌豆疮毒。
马肉味甘、酸,性寒,入肝、脾二经;
马肉有补中益气,补血,滋补肝肾,强筋健骨之功效。
1.马肉含有丰富蛋白质、维生素及钙、磷、铁、镁、锌、硒等矿物质,具有恢复肝脏机能并有防止贫血,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动脉硬化,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效果;
2.马肉脂肪的质量优于牛、羊、猪的脂肪,马肉脂肪近似于植物油,其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可溶解掉胆固醇,使其不能在血管壁上沉积,对预防动脉硬化有特殊作用。
1、不宜与大米(粳米)、猪肉同食。
2、忌生姜、苍耳。
1.严寒的冬夜里,食用马肉火锅可使身体暖和,使用的材料是可促进消化纤维质含量颇多的蘑菇、牛蒡及具有独特香味的茼蒿等,可使用加入姜汁的味嘈来调味,如此即可将马肉的腥味去除。
2.马肉宜以清水漂洗干净,除尽血水后煮熟食用,不宜炒食。
流程一
将马肉切成麻将大小的方块,放到锅里煮15分钟后将肉取出,用凉水冲净盛盘待用。
流程二
将锅洗净置小火上,锅里放少许底油,随后在油里加20克白砂糖,并用勺子快速搅拌。待糖化开变红冒泡,再放50克水,搅匀后把汁盛入碗中待用。
流程三
锅里放油100克,待油烧至8成热,倒入马肉块。同时放大葱50克,生姜片30克,与马肉块搅拌翻炒。一分钟后,将汁分次滴入锅中染色。当马肉块变成金黄,再加水没过马肉块。随后加适量精盐与红糖,红糖不宜过多,有点甜味即可。最后再放5粒八角,一段桂皮,用小火煮。当肉块变软,一盘香喷喷的红烧马肉便大功告成了。
马肉、牛蒡、茼蒿、胡萝卜、葱、油豆腐、香菇、味精、高汤、料酒等。
马肉切成薄片,先以味精、高汤、料酒调味汤汁。在将要吃的时候放入火锅中煮熟即可食用。
佐餐食用。
补血,补肝肾,强筋骨。
古代文献中有称马肉有毒。
《随息居饮食谱》
“马肉辛苦冷,有毒,食杏仁或芦根汁解之。其肝,食之杀人。
《日华子本草》
马肉只堪煮食。余食难消,渍以清水,搦洗血尽,乃煮,不然则毒不出,患疔肿。
马肉忌苍耳、生姜。
唐·孟诜
同姜食,生气嗽,同猪肉食,成霍乱。
《千金食治》
下利者,食马肉必加剧。
《食疗本草》
患疮人切不得食,加增难瘥。
《饮食须知》
患疥疮下痢者,食必加剧。
马肉干是以精马肉为主料,砂仁、草寇、桂皮、茴香、花椒、大料、肉蔻、丁香、鲜姜、料酒、碘盐和味精为配料,经切条→腌渍→烘干→蒸煮→真空包装等步骤制得的风味即时食品,其表皮油亮,口感细腻,回味无穷,脂肪低,营养丰富,是居家、旅游的方便食品。
哈萨克牧民将新鲜马肉切条晾干,用以过冬储存。马肉干也是哈萨克族的一种风味食品。
药名
马肉
汉语拼音
ma rou
英文名
Meat of Equin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Equus caballus orientalis Noack
肝;脾经
功效
强筋壮骨;除热
科属分类
主治
寒热痿痹;筋骨无力,疮毒
采收和储藏
宰杀后剥去皮,除去内脏,取肉鲜用。
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用药禁忌
1.《雷公炮炙论》
“马自死,肉不可食。五月勿食,伤神。”
2.《千金·食治》
“下利者,食马肉必加剧。”“诸食马肉心烦闷者,饮以美酒则解,白酒则剧。”
3.《食疗本草》
“不与仓米同食,必卒得恶,十有九死,不与姜同食,生气嗽。其肉多著浸洗,方煮得烂熟,兼去血尽,始可煮炙,肥者亦然,不尔毒不出。”“患疮人切不得食,加增难瘥。”
4.《本草拾遗》
“妇人怀妊不得食马。”
5.《日华子》
“此肉只堪煮,余食难消。不可多食。忌苍耳、生姜。”
6.《饮食须知》
“妊妇食之,令子过月难产。乳妇食之,令子疳瘦。食马肉毒发而心闷者,饮芦根汁,或嚼杏仁或煎甘草汤解之。”
7.《医林纂要·药性》
“动风发毒。”
动物形态
马,体格高大,骨骼肌发达,四肢强颈有力。体高1.27-1.60m,体重225-773kg。雌雄差异很大。马头面部狭长,耳小而尖,直立。鼻宽,眼大。从头顶起沿颈背至肩胛,具有长毛即鬃毛。两耳间垂向额部的长毛称门鬃。身体余部皆被短而均匀的毛,毛部也有长的鬃毛。中国马的品种较多,有蒙古、河曲、伊犁、三河、黑河等种,因品种不同,身体大小、毛色也有差异主要毛色有青毛、花毛、黑毛、栗毛等。
功效分类
补肾药
药材基源
为马科动物马的肉。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适量。外用:煮汁洗;或研末调敷。
出处
《中华本草》
卤马肉是南方特别是广西一带比较流行的食品。
马肉含有十几种氨基酸及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含量高,还含有钙、锌、铁等矿物质,具有补中益气、养肝补血、滋阴壮阳的作用,可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动脉硬化,增强人体免疫力。马肉脂肪的质量优于牛、羊、猪的脂肪。马肉脂肪近似于植物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不饱和脂肪酸可溶解掉胆固醇,使其不能在血管壁上沉积,对预防动脉硬化有特殊作用。
原料肉的选择与预处理→配料→腌制→烟熏→蒸煮→内包装→杀菌、冷却→外包装→装箱、贮藏
原料肉的选择与预处理
选用新鲜优质腰肉、荐部大腿肉或冻肉, 剔除可能残留的淋巴、腺体、表面浮脂及污物, 切成250~500克大小的肉块, 在冷水中浸泡1个小时左右, 将肌肉的余血浸出, 洗净后沥干水分。冻肉则需要解冻处理, 如果用水作解冻介质, 最好水温保持在5~12℃。
配料、腌制
肉块100kg, 食盐3kg, 白砂糖1kg、硝酸钠40g。
传统腌制法为干腌法, 即食盐、白砂糖、硝酸钠拌和均匀后, 揉擦于肉块表面, 将肉块放入腌制容器填满压紧, 在2~4℃温度条件下腌制3~5天, 为防止空气进入可用盖或塑料薄膜覆盖腌制容器。腌制完成后取出肉块, 用清水将表面冲洗干净并沥干水分。近年来, 一些工厂购置盐水注射器 (pickle injector) , 利用盐水注射器上的许多空心针头插入肌肉, 将腌制液均匀注入原料肉中, 注射量约为原料肉样的8%~10%, 这样处理后的肉将大大缩短腌制时间。腌制的目的主要在于防腐保存 (如采用食盐、硝酸钠、亚硝酸钠) , 稳定肉色 (硝酸钠、亚硝酸钠) , 提高肉的保水性和粘结性 (食盐, 有些肉制品添加复合磷酸盐, 新疆特色熏马肉一般不加) , 改善风味 (食盐、亚硝酸钠、白砂糖) 等。添加0.5%~1%左右的白砂糖还可以在味道上起平衡作用, 并使肉质松软, 色调良好。
烟熏
把腌制后的肉块穿入铁丝, 排列挂于烟熏箱内 (注意留有适当的距离) , 点起火燃烧锯末进行烟熏, 熏烟温度在60℃左右, 时间5~6小时。有些厂家已开始采用烟熏箱, 暗火烟熏。
开始烟熏时, 一定要将腌肉表面的污物洗净。如果有被刀割过的肉片还连在制品上, 或脂肪搞得不干净, 这些部分将不会有烟成分附着而产生烟熏斑驳。这不仅影响外观, 还会从此部位开始出现腐败现象, 使制品的保存性明显下降。
烟熏材料宜选择树脂含量少、烟味好、而且防腐物质含量多的木材, 一般多用硬木劈材、锯末、木屑。树脂含量多的材料易产生黑烟, 使制品发黑, 而且含有很多萜烯类成分, 熏味也不很好。实际使用的硬木种类如青刚栎木、山毛榉木、白桦木等为佳。烟的化学成分中对味道影响较大的是石炭酸类、有机酸、乙醇类、羰基化合物及炭化氢。其中石炭酸具抗氧化性、防腐性, 可增加制品的风味, 乙醇也有防腐作用, 但其主要做为挥发成分的载体起作用。醛类、酮类等羰基化合物对制品熏制都起到重要作用, 制品所产生的一些最基本的熏香和风味与这些成分有关。
蒸煮
烟熏后将熏肉块置于蒸煮锅的箅子上, 利用水蒸汽蒸煮, 让肉块温度保持在90~100℃, 1~2小时后出锅。
内包装
蒸煮后的成品, 按一定规格 (250~500g) , 用PVDC复合膜进行计量真空包装, 例如PA/PVDC/PE, 这样可以保证产品能在常温下有较长的货架期前, 有些厂家也用铝箔抽真空包装熏马肉, 其密封性能更佳, 但成本有所提高。
杀菌与冷却
经抽真空封口的内包装置于高压蒸汽锅内, 在115℃下, 蒸气杀菌30分钟, 再冷却至室温, 晾干包装表面水分。
外包装
可运用PVC材料, 包装印有生产厂家、产品规格、出厂日期、保质期、中英文产品用法、功能说明等文字, 并附有彩图装饰。为进一步确保产品质量, 还可在这时取样放入恒温培养箱, 在37℃培养一周进行质量检验 (如感官检查, 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检测) , 符合国家食品卫生质量标准者即为合格产品。
成品
成品熏马肉表面呈烟熏黑褐色, 切开横段面呈暗红色, 无滴油、盐霜现象, 口感微咸, 肌肉紧密有咬劲, 嚼味余香, 成品率在60%~70%之间。
贮藏
生产装箱的熏马肉一般在冷藏库待售, 产品在室温 (20℃) 条件下保质期可达6个月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