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10 19:43
马都拉人(Madurese),东南亚印度尼西亚民族。主要分布在马都拉岛以及爪哇岛东北沿海地区,部分分布在邻近岛屿。属蒙古人种马来类型,与爪哇人相近。使用马都拉语,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与巽他语、爪哇语、马来语非常接近。分东部和西部两种方言。原用爪哇文字母,现改用拉丁字母。有用马都拉文写的历史文献。通用印度尼西亚语 。原信印度教和佛教,后多改信伊斯兰教,属逊尼派。早期受爪哇王室统辖,17世纪后受荷兰殖民统治,1945年与国内各族人民一起获得国家独立。主要从事农业,土地为村社共有,种植玉米、水稻、豆类、花生和烟草等;部分居民从事畜牧,饲养牛、马、山羊等;沿海一带居民从事渔业和盐业。手工业有制革、制陶和编织等,并善于锻冶和木器制作。
印度尼西亚干旱而贫瘠的马都拉岛上居住的原住民,多数生活在马都拉岛、康厄安(Kangean)群岛和毗邻的爪哇东北海岸。属德太罗-马来(Deutero-Malay)人种,说两种主要方言:西马都拉语中心在帕梅卡桑(Pamekasan),东马都拉语流行于苏民纳(Sumenep),另有一种小型变体,流行于康厄安群岛。马都拉岛上的马都拉人牧养牛群以供出口并用作役畜耕作水稻。爪哇的马都拉人是该岛很多原住民民族中的主要种群。传统宗教信仰已在不同程度上受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