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铁丁

更新时间:2023-12-19 11:50

马铁丁,是1950年代初期陈笑雨张铁夫郭小川三人在《长江日报》《中国青年》等报刊发表“思想杂谈”时合用的笔名。三人的合作,并无严格的分工,陈笑雨、郭小川常侧重于关注文化、教育、艺术等类问题,张铁夫因主管农业战线的报道,故多在这方面落墨。1957年7月以后,三人工作有所变动,合作便告结束,而“马铁丁”则成为陈笑雨独用的笔名。

著作特点

三人的合作,并无严格的分工,陈笑雨、郭小川常侧重于关注文化、教育、艺术等类问题,张铁夫因主管农业战线的报道,故多在这方面落墨。1957年7月以后,三人工作有所变动,合作便告结束,而“马铁丁”则成为陈笑雨独用的笔名。

马铁丁的杂文,大多不属刺向敌阵的“匕首”与“投枪”,但对旧社会遗留下来的许多陈腐观念以及干部在工作中的种种弊端,进行抨击与疏导。如《“工作气氛”与“庸俗气氛”》针砭的是机关部门常见的一种现象:“几个人聚在一起开谈起来,不是张家长、李家短,就是某某人的恋爱,某某人的服饰和姿态,某某人的作风……”对此,作者毫不含糊地谓之“庸俗”,指出“不应该让它形成风气”,并积极倡导“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工作任务上面”的严肃的工作气氛。《他们为什么挨打》通过某县某区的干部因阻拦农民以封建迷信方式求雨而挨打的事实,客观地分析其中的教训。 马铁丁的杂文说理形象,不尚空谈,擅长以“春雨润物”的方式对青年读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火柴颂》对火柴所蒙受的“一擦就着,一吹就灭”的讥讽作出全新的解释,指出火柴的巨大作用在于:“自己灭了,却把别人点燃”,且能引起“熊熊大火”。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天才可贵,培养天才的泥土更可贵。”——被作者巧妙地借用过来,经比照模拟而演绎成“社会主义的熊熊大火可贵,点燃这熊熊大火的火柴更可贵”。由此,文章进一步对具备火柴精神的人作出赞颂:“他们是国家的栋梁,社会的柱石!”全文字约义深,经得起咀嚼。 总体观之,马铁丁“思想杂谈”的突出优点,便是“善于把最琛奥的道理,用最通俗易懂的话讲出”。(马铁丁:《怎样做一个宣传员》)那些千字左右的短文,常托物兴辞,笔意纵横,窥斑知豹,异彩纷呈。作者深谙“说理必须借助形象”的杂文写作规律,母能信手拈来地撷取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轶闻趣事为文章作出佐证、添姿增色;加之语言练达、文风质朴,其拥有大量读者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当然,马铁丁的“思想杂谈”也并非无缺失可言,有论者当时就曾指出过它们的某些不足。今天看来,有些篇章趋时应景的痕迹较重,有些篇章理胜于辞而“杂文味”不够,还有些篇章则未能完全摆脱“布道”、“说教”的架势,等等。这些,多属难以避免的时代局限。

人物介绍

“马”——陈笑雨

笔名司马龙。1917年生,江苏靖江人,1938年入延安陕北公学,后被分配至新华通讯社。解放初,曾任新华社中南总分社社长。1953年,任北京《文艺报》副主编,1959年任《新观察》主编。后任《人民日报》副刊部主任。

“铁”——张铁夫

1922年生,山东巨野县人,1940年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院学习,先后任《解放日报》、新华社记者。解放初曾任长江日报副总编辑。后任北京市委宣传部长等职。

“丁”——郭小川

笔名丁云中。1919年生,河北丰宁县人。全面抗战爆发后,参加八路军,开始诗歌创作。1948年任《群众日报》副总编辑,兼《大众日报》负责人。武汉解放后,任中南局宣传处处长等职,后任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等职。

先有“马铁丁”,后有“三家村”

进京后,“马铁丁”的发展方向各有不同,张铁夫从政,官至北京市委宣传部长;郭小川习诗,成为当代诗坛顶尖高手;陈笑雨继续扛着“马铁丁”的大旗,杂文写作成就斐然。有“马铁丁”在先,后有吴晗、邓拓(笔名“马南”)、和廖沫沙(笔名“繁星”)也延续了这种合作形式,使用笔名“吴南星”,成为闻名全国的“三家村”。

马、铁、丁归宿各异

“马铁丁”三人有着不同的归宿。陈笑雨在1966年8月24日被揪回人民日报社参加了一次陪斗后,因不堪屈辱投河自杀,年仅49岁。郭小川尽管看到了“四人帮”的被粉碎,但不久便因一场意外失火死于非命,时年57岁。张铁夫2006年底病故,享年84岁。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