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铁菊头蝠

更新时间:2024-08-31 10:53

马铁菊头蝠(学名:Rhinolophus ferrumequinum),是菊头蝠科、菊头蝠属动物。马铁菊头蝠体型较大,耳大而略宽阔,耳端部削尖,不具耳屏,全身被有细密柔软的毛,背毛淡棕褐色,腹毛为灰棕色。

形态特征

马铁菊头蝠体型较大,前臂长55-63mm。吻鼻部具复杂的叶状皮肤衍生物——鼻叶。鼻叶包括近口吻处的扁平马蹄铁状叶和它外侧附加的小叶,鼻孔开在马蹄铁状叶的中央,其周围有小叶环绕,形成环状小叶;其后的中央部为鞍状叶,正面呈提琴状,侧面观略凹如鞍状,后面的联接叶呈钝圆形与顶叶相连。顶叶近三角形。耳大而略宽阔,耳端部削尖,不具耳屏。第3、4、5指的掌骨不等长,依次增长,第4、5掌骨长度较接近,第3指的掌骨最短,第2指仅具掌骨而无指骨。第3指具2指节,其第2指节大于第1指节的1.5倍。后足除第1趾外,其余各趾均具3个指节。翼膜止于足跟部。骨间膜起于胫部,骨间膜后缘呈弧形。

马铁菊头蝠全身被有细密柔软的毛。背毛淡棕褐色,毛基色淡,呈浅棕灰色,毛尖呈棕色。腹毛均为灰棕色。翼膜和骨间膜为黑褐色。

马铁菊头蝠头骨较长而窄。鼻骨呈泡状,眶间“V”形嵴明显,其后与矢状嵴相连,人字嵴较发达。前颌骨退化,残留的颌骨支与上颌骨不相连,呈游离状,其前端嵌有一对细小的门齿,无眶后突。腭部甚短而向内深凹。

马铁菊头蝠齿式=32。上颌门齿小,齿冠平坦;下颌门齿齿冠呈三叉形,但切面较平。犬齿结实而高大。上颌第1前臼齿甚小,夹在犬齿与第2前臼齿外侧间,第2前臼齿与犬齿甚为接近。下颌第2前臼齿极小,在第1和第3前臼齿之间的外侧缝隙间。

栖息环境

马铁菊头蝠多栖息于海拔1000-1500m的天然溶洞、高层建筑或庙宇的缝隙中。

生活习性

马铁菊头蝠群栖性,栖息山洞内同时分布有鼠耳蝠、东方蝙蝠等种类。昼伏夜出,白天在石缝或墙缝间睡眠,多单独悬挂于石壁上,悬挂时以两肢并齐倒悬抓于石壁,前肢包裹全身,当外来声息及光亮照射时,有的呈深度麻痹状态,有的个体则受惊飞逃,飞逃时先将头部伸出,频频左右摆动,耳部不断颤动,鼻尖不断嗅闻,到一定时间(约3分钟),随即起飞。

马铁菊头蝠11月冬眠,冬眠时单只栖息在10m左右深有滴水较潮湿处的山洞内,多呈倒悬垂姿式,以爪钩住岩壁裂纹或缝隙,左、右前臂骨在背面靠近几呈平行,翼膜向腹面包被整个身体和头的大部,尾膜向后下翻;由于前臂骨上的肌肉冻得发红,与棕色的背及黑褐色翼相间而似一倒悬之花苞。翌年4月出蛰

马铁菊头蝠黄昏出来捕食,以鞘翅目鳞翅目昆虫为主。

分布范围

分布于阿富汗、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安道尔、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孟加拉国、不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中国、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日本、约旦、哈萨克斯坦、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吉尔吉斯斯坦、黎巴嫩、列支敦士登、卢森堡、马其顿、摩尔多瓦、摩纳哥、黑山、摩洛哥、尼泊尔、巴基斯坦、巴勒斯坦、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圣马力诺、沙特阿拉伯、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士、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塔吉克斯坦、突尼斯、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克兰、英国、乌兹别克斯坦。

在中国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北京、河南、山东、山西、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福建、广西、湖南、贵州、云南、重庆、四川、湖北、陕西、甘肃、宁夏等地。

繁殖方式

马铁菊头蝠6月上、中旬产子,每胎1子。刚出生的小蝙蝠紧咬住母体胸部的乳头,以背部靠近母体腹部,两足倒挂起来,或匍匐在母体腹下。

亚种分化

(资料来源:)

种群现状

种群分布不零散。该种虽然分布较为广泛,但除在亚洲西南部的部分地区和高加索地区外是比较罕见的。2005年,该种种群数量在俄罗斯高加索部分地区可能有所减少,但在伊朗和土耳其被认定是稳定的。在英国的其种群数量曾大幅下降,2000年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约5000只)。1996年-2006年间,在奥地利该种种群数量减少了70%。在罗马尼亚,由于减少了农药的使用,自1989年以来其种群数量一直在缓慢地增长。在瑞士,该种是非常罕见的(2006年,3个栖息地大约有200只),但其数量趋于稳定。在北非、南亚范围种群规模和趋势是未知的。总体来说,马铁菊头蝠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