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黑痣病

更新时间:2024-04-26 16:06

马铃薯黑痣病是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发生在马铃薯的病害,主要为害幼芽、茎基部及块茎。幼芽染病,有的出土前腐烂成芽腐,造成缺苗。出土后染病初,植株下部叶片发黄,茎基形成褐色凹陷斑。严重时,茎节腋芽产生紫红色或绿色气生块茎,或地下茎基部产生许多无经济价值的小马铃薯,表面散生许多黑褐色菌核。

病原特征

马铃薯黑痣病病原为立枯丝核菌(学名: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菌丝在融合前常相互诱引,形成完全融合或不完全融合及接触融合三种融合状态,中国已发现并建立了十多个菌丝融合群,其中AG-4是引起黄瓜、冬瓜等立枯病和玉米纹枯病的优势菌群,是个重要菌群。寄主广泛,引致多种作物病害。AG-4菌丝融合群的菌株根据菌核形态及去氧核糖核酸的氮盐基序列同源性又分为AG-4 HG-I、AG-4 HG-Ⅱ两亚群,前者在PDA培养基上形成菌核为暗褐色,后者有1/3~1/2形成灰色至白棕色菌核。

立枯丝核菌分为三大群,一群是多核的立枯丝核菌,具3个或以上的细胞核,菌丝较大型,直径约6~10微米。在土壤中形成薄层蜡质状或白粉色网状至网膜状子实层,产生的担子桶形至亚圆筒形,比支撑担子的菌丝略宽一些,担子具3~5个小梗,其上着生担孢子;担孢子椭圆形至宽棒状,基部较宽,大小(7.5~12)微米×(4.5~5.5)微米,担孢子能重复萌发,在担子上形成2次担子。立枯丝核菌是由单一菌丝尖端的分枝密集而形成或是由尖端紧密地和菌丝密集而形成菌丝结。菌丝融合群不同,在形态、病理、生理和生态方面也不完全相同。至于各融合群的致病特异性及他们之间的内在联。

为害症状

马铃薯黑痣病主要危害马铃薯幼芽、茎基部及块茎。幼芽受病菌侵染后,通常出现褐色病斑,导致生长点坏死,形成芽腐,引起缺苗或出苗较晚。苗期侵染顶芽和茎基部,茎基形成褐色凹陷斑,发病严重时可造成立枯、顶端萎蔫、叶片卷曲,以至于幼苗死亡。现蕾开花期发病,地下根茎出现褐色病斑并缢缩,植株矮小,叶片发黄萎蔫失水,并逐渐向上扩展;结薯期和膨大期发病,地下匍匐茎变褐缢缩不能膨大结薯,植株矮小、黄化,叶片似失水状卷曲干枯,有时大腋芽处常生长出紫红色或绿色气生小型块茎,严重时茎秆褪绿、植株死亡。收获后贮藏期,若条件适合块茎可产生黑色附着物(菌核)。

侵染循环

马铃薯黑痣病以菌核在薯块上或土壤中越冬,菌核在土壤中可存活2~3年,能够借助风雨、灌水或农事操作等传播为害。带菌种薯是该病的初侵染源和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病原菌通常从伤口入侵或直接受染幼芽,造成芽腐或形成病苗。

流行规律

有调查表明,不同地块、土壤类型发病率有较大差异,平地发病重于坡塬地,轻壤土重于沙壤土,沙壤土重于沙石土。气象因素对病害的发生影响较大,播种后持续低温,特别是出苗期降水偏多,薯块发芽出土慢,发病会加重。如在商洛市,2014年4月份降水量113.5毫米,显著高于2015~2017年的72.4毫米、45.9毫米、43.0毫米,2014年铁炉子村和泉园村大田普查病株率分别为17.1~24.6%和6.1~18.2%,系统调查病株率分别为21.0%和12.7%,发病株率明显高于2015~2017年同期水平;生长期阴雨偏多发病重,特别是现蕾开花至薯块膨大期久雨骤晴,病害会突发加重,植株提早枯萎。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方法主要有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选取合理的倒茬作物以及有效的栽培管理措施等。

药剂防治

分级标准

马铃薯黑痣病茎部病情分级标准:0级,茎部无任何病斑;1级,茎部病斑面积占地下茎面积的1~5%;2级,茎部病斑面积占地下茎面积的6~25%;3级,茎部病斑面积占地下茎面积的26~50%;4级,茎部病斑面积占地下茎面积的51~75%;5级,茎部病斑面积占地下茎面积的76~100%。

马铃薯黑痣病块茎病情分级标准:0级,块茎表面没有菌核;1级,块茎表面菌核面积占块茎总面积的1~5%;2级,块茎表面菌核面积占块茎总面积的6~10%;3级,块茎表面菌核面积占块茎总面积的11~20%;4级,块茎表面菌核面积占块茎总面积的21~50%;5级,块茎表面菌核面积占块茎总面积的51~75%;6级,块茎表面菌核面积占块茎总面积的76~100%。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