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11 10:57
马集镇,隶属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地处临夏县西南部,镇政府距县城10公里,东邻尹集镇,南与刁祁乡隔河相望,西接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曲奥乡,北靠漠泥沟乡。区域面积33.67平方千米。2018年,户籍人口19256人。
清代属西乡八会。
1952年,析马集区。
1955年12月,撤区并乡。
1958年9月,成立马集公社。
1961年5月,恢复临夏县建制,马集公社隶属临夏县。
1983年,改乡。
2002年,撤乡建镇,改称马集镇。
2011年末,马集镇辖马集、关门、杨台、新农、柴墩岭、多木寺、长坡沿、庙山、寨子9个村民委员会;下设82个村民小组。
2019年10月,马集镇下辖9个行政村:关门村、杨台村、新农村、柴墩岭村、马集村、多木寺村、寨子村、长坡沿村、庙山村。
马集镇地处西部山区,北部为低山农业区,地形为大夏河河谷阶地,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在2006~3114米之间,平均海拔2560米。
土地总面积33.6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7924.89亩,人均耕地0.7亩。
马集镇多年平均温度5.7℃。无霜期年平均148天,初霜日最早为9月初,最晚为10月中下旬。年平均降水量592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的7~9月,8月最多。
马集镇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大夏河水系,大夏河自关门村西入境,全长12千米。
2011年末,马集镇辖区总人口17473人。
2017年,马集镇常住人口14938人。
2018年,马集镇户籍人口19256人。
2023年,马集镇辖9个行政村,82个村民小组,4060户20846人,其中以回族、东乡族和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74.5%。
2011年,马集镇有耕地面积1.3万亩,农业总产值25553万元,比上年增长3.5%。粮食作物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生产粮食4533.2吨,其中小麦1692吨,玉米1972.6吨。经济作物以蔬菜为主,蔬菜种植面积650亩,产量450吨。畜牧业以饲养牛、羊、生猪和家禽为主,牛饲养量1352头,年末存栏1275头;羊饲养量5600只,年末存栏4852只;生猪饲养量1080头,年末存栏860头;家禽饲养量12000羽,上市家禽8600羽,生产肉类275.4吨,鲜奶334.2吨,禽蛋43.5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575元。
2011年末,马集镇工业总产值达到876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63万元,比上年增长2.9%,有工业企业1家,职工150人,商业网点300多个,职工1000多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53.6万元;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230万元,财政总收入429万元,比上年增长3.5%,人均财政收入191.2元,比上年增长3.1%,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7500万元,比上年增长5.9%;各类贷款余额4500万元,比上年增长3.6%。
2018年,马集镇有2家工业企业,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4个。
2011年末,马集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3个,各类图书室9个,藏书30000余册。体育场所2个。22%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5%,有电视用户2920户,普及率86.4%。
2011年末,马集镇有小学8所,在校生1253人,专任教师77人;初中1所,在校生986人,专任教师4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210万元,比上年增长10.6%。
2011年末,马集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0个,其中卫生院1个;病床33张。专业卫生人员10名,其中执业医师2人,执业助理医师5人,注册护士3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6458人,参合率95%。
2011年,马集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7户、人数157人,支出35.2万元;城市医疗救助169人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961户、人数4406人,支出470.5万元;农村五保供养223人,支出64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2.1万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000人,参保率87%。
本镇特色旅游产业共有3处,一是以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宗教古建筑闻名的龙首山AAA级旅游景区;二是以农旅产业融合发展,集休闲、度假、美食于一体的杨台村王沟春天旅游风景区;三是位于临夏州和甘南州交界,自明代洪武年间存在的军事要塞“土门关”,不仅《河州志》二十四关之一,也是自甘南进入临夏的地标性建筑。
2011年,马集镇有213国道穿境而过,境内长6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