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底乡

更新时间:2024-02-24 02:23

马鞍底乡,隶属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地处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东部,东、南、西与越南老街省坝洒县迤底乡和莱州省封土县瑶山乡接壤,北与勐桥乡为邻,距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城区146千米,区域总面积305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马鞍底乡户籍人口为19541人。

历史沿革

明朝时,属临安府王弄山长官司。

清雍正八年(1730年),属文山县王弄里。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属河口对汛督办公署。

1950年,属文山行政专员公署。

1954年5月,马鞍底划入金平县,为金平县第六区(马鞍底区)。

1970年3月,马鞍底区改为红江公社。

1973年,更名马鞍底公社。

1983年,改为马鞍底区。

1987年12月,由马鞍底区改为马鞍底乡。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马鞍底乡辖马鞍底、地西北、普玛、中梁、马拐塘、中寨6个行政村,下设67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马鞍底乡辖6个行政村:马鞍底村、马拐塘村、普玛村、中寨村、地西北村、中梁村,乡人民政府驻马鞍底街。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马鞍底乡地处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东部,介于东经102°24'—103°00',北纬22°35'—22°48'之间,东、南、西与越南老街省坝洒县迤底乡和莱州省封土县瑶山乡接壤,北与勐桥乡为邻,距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城区146千米,区域总面积30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马鞍底乡地处哀牢山脉东南端,红河流域南岸;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山地为主;主要山峰有五台山、黄竹山、罗锅坪山等,境内最高峰五台山位于马拐塘村,海拔3012米;最低点沙坝位于马鞍底村,海拔200米。

气候

马鞍底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雨热同期,四季温和,霜期短,雾多,日照短;多年平均气温15℃,1月平均气温10℃,极端最低气温-2℃(1985年1月26日);7月平均气温21℃,极端最高气温31℃(1961年7月21日);平均气温年较差12℃;生长期年平均312天,无霜期年平均338天,最长达365天,最短为324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405小时,年总辐射102.2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250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68天;最大雨量3800毫米(2007年),最少雨量1100毫米(2010),降雨集中在每年4—9月,6月最多。

水文

马鞍底乡境内拥有大小河流9条;主要河道有龙脖河、红岩河、岔河等,河流总长115千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龙脖河,流经全境,长21千米,流域面积214.4平方千米,流量3.0—600立方米/秒。

自然灾害

马鞍底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暴雨、霜冻、泥石流、塌方、滑坡等。泥石流、滑坡灾害年均发生16次,主要发生在4—7月,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08年8月7—11日,因连续强降雨引发洪涝、泥石流、滑坡等灾害。

自然资源

马鞍底乡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普玛铁、金、钽铌、云母、水晶等,尚未开发利用;有林地32.5万亩,森林覆盖率71%;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桫椤建柏、鸡毛松、鹅掌楸、红花木莲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蜥蜴、蟒蛇、金斑喙凤蝶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小黑熊、眼镜蛇、穿山甲、凹甲绿龟、岩羊、麂子、白鹇等。2011年,马鞍底乡有耕地2.1万亩。

人口

截至2011年末,马鞍底乡总人口有19165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83人,城镇化率2%;另有流动人口276人。总人口中,男性9563人,占49.9%女性9602人,占50.1%;14岁以下4063人,占21.2%;15—64岁13396人,占69.9%;65岁以上1706人,占8.9%;以哈尼族为主,达9006人,占47%;苗族3069人,占16%;彝族2818人,占14.7%;瑶族2569人,占13.4%;其它民族1703人,占8.9%。2011年,马鞍底乡人口出生率13.2‰,人口死亡率7.54‰,人口自然增长率5.6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7人。

截至2017年末,马鞍底乡常住人口为18596人。

截至2018年末,马鞍底乡户籍人口为19547人。

截至2019年末,马鞍底乡户籍人口为19541人。

经济

综述

2003年,马鞍底乡农村经济总收入17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4元,财政收入51万元,财政支出167.8万元。

2008年,马鞍底乡农村经济总收入3387万元(其中畜牧业总产值900万元),人均经济纯收入1511元;地方财政收入84万元;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581万元,为2007年2500万元的1.03倍,同比增3.24%;人均经济纯收入1335元,为2007年1015元的1.32倍,同比增31.53%;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4万元,为2007年67万元的1.25倍,同比增长25.37%。

2011年,马鞍底乡财政总收入572万元,比2010年增长3.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3万元,比2010年增长7.79%;地方财政支出551万元,比2010年增长8.6%;农民人均纯收入2050元。

截至2018年末,马鞍底乡有工业企业2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7个。

截至2019年末,马鞍底乡有工业企业2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8个。

农业

2003年,马鞍底乡粮食产量7434吨,农民人均有粮349千克。

2008年,马鞍底乡粮食播种面积24613亩,其中推广杂交水稻12232.5亩,推广杂交玉米5603亩;粮食产量7405吨,人均有粮447公斤。

2011年,马鞍底乡农业总产值4450万元,比2010年增长1.27%,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62.3%。马鞍底乡粮食作物以稻谷、玉米为主。2011年,马鞍底乡生产粮食8526.7吨,其中水稻4926吨,玉米277吨。马鞍底乡主要经济作物有草果、香蕉、蔬菜等。2011年,马鞍底乡草果种植面积1.3万亩,产量190.6吨;香蕉种植面积1.16万亩,产量4564吨;蔬菜种植面积3393亩,产量999.8吨,主要品种有叶菜、萝卜、豆类,其中叶菜786.5吨,萝卜51.1吨,豆类128.5吨。马鞍底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大牲畜、牛、家禽为主。2011年,马鞍底乡生猪出栏18022头,年末存栏18913头;大牲畜出栏657头,年末存栏4988头;牛饲养量0.3万头,年末存栏0.25万头;家禽饲养量20万羽,上市家禽12万头。2011年,马鞍底乡生产肉类1649吨,其中猪肉14025吨,牛肉53.5吨,禽蛋35.2吨;畜牧业总产值210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7.3%。2011年,马鞍底乡水果种植面积0.2万亩,产量4564吨,主要品种有香蕉。

工业

马鞍底乡形成以水力发电、矿产开采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马鞍底乡工业总产值为1268元,比2010年下降6%;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21%。2011年,马鞍底乡有工业企业2家,职工36人,实现工业总产值为495万元,比2010年下降6%。

商贸

截至2011年末,马鞍底乡有商业网点45个,职工83人。2011年,马鞍底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200万元,比2010年增长10.6%;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3321万元,比2010年增长10.4%。

金融业

2008年底,马鞍底乡储蓄余额为1000万元,为2007年701万元的1.43倍,同比增长42.7%。

截至2011年末,马鞍底乡有农村信用合作联社1家金融机构设立了办事处;各类存款余额为3186.96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943.54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马鞍底乡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101人,专任教师3人;小学6所,在校生2077人,专任教师8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4%;初中1所,在校生814人,专任教师5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8.7%,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马鞍底乡教育经费达482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312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04万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45万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171、12.4%、7.8%10.2%;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21.6%,比2010年提高了2.6个百分点。

科技事业

截至2011年末,马鞍底乡有科技示范基地1个,农业科技协会1个,科普书屋8个;各类科技人才41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114人,经营管理人才7人,技能人才17人,农村实用人才274人。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马鞍底乡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室6个;文艺演出队7支,队员97人,创作完成的文化艺术作品有《五台山下我的家》《神奇美丽的马鞍底》;有农家书屋8个,建筑面积132平方米,藏书1.6万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17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2.5%。截至2011年末,马鞍底乡有体育场地9处;1个行政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6%。截至2011年末,马鞍底乡有广播站1个,建成地面卫星接收站1座,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95%;有线电视用户数为1665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014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1%。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马鞍底乡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9个,其中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6个;设病床46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2.5张,固定资产总值178万元;专业卫生人员8人,其中执业医师2人,执业助理医师3人,注册护士3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5人、执业(助理)医师0.3人、注册护士0.1人。2011年,马鞍底乡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1万人次,住院手术240台次,出院病人0.36万人次。2011年,马鞍底乡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110.23/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8万人,参合率100%;孕产妇死亡率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0.29‰、0.33‰、0.15‰。

社会保障

2011年,马鞍底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15户,人数22人,支出5.94万元,比2010年增长3.9%,月人均225元,比2010年增长2.4%;城市医疗救助231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2人次,共支出1540元,比2010年增长1.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894户,人数5678人,支出558.8万元,比2010年增长10.8%,月人均82元,比2010年增长17.1%;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6人,支出19200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20人,支出14.4万元,比2010年增长2.8%;农村医疗救助178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5814人次,共支出34.8万元,比2010年增长7.2%;农村临时救济427人次,支出10.36万元,比2010年增长1.66%;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03人,抚恤事业费支出98040元,比2010年增长1.53%;社会福利费13.8952万元,比2010年增长8.9%;有社会福利单位1个,床位48张。2011年,马鞍底乡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132人,比2010年末增加12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147人,比2010年末增加21人。

邮政电信

截至2011年末,马鞍底乡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40千米,投递点6个,乡村通邮率90%;有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1个;固定电话用户350户,比2010年增加30户,电话普及率6.4%,比2010年提高2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7366户,比2010年增加1289户,移动电话普及率比2010年提高1个百分点;互联网端口总数269个,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269个,宽带接入用户269户,比2010年增加18户。

交通

2011年,马鞍底乡客运总量2.4万人次,货运总量15万吨。截至2011年末,马鞍底乡有县乡公路11条,总长174千米,乡村通路率96%。乡级客运站1个,日均发送4辆客车,日客运量56人次。

历史文化

马鞍底乡因乡人民政府驻马鞍底街而得名。

风景名胜

马鞍底乡有哈尼蘑菇房与梯田、天生桥、标水岩瀑布、拉灯瀑布群、五台山瀑布群等景点。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