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27 12:43
马顺强,男,1947年出生,汉族,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现任黑龙江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中国摄协理事,国家二级作家。该同志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执行党的文艺方针和政策,为加强全省文艺队伍的思想和组织建设,促进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从事中短篇小说创作和摄影、书法艺术创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按工作年龄时限的规定,2011年1月17日经黑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决定接受马顺强辞去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省十一届人大民族侨务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
有评论界认为,马顺强的书法,举凡行书、篆隶、楷草雄浑苍劲,又流畅,无论哪种书体,都恪守传统,立规入矩;其临汉简、效二王,书风朴实大方,格调高雅厚重,透出一股浓厚的书卷气;他继承传统,博观约取,注重创新,兼收并蓄,自由徜徉在有法无法之意境,大胆行走于有师无师之空间。谈起在书法方面最早的影响,他说这是得益于自己有一位谦虚好学,读过私塾,写一笔好字的父亲。遥想当年,绕在慈父膝旁,看老人家横案作字,濡墨使笔,一笔一画、这字那字都仿佛是童年的玩伴。
马顺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是他心中抱定的信念,他不断地向先人、向书本、向同道学习,经历了求师问道不疲、师诲友励不倦的历程。他从小对诗与古典文学情有独钟,乃至于几十年后,仍然能一字不漏地背诵诸如《岳阳楼记》、《师说》许多名文和唐诗宋词。去年秋天,他曾将自己撰作的四百余首咏书诗精选其半,汇集成册,名为《马顺强咏书诗集》。以诗咏书,即使一些书法大家也仅是偶一为之,数首吟咏便足以自喜,但这部咏书诗集却洋洋二百首。
身为文联主席,难免公务繁冗、百事缠身,但马顺强说自己正式习书十余年来,无论多忙,每天必挤出两小时以上的时间挥毫泼墨。而所有的双休长假他从不休息,或看书读帖,或临池实践。一幅幅娟美的墨笺过目,古圣今贤的墨痕映带出一个个诗、文、书以及具体人格风姿气象共同形塑的人文美感境界,他开始越来越多地识得了些历代文人写字抄经、飞笺斗韵、函札往返、题壁、墨戏、识跋等的境况和感受。
坚持业余文学、书法、摄影创作,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了中篇小说及诗词、散文、短篇小说等文学作品百余篇(首)。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并兼任《北方音乐》主编。
作字如作诗,古人所谓:“如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若无灵思妙境涵养于心,岂能作出佳字?马顺强对此也有深切的感受,他曾在自己的论书诗中写道:“书艺当和百艺通,烟花绽放满江红,综合造诣提高后,蝶化庄周字里功。”举凡各个艺术门类,太用功者,人巧断其天机;不用功者,技法不足以畅其性灵。马顺强不但勤奋好学,而且人生经历丰富,涉猎较广,善于思考,举一反三。同道们说他“每将音乐之旋律,舞蹈之美姿,美术之构图及其他艺术与书法艺术比较、借鉴,以拓宽书法创作思路”。
元人郑杓《衍极》中说书法是闲中一乐,“以此养生,以此忘形。”马顺强对此有自己独到的体会与见解。他说,每当试笔、调息、敛气之后,墨沈淋漓之际,几个小时都会倏然而过,内心经过梳理、化解,会更加平静和谐,这是一种心灵的净化。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符号,如果每个人都能够通过习书增加内心的和谐,必将促进我们和谐社会的建设。
2007年8月14日,马顺强书法展暨《马顺强书法集》首发式在黑龙江省美术馆举行。在古曲《阳关三叠》优美深沉的旋律中,参观者对百余幅写在中堂、条幅、扇面、对联、横匾之上,以行草为主,又兼有篆、隶、楷、草的书作,或频频颔首,或低声品评。展厅一隅,这些书法作品的作者、省文联主席马顺强用目光摩挲着一张张宣纸不平滑的表面,向记者娓娓道来他与书法的情缘。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是黑龙江省文联主席马顺强多年来潜心创作的书法作品中的一部分,马顺强书法作品以行草为主,又兼攻篆、隶、楷、草,表现在诸如对联、中堂、条幅、扇面、横匾等各种形式中,琳琅满目,蔚然可观。其书风朴实大方,格调高雅厚重,追求前贤,表现个性,透出一股浓厚的书卷气,大胆行走于有师无师之间,深受书法界的好评。